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秋日的傍晚是微凉的,夕阳斜斜地挂在天边,尚未完工的行宫朦胧着一层金红色的光晕。

此时,工地上的工匠们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儿,做一些收尾的工作。

李复和阎立德他们正在棚子里坐着聊天,微风吹拂着竹帘,好不惬意。

“诸位久等了。“姜确站在外头,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掀开竹帘,进了棚子,走到阎立德身边,坐在了竹凳上。

棚子不大,四角用粗竹支撑,顶上覆着青黑色的苇席,中间放着一张木头打造的长桌,地上周围,都是一些小竹凳。

棚子里的人一多,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阎立德手里捏着一块新的茶饼细细的闻着,李复则是用竹夹拨弄着小泥炉里的炭火。

也是难得有这闲暇时间,大家能凑到一块去。

“姜少匠来的正好。”马周从笼中取出一只青瓷茶盏,摆在了桌上。

众人当中,窦奉节最是年轻,也是今年才到庄子上来,他坐在中央,为众人分茶,见姜确进来,赶忙将一盘胡麻饼往他那边推了推。

“姜少匠,尝尝,这是今日长安城家中新送来的,西市新开了一家胡肆,这饼子,是他家的招牌,酥脆的很。”

姜确忙活了一下午,这会儿的确是有些饥肠辘辘。

道了声谢,拿起一块胡麻饼,掰下一小块放入口中,胡麻的香气顿时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哟,还放了蜂蜜呢,好吃。”姜确一边嚼着,一边说着。

这会儿饿了,吃啥都香。

\"东偏殿的斗拱今日已经全部安好了。\"阎立德放下茶饼,从袖中抽出一卷图纸铺在几上,指尖点着某处,\"只是这檐角的飞子,我总觉得还差那么一分神韵。\"

姜确凑过去看,浓眉下的眼睛炯炯有神:\"阎少监也太较真了,我看那飞檐已经活似要腾空而起了!\"

\"阎少监对建筑之美的追求,十分讲究,建宅子的时候如此,更何况是给太上皇修行宫了。”马周笑道。

阎立德也是微微一笑,认真说道:“建筑乃是百年大计,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我想着,咱们这些人,凑到一块去,自然不能弄出普通的玩意儿来,让人笑话,也堕了咱们的名声。”

“更不能花好钱,办坏事。”

“所以,此番为太上皇修行宫,我可是奔着这行宫能屹立千年而去的。”

阎立德说着,目光落在图纸上,眼神火热,仿佛要穿透纸面一样。

李复接过窦奉节递来的茶盏,碧绿的茶汤在青瓷中微微荡漾。

吹开浮沫啜了一口,顿觉一股暖流自喉间直达胃腹,驱散了秋日的凉意。

“千年啊。”

李复感慨一句。

“若无后人精心修缮,单凭建筑本身,想要屹立千年,难啊,几百年,便已经是极限了。”李复笑道。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那里散落在各处的古建筑,不说原版原漆,便是几十年前重新做了修复,几十年后,也依旧充满了岁月的沉淀。

就像是房子不住人,用不了几年,就衰败了一样。

屹立千年?何其艰难?

除非每隔几年十几年,都花费大力气,好好修补,平日里,一直有人气。

不然,这个目标,是达不到的。

这并非是以一代工匠的本事,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更何况,能保证每代人,都有那本事做修复吗?

铁狮子都拄拐了。

“做的时候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去做,至少在当代,我希望,它能够成为一个亮眼的存在。”阎立德笑道:“所以整个工地上,我一直都在亲自督建,细节都不放过。”

“不然,怀仁以为,我是怎么黑成这样的。”

阎立德笑呵呵的说着,还扯起了自己的袖子。

同为匠作监的其他官员,在长安城中,不说白的发光,也不至于像阎立德这般。

\"西廊的彩画底稿已经呈送去了大安宫,交给太上皇过目,明日便会有信使回来传达太上皇的批复。”窦奉节说道:“自从行宫开工之后,这边的信使往大安宫跑的次数也不少。”

“既然是给太上皇修的,那必然是要按照太上皇的喜好来。”李复笑了笑:“多跑两趟,挺好的。”

“老头儿在大安宫里,玩久了也腻,正好给他找点活儿干。”

在场众人听李复这般说,脸上皆露苦笑。

也就只有殿下你,才敢这么说了。

这是明摆着使唤太上皇,让太上皇干点活了。

李复不以为意。

有的老人家,他就是闲不下来,干了一辈子了,甭管是干什么,种地也好,当官也罢。

岁数大了,顾念他的身体,什么都不让他干,那才不得劲呢。

尤其是当官的,岁数大了,不在其职了,一下子觉得,周围冷落了,那滋味儿能好受呢?

有的人,退休了还不舍得放权呢。

更别说李渊这个当皇帝的,现在才成了太上皇。

老人家嘛,要哄着。

也是让老头儿知道,你能决定的事情,还有很多呢,臣子们,还听你的话呢。

给老头儿加这样的工作,老头儿也高兴,李二凤那里,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跟李二凤没多大关系。

又不是李二凤掏钱。

不掏钱的人,莫得话语权。

李复让伍良业回宅子里说一声,说今晚不回去吃饭了,在工地上用晚饭,让宅子里的人把他烧烤的家伙事都给搬过来。

再让厨房送些处理好的食材过来,他要在这边跟阎立德他们一块吃烧烤。

这天气,正好。

除却烧烤之外,再送些酒水过来。

至于菜嘛,工地上的大锅饭,拿两个盆,盛些菜过来,那就够了。

在场的虽然都是大唐的官员,放在长安城里,也算是显贵,但是凑在工地上,都没有那么多讲究。

精致人才不会下工地呢。

日头落了,天黑了下来,棚子的竹帘被掀起,在门口支上了烧烤炉。

伍良业带的人回来,拿了不少东西。

食材酒水。

连烤串都是厨房里的人给串好的,来了这边直接上炉。

桌子上放着两盆菜,都是工地上的大锅饭里舀回来的,一人一勺,先垫着点。

一会儿喝酒,肚子里可不能没东西。

“我还真是很久没回长安了。”姜确说道:“最近长安可有什么消息?”

窦奉节应声:“听说各地的朝集使,准备进京了。”

窦奉节没有在庄子上驻扎下,每个月,还是要回长安住一天的,然后再回来继续干活。

毕竟,如今他家,还真离不开他。

他未成亲,家里就只有母亲在掌家,还是要回去露一面的。

“这么早?”姜确惊讶了一声:“往年都是年底吗?”

“往年也没有像今年这样,大部分人都来长安。”窦奉节说道:“前两年年头不好,所以,大家都不来,因为到了长安,也没什么好禀报的。”

“总归不能大过年的,说哪儿哪儿天灾了,地里收成不好。”

“这不是触霉头嘛。”

“陛下听了这样的话,虽然是实话,但是,能高兴吗?”

众人纷纷摇头。

倒也是。

“听闻应国公回京述职,还要带着他闺女,还真是稀奇。”

“什么国公?”李复怀疑自己听错了。

“应国公。”窦奉节着重说了“应”字。

哦对,殿下的老丈人,是英国公。

“带闺女来有什么稀奇的。”阎立德笑道:“听我夫人说起过,应国公的次女,今年才九岁,他是五年前去的利州,五年前,那还是个四岁的娃娃,怕是对长安一点印象都没有,如今想要回长安看看,人之常情。”

煮茶的泥炉里的炭火\"啪\"地爆出个火星,众人还在兴致勃勃的说着朝集使的事情,而李复,则是在琢磨应国公。

应国公,武士彠。

姜确提起酒壶,为众人倒了酒。

“听说应国公家的那个女儿,聪明的很,武士彠爱若珍宝。”

“以前我家夫人还念叨着着呢,往后孩子长大了,相看相看,说不定两家还能结亲呢。”

“但是,人家是国公家的闺女,可看不上姜家。”

说到这里,姜确笑了笑。

他姜确,如今也不过是在匠作监里,谋一份差事,家中,算不得什么顶级的勋贵之家。

众人皆笑,窦奉节一口茶呛在喉咙里,咳得满脸通红。

李复回过身来,笑着替他拍背。

“这么大的人了,喝口茶还能呛着。”

窦奉节缓过一口气。

“我也没想到,随口一提,应国公家的闺女,还在长安城留了名呢。”

“怎么,姜少匠,令夫人,是惦记上人家闺女了?”

姜确叹息一声。

“谈不上惦记,就是想着给家里的小子,多物色物色,挑个合适的。”

“但是我这不劝嘛,不合适。”

“儿女结亲,讲究个门当户对,我们家对上人家家,这算高攀了。”

马周笑着反驳。

“可不能这么说,如今你正当壮年,往后也不一定一直都待在匠作监,人在长安,有的是机会调整呢,可不要这么早就下定论,况且,你家那小子才多大,不着急结亲。”马周说道:“只是你家夫人,提早惦念呢。”

阎立德笑着应声。

“长安城里的好姑娘好郎君,那都有一群如狼似虎的盯着呢,不说到不到年纪,反正,但凡发现合适了,都要提早说好,提早先定下呢,等到了岁数,挑好了日子,再成亲。

亲事定下之后,成亲在好几年后,这都很正常。”

“那娃娃亲,一等还十几年呢。”

李复在琢磨,武士彠的次女,如今九岁,好像,对上了。

就是历史上的那位女帝。

只是这会儿,到年底来长安,她还只是个初到长安的新兵蛋子。

至于四岁之前在长安,那时候怕不是连事情都记不住多少,连家门都不出。

作不得数。

众人喝着酒,吃着肉串,聊着天。

银河横贯长空,璀璨得几乎要倾泻而下。

李复抬头看着天空。

这样的星空,在这会儿,是寻常。

但是在后世,好像很久很久,看不到了。

微风掠过,在地上打了个旋儿,酒盏凌乱地散落在矮几上,映着星光。

姜确伸了个懒腰,骨头发出\"咔咔\"的响声:\"哎呀,这酒也喝了,肉也吃了,明日还要早起监工,咱们是不是该散了?\"

“是啊,时候不早了,该休息休息了。”李复笑道:“明日还要继续呢。”

“等忙过去这段,入了冬,就能稍微喘口气,歇歇了。”

众人笑着应声,纷纷起身。

“今年再往后,可就没有能在野外吃饭喝酒的机会咯。”阎立德笑着感慨。

“冬天,大家伙儿一块,去家里聚聚,比起这里,不遑多让。”李复笑道。

一个季节有一个季节要吃的东西。

夏天就是要吃烧烤。

冬天,就是要烫火锅嘛。

伍良业和石头在候着,饭局散了之后,着仆从将这里收拾出来,东西归置归置,要带回宅子里的。

旁边就是平板车,一股脑的先都放到车上去,等送回去,直接送去厨房的院子,院子里的人会收拾利索,归到库房里去的。

回家的时候,李复是坐了马车,靠在车厢里。

武士彠的那位女儿,也的确是应了长安城里的贵妇人们对她的评价,人很聪慧。

也的确是有才情。

虽然历史上入宫之后,被李世民搁置在后宫,但是后来能傍上李治,人家也是真本事了。

更何况在李治驾崩之后,她已然是权倾朝野,其权势,朝中的臣子,已经无法左右,李治的儿子们,也毫无办法。

不得不说,她跟在李治身边,成长的十分迅速了。

但是如今.......可是大不相同了。

武士彠的女儿入宫,也是在武士彠去世之后。

武士彠死后,他女儿被堂兄挤兑,母子在武家日子过不下去,倒是事实,是过不下去了,才重新搬回长安居住。

李世民看上一个十四岁的姑娘?

而且纳入宫中之后,就一直搁置着,也并未宠幸。

算了,也不是不可能,毕竟,那是长的好看的小姑娘。

李二凤虽然不是好色之徒,但是......

弟媳妇在宫里,这也是事实。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天唐锦绣房俊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英雄恨之帝王雄心中华第四帝国重生我无敌大清隐龙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穿越三国之大汉逍遥侯王直历史请就位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乱世草莽:从荒村种田开始称霸天下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大宋暴君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穿越古今,风流绝色女儿国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穿越三国,我成为了张角从成为悍匪开始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短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红色震撼!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三国野史!三国伏生志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寒门科举小懒娃大乾边关一小卒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寒门小郎中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我在美利坚当兵王乱世枭雄,打猎养老婆开始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放弃出轨长公主,改选青梅世家女女帝爱上胖流氓汉节我就上山打个猎,你让我争霸天下?手握十万精兵被赐死,叫朕如何是好?驸马威武:从卑微面首到一品皇夫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一来开无敌挂大乾杀猪匠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