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过去,石堆依旧,那丝“无”之气息与星辰之力维持着脆弱的平衡,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四位巅峰强者的无能为力。
苏小鱼等人不再盲目尝试,他们深知,面对这种超越常规认知的存在,蛮干只会适得其反。他们开始沉下心来,回顾自身千年道途,翻阅识海中浩如烟海的传承记忆,甚至彼此论道,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一丝灵感。
这一日,李志仁在打坐调息时,无意中内视自身丹心九鼎的虚影。当他神识扫过那尊主掌杀伐、赤红如血的【破境戮魔鼎】时,心中忽然一动。
他回想起自己炼制一些特殊丹药的经历。有些剧毒之物,性烈无比,与诸多药材相克,若强行以药性中和,往往适得其反,炼出的丹药要么效力大减,要么变成废丹。但若以特殊手法,将其毒性引导、封存,化为己用,反而能炼制出具有奇效的灵丹。
“相克……亦可相生?抑或是……共存?”李志仁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的光芒。他想到的不是去炼化那“无”,而是能否像处理那些剧毒药材一样,找到一种方式,让其与“有”共存,甚至……为其所用?
他立刻将自己的想法与师兄妹分享。
“二师兄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视其为必须消灭的敌人,而是尝试去‘接纳’它,理解它存在的‘道理’?”沈清尘若有所思,他联想到了阵法中的“空门”与“死位”,这些位置并非无用,反而是整个大阵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生机隐藏之处,也是杀机最盛之地。
苏小鱼闻言,青莲宇宙微微震颤,她想起了自己融合起源星核时,那混沌源核中也并非全是创造的伟力,同样蕴含着足以同化一切的混沌与无序,正是那种“无序”与“有序”的对抗与统一,才最终奠定了她体内宇宙的基石。
“存在与虚无,或许并非绝对的对立。”苏小鱼轻声道,“就像我的青莲宇宙,其边界之外,便是无尽的虚无。没有那片虚无,宇宙的存在也无从界定。虚无,是存在的背景,也是其极限。”
柳萱儿听得有些迷糊,但她也努力开动脑筋:“就像……就像火燃烧需要木头,但烧完了木头,火就灭了,剩下灰烬和……呃,空无?不对不对……”她挠了挠头,觉得自己的比喻不太恰当,但那种“依赖与转化”的感觉,却隐约抓住了什么。
四人你一言我一语,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他们不再执着于如何消灭或控制那丝“无”,而是开始探讨其存在的意义,其与“有”的关系。
沈清尘再次将目光投向石堆,这一次,他不再试图构建囚笼,而是尝试引导周天星力,模拟星辰诞生与寂灭的循环。让星辰之力在靠近那丝“无”时,并非对抗,而是自然地“衰变”、“坍缩”,模拟出一种走向终结的过程。他发现,当星力的衰变频率与那丝“无”的波动达到某种奇特的同步时,两者之间的排斥感竟然减弱了少许,虽然远谈不上掌控,但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水火不容。
李志仁则尝试调动自身一丝极其微弱的、代表着“药性尽头”或者说“物质终末”的丹道意念,这丝意念并非生机,也非毁灭,而是某种接近于“惰性”与“沉寂”的状态。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丝意念靠近那“无”,这一次,没有发生剧烈的湮灭,那丝“无”只是微微波动了一下,仿佛遇到了某种“同类”的气息,虽然依旧冷漠,但不再激烈排斥。
苏小鱼受到启发,不再用起源之力去冲击,而是模拟宇宙胎膜与外部虚无接触时的状态,将自身力量转化为一种“界定”与“包容”的场域,轻轻包裹向那丝“无”。她感觉到那丝“无”在她的场域中,如同水滴融入大海,虽然依旧保持着其“无”的特性,但却暂时“安分”了下来,不再试图湮灭周围的一切。
柳萱儿看得眼睛发亮,她也学着收敛自身炽烈的南明离火,回忆起在极致寒冷与黑暗中,火焰内敛、归于沉寂的状态,将一丝近乎“火种寂灭”的意蕴探出。她的方式最为笨拙,效果也最不明显,但那丝“无”对她意念的排斥,也确实减弱了一丝。
“我们……好像找到点方向了?”柳萱儿有些不确定地看向师兄师姐。
苏小鱼缓缓点头,清冷的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虽只是皮毛,但至少证明,此路或许可行。理解它,并非要变成它,而是要明白它为何存在,如何与它共处,乃至……在必要的时刻,引导它。”
李志仁感慨道:“师尊用心良苦。这看似简单的考验,直指大道根源。若我们能迈过这一步,日后面对归墟,或许才能真正窥得其本质,而非徒劳地与其表象争斗。”
沈清尘默默计算着刚才星力衰变与“无”共鸣的数据,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这条路很长,但值得探索。”
他们不再焦急,而是如同最耐心的学者,开始以各自的方式,一点点地接触、感受、理解那丝代表着终极“虚无”的气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换了一个思路,看似无解的难题,终于露出了一丝可以被撬动的缝隙。
而这一切,都被躺椅上那位看似沉睡的师尊,无声地感知着。他嘴角那抹微不可查的弧度,似乎又加深了一分。
(第48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