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消防体系全面铺开,各坊的消防小队陆续建立,崭新的压力水龙车和穿着统一(虽然样式还有些奇怪)防火服的消防队员成了街头新景。然而,秦风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大部分百姓对火灾依然缺乏警惕,对如何防火、如何配合消防队救火更是懵懂无知。光靠衙役敲锣喊几句“小心火烛”,效果有限。
这一日,秦风入宫向长乐公主汇报基金会近况,顺便提及了消防宣传的难题。长乐公主闻言,沉吟片刻,忽而展颜一笑:“秦少监所虑极是。防范于未然,教化之功不可没。丽质或有一法,可助少监一臂之力。”
数日后,长乐公主派人给秦风送来一个卷轴。秦风好奇地打开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卷轴上并非文字,而是一系列色彩明快、线条生动、情节连续的图画!用的并非是传统国画的写意手法,而是更接近后世的连环画,人物形象夸张可爱,动作表情丰富,旁边还配有极其简短通俗的文字说明。
第一幅:一个胖乎乎的厨娘在油锅起火时,惊慌失措地想要用水去泼,旁边一个大大的红色叉号,配文:“油锅起火,莫用水!”
第二幅:厨娘拿起锅盖,稳稳盖在锅上,火苗瞬间熄灭,旁边绿色对号,配文:“盖上盖,火自灭!”
第三幅:几个小娃娃在堆满柴草的院子里玩爆竹,火星溅到柴草上,浓烟冒起,配文:“娃娃玩火要不得,爹娘看紧免灾祸!”
第四幅:夜晚,一盏油灯被打翻在帐幔旁,火苗窜起,配文:“睡前熄灯烛,安心到天明!”
第五幅:消防队员扛着水龙车飞奔而来,百姓们主动让开道路,配文:“消防队救火,闲人速避让!”
第六幅:百姓们排成长龙,用水桶、盆罐从井里打水,传递给前方的消防队员,配文:“邻里相助,传水灭火!”
……
每一幅画都紧扣一个常见的火灾隐患或正确的应对方法,画面直观,文字浅显,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妇孺老幼,也能一眼看懂其中的意思!
“妙啊!”秦风拍案叫绝,“殿下此法,寓教于画,通俗易懂,直击要害!比下发千百份文牒都管用!”
他立刻找来莫小贝和姜恪,下令道:“立刻找人,按照公主殿下的画风和内容,大量临摹复制这些‘消防安全宣传画’!要彩色的!越多越好!”
**宣传画的制作与推广,再次充满了“建设集团”的特色。**
1. **画师们的“痛苦”转型**:姜恪找来一批民间画师。这些画师习惯了画山水花鸟、神佛菩萨,突然让他们画这种“小儿涂鸦”般的玩意儿,一个个面露难色,觉得有辱斯文。
“秦大人,这……这人物比例不对啊!”
“色彩是否过于艳俗?”
“如此画法,恐难登大雅之堂啊!”
莫小贝可不管这些,提着她的“教头”鞭子(装饰作用大于实际用途)在画坊里转悠,看到谁画得慢或者不符合要求,就一鞭子抽在画案上(不抽人):“快点画!哪来那么多废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让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看懂!谁再磨蹭,晚上留下来爬消防梯!”
2. **“秦氏印刷术”的首次大规模应用**:单纯靠手绘,效率太低。秦风动起了批量印刷的念头。他改进了现有的雕版印刷技术,将每幅画分解成几个色块,制作成套色木版,然后组织人手进行流水线作业——刷底色、套红色、套绿色……虽然套色还不太精准,偶尔会印出“红脸绿眉毛”的消防队员,但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急剧下降。无数张带着墨香、色彩斑斓的宣传画,如同雪片般从“建设集团”下属的印刷工坊里涌出。
3. **莫小贝的“刷墙大队”**:宣传画印好了,如何张贴又成了问题。秦风原本想让各坊里正负责分发张贴。莫小贝却主动请缨,认为这是展示消防队“亲民”形象和“肌肉”的好机会。
她抽调各坊消防队的精锐,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消防安全宣传队”,由她亲自带领。队员们不再扛水龙,而是扛着糨糊桶、抱着厚厚的宣传画,骑着……呃,还是步行,浩浩荡荡地开赴各坊。
他们的目标,是长安城每一面临街的、平整的墙壁!尤其是各坊门、市集口、水井旁、公共茅厕外(莫小贝认为这里人流量大)等醒目位置。
“这里!给老子贴正了!”
“那边!多刷点糨糊!别风一吹就掉了!”
“谁要是敢撕老子的画,就是跟全长安的消防队过不去!”
莫小贝骑着她的矮马,如同将军巡视战场,指挥着队员们“攻城略地”。遇到有商户或者住户不愿意在自家外墙贴画的,莫小贝就亲自上前,“和颜悦色”地跟对方“讲道理”,内容通常包括消防队救火有多辛苦、火灾有多可怕、以及不配合宣传可能导致的“后果”……在她的“劝导”下,大部分人都“欣然”同意了。
**宣传画引发的街头喜剧**
这些色彩鲜艳、内容直白的宣传画一贴出去,立刻在长安城引发了轰动效应!
- **看图识字的“课堂”**:许多不识字的人,围在画前,指指点点,互相讨论。
“瞧这胖娘们,傻不傻?油锅着火咋能浇水呢?”
“还是盖锅盖管用!”
“以后可得看紧家里那帮小兔崽子,不能让他们玩火!”
这些画成了最生动的安全教育教材,防火知识在街头巷尾的谈笑中被迅速传播。
- **“活学活用”的闹剧**:也有理解出现偏差的。有一户人家,看到“油锅起火盖锅盖”的画,家里灶台冒烟时,男主人一个箭步冲上去,不是查看灶膛,而是拿起锅盖就把整个灶台给盖住了,结果差点造成煤气(柴火燃烧不充分)中毒……幸好被邻居发现得早。
- **消防队员的“明星”效应**:画中那些形象高大(虽然画风卡通)、奋勇救火的消防队员,极大地提升了消防队的形象。队员们上街巡逻时,经常会被人认出来,指指点点:
“快看!那就是画上救火的好汉!”
“真精神!”
甚至有大胆的姑娘对着年轻的队员抛媚眼,搞得一些小伙子面红耳赤,走路都顺拐了。莫小贝对此颇为得意,认为这都是她领导有方。
- **意想不到的“周边产品”**:宣传画太受欢迎,以至于出现了盗版……有些精明的商人,看到商机,私自临摹这些画,制作成更小的画片、甚至是手帕、扇面出售,销路居然很不错!秦风得知后,哭笑不得,但也并未阻止,觉得这反而扩大了宣传效果。莫小贝则琢磨着要不要去找那些商人收点“形象使用费”,被秦风以“吃相不要太难看”阻止。
长乐公主的这套“消防安全宣传画”,以其前所未有的亲和力与传播力,真正将防火意识植入了长安百姓的心中。皇宫之内,李世民得知此事后,也对女儿这番别出心裁的举动大加赞赏,认为这体现了皇室的仁爱与社会责任感。
而此刻,我们的莫总教头,正对着一面刚贴好宣传画的墙壁,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她对身旁的队员说:“老子觉得,画上这消防队员的斧头,画得不够大,不够霸气!下次再印,得让画师改改!还有,老子的形象是不是也该加上去?就画在房顶上救人的那个位置,对!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