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孝意拳拳岁月长,慈亲恩重刻心房。
赊来布帛安尊体,尽得真情暖冷肠。
忆往拾烟添笑靥,思今念旧泪盈眶。
人间至善传佳话,大爱无声岁月芳。
在金川县安宁乡教场坝,住着离翁的外婆,她姓李,名代李氏。外婆的名字,是嫁给外公后才有的。外公来自安岳县,姓代名炳文,外号代粉匠,靠着打粉的手艺维持全家生计。
外公能干又有本事,一生善良,一生中竟有过四位伴侣,离翁的亲外婆是他的第三位妻子。母亲曾说,民国二十四年,安岳县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人们纷纷外出逃难,外公便是那时来到的阿坝州。在安岳老家,外公原有一位妻子,育有一双儿女,而此次逃难,外公只带着二女儿,将原配妻子和大女儿留在了老家。
外公带着二女儿来到阿坝州后,与第二位妻子成婚,这第二位妻子是离翁亲家婆的妹妹,叫李三姐,他们生育了两个儿子。离翁的外婆原本嫁给姓马的人家,后因丈夫病故,留下一女,他们称之为大娘。生活艰难无着,外公收留了外婆,外婆成了外公的第三个老婆,而后有了离翁的母亲和一个舅舅。
解放前夕,母亲与父亲成婚。在离翁半岁时,父亲去小金县舅舅家把他接回,从此他们一起生活。外婆特别疼离翁,视他如掌上明珠,有好吃的总会留给离翁。离翁犯错挨打时,外婆总会袒护,若父母不听劝,她便耍脾气吓唬他们。
有一回,母亲好不容易给外婆买了一副猪心肺屯药,却被离翁偷吃,母亲怒不可遏,用竹条子狠狠抽打他。外婆劝解无用,气极之下用头猛地撞向母亲,母亲猝不及防被撞倒在地。离翁见外婆来救自己,心中暗喜,见外婆撞倒母亲,想笑却不敢笑。
离翁对外婆也极好。外婆抽水烟,可家里困难没钱买水烟丝。离翁便把纸烟去掉纸,用青油炒一下,就跟水烟丝一样。买水烟钱难,买纸烟钱也难。有次母亲单位的叔叔来家,抽完烟把烟锅巴丢地上。叔叔走后,离翁捡起烟锅巴交给外婆,外婆剥去纸,将烟丝放入水烟袋抽,她深吸几口,吐出烟雾,高兴地夸离翁。从此,为让外婆能抽上水烟般的烟锅巴,离翁但凡见到地上有烟锅巴就捡起揣在兜里带回家。
那个年代,老家都看坝坝电视,在球场坝或晒场等能容纳几百人的坝子,挂上幕布,架上电影机就能放电影。观众有的站有的坐,来得早的能把凳子放在放映机周围,那是最好的位置,一般都被区上干部占据。放电影时是离翁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看电影的人抽烟,烟锅巴就多。第二天天不亮,离翁就去放电影的坝子为外婆捡烟锅巴,那坝子叫区属坝子,因前面是安宁区公所,颇具权威性。如今想来,为外婆捡烟锅巴或许丢人,但在那时却是孝敬老人的善事,大人常夸离翁孝顺,说他长大定有出息能当官。也许真的感动了上苍,离翁虽未当大官,在方圆几百里也算有出息,小有名气,邻里教育孩子时总会说:“你看人家李二哥多有本事。”
离翁与外婆朝夕相处十五年,1970 年夏天,刚过完 83 岁生日的外婆突然离开了他们。外婆去世那晚,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外婆静静地躺在床上,全家人围在她身边哭得撕心裂肺,母亲边哭边问父亲怎么办,家里一分钱都没有。在老家,办丧事庄重严肃,关乎经济、人缘和儿女的孝顺。母亲孝顺,早几年就准备好外婆的老衣、老鞋、老被,老家有种说法,老人的老衣准备得早,寿缘就长。只是一位远房婆婆先走一步,家里更困难,母亲善良便借了出去。
离翁见母亲难过,悄悄出门,来到安宁供销社主任何叔叔家门口,毅然敲门。何叔叔开门,离翁一下跪下,泣不成声。何叔叔是小金县汉牛区的藏族干部,为人和善,常救济穷人。他扶起离翁,问他何事。离翁哽咽着说外婆去世。何叔叔安慰他,离翁鼓起勇气说明父母的苦衷,请求赊些办丧事的商品。何叔叔思索片刻问何时付款,离翁说丧事办完就天天砍柴卖,直到还清。何叔叔听后,答应了,并让离翁叫售货员杨娘娘,跟她说了情况后,杨娘娘点头,然后让离翁回去问母亲需要什么东西写下来。
在那个年月,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杨娘娘语重心长地对离翁说:“二娃你回去问一下你妈妈需要些什么东西写一个单子来我们算一下需要多少钱。”离翁听完,立刻点了点头,转身往家里跑去。
回到家中,离翁把求何叔叔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完,眼中泛起泪花,紧紧地抱着离翁,悲伤却又欣慰地说道:“我的儿子真有本事,你外婆在世时没有白疼你。”随后,母亲请人写了办丧事所需的物品清单,选的都是最廉价的东西。那购来的香烟,是一种没有品牌的经济烟,仅仅 8 分钱一包,一共买了 10 条,也才花去 8 元钱。
这一次,为外婆的丧事,在供销社赊销了 38 元的东西,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国家干部整整一个月的工资。当离翁一家为赊账而发愁时,何叔叔默默地挺身而出。他亲自找到供销社的负责人,诚恳地为离翁一家担保,言辞中满是对这家人困境的理解和同情。他向负责人详细讲述了离翁的孝顺懂事,以及这家人对外婆的深厚感情,希望能给予他们一些帮助和宽容。何叔叔还拿出自己的工作证,以表自己担保的决心和诚意。
外婆的丧事结束后,离翁每天都去砍柴,然后卖给机关二伙食团。当时最好的柴,一斤才七厘钱,离翁一天最多也就卖 80 多斤。到了大休日,父亲、母亲和大哥也一同上山砍柴去卖。就这般辛苦,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账还清。
后来,离翁一家从别人口中得知,他们赊销的东西的钱,全是那位好心的何叔叔用他一个月的工资垫付的。离翁听后,心中满是感激。他回想起何叔叔担保时那坚定的眼神,还有那毫不犹豫为他们付出的真心,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再后来,何叔叔调回了小金县工作,离翁再也没有见到他。岁月流转,这么多年过去了,离翁思念着外婆,但更怀念那位善良的大叔。正是他的善举,让离翁一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那温暖的情谊,永远铭记在离翁的心中。为感恩何叔叔特作《感恩真情》诗一首,表达离翁的敬意。诗曰:往昔艰难逢困境,何叔援手解愁肠。赊销物品心无怨,垫付银钱意有香。丧事宜成情厚重,恩情铭记梦悠长。虽经岁月难相见,善举常思永不忘。
孝心赋
嗟乎!孝者,天地之德,人伦之本也。观夫离翁之事,孝心拳拳,可歌可泣。忆往昔,外婆慈爱,视其若珍宝,呵护备至;离翁感恩,投桃报李,心意拳拳。为博外婆欢颜,捡烟锅巴不辞辛劳;念及外婆身后,赊布帛而葬,不惧艰难。
困境之中,何叔援手,侠义心肠,令人敬仰。担保赊物,垫付薪资,雪中送炭,情暖人心。离翁一家,砍柴偿债,虽苦犹甘,只为不负恩情。此等情义,如冬日暖阳,驱散寒意;似暗夜明灯,照亮前路。
岁月悠悠,外婆音容渐远,何叔身影难寻,然孝心与善举,却历久弥新。愿此人间真情,代代相传,永耀世间,让孝心之花常开不败,善念之光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