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见·江南纵横,
十八路大军南下追歼
一>、见·三大集团军南下纵深
一九四九年六月,江南大地硝烟未散,东、中、西三大突击集团的十八路大军如猛虎下山,以规模化作战态势向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纵深推进。东突击特一军(陆沉任军长)下辖四大师及特种作战营,沿浙赣线东翼横扫;中突击集团三路大军直插皖赣腹地;西突击集团则猛攻南昌,三军形成 “两翼包抄、中路突破”的合围之势。无线电里的指令简洁高效,无长篇大论,只有短句互通:“东突封海,中突清山,西突控城,守纪律,联民众!”
二>、见·浙江方向:围歼与协同——东突击特一军的雷霆扫穴
湖州,“围三缺一”的伏击幽默与军纪坚守。六月二日拂晓,东突击六路大军向浙江推进。第一路军特一军,特战一师(徐定山部)、特战三师(赵刚部)对湖州城形成三面合围,唯独放开南门。特战二师(黄英贵部)在南门外侧的芦苇荡设伏,重机枪架在土坡后,枪口对准开阔地;宋清特种作战营随特战四师潜伏在芦苇丛中,匕首出鞘,静待敌军入网。
“徐师正面佯攻,赵师侧击西门,留南门给他们‘跑路’!”陆沉在无线电里下令。特战一师的重炮率先开火,炮弹精准落在湖州城西门外的碉堡群,“轰隆” 声震耳欲聋,砖石碎块飞溅。西门的敌军果然慌乱,师长对着对讲机嘶吼:“南门没共军!快从南门突围!”
上午九时,两千余名敌军如丧家之犬般冲出南门,争先恐后地钻进芦苇荡。“打!”黄英贵一声令下,芦苇荡里的重机枪瞬间开火,子弹如雨点般扫向敌军。敌军被打懵了,有的扔掉武器跪地投降,有的则往芦苇深处钻,却被潜伏的宋清特种作战营战士逐个制服。
战士江伟抓住一名慌不择路的敌军士兵,笑着说:“兄弟,跑得挺急啊!我们都在这‘等你们吃饭’呢!”敌军士兵喘着气,脸色惨白:“你们……你们怎么在这?”宋清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是‘好客’的解放军,专门来‘迎接’你们这些突围的‘贵客’!”
伏击战结束后,战士们清理战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有战士想拿敌军丢弃的手表,被宋清当场制止:“这些都是缴获物资,要统一登记上交,谁也不能私拿!” 他指着旁边的百姓家:“还有,不准进百姓院子,不准踩坏庄稼,违反纪律的,按军规处置!” 战士们纷纷将捡到的财物集中起来,连一颗纽扣都没遗漏。
绍兴:地窖奇袭与民众协同的纪律温情。六月三日清晨,东突击特一军特战四师(钟成武部)推进至绍兴城外。敌军依托狭窄街巷顽抗,冷枪不时从民房窗户射出,战士们不敢硬冲,怕误伤百姓。
“老乡,能帮我们指条近路吗?”班长林卫东对着旁边的民居喊。一位老鞋匠打开门,颤巍巍地说:“我家有地窖,能通到敌军指挥部后方,我带你们去!” 老鞋匠叫陈宝根,地窖是他存放鞋料的地方,狭窄陡峭,仅容一人爬行。
林卫东带着战士们跟着陈宝根钻进地窖,地窖里堆满鞋料,散发着皮革的味道。战士孙晓峰不小心碰掉了一捆鞋线,赶紧弯腰捡起,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陈大爷,对不起,差点给您弄坏了!”陈宝根笑着说:“没事没事,你们是来解放我们的,弄坏点东西不算啥!”
钻出地窖,正好在敌军指挥部后侧的院墙下。林卫东掏出一颗手榴弹,拉燃导火索后从墙头上扔进去,“轰隆”一声,指挥部里的敌军乱作一团。战士们趁机翻墙而入,举着步枪大喊:“缴枪不杀!”敌军士兵见大势已去,纷纷举枪投降。
战斗结束后,林卫东带着战士们回到陈宝根家,不仅帮他打扫了地窖,还给他留下两块银元:“陈大爷,感谢您帮我们带路,这是给您的补偿,您收下!”陈宝根坚决不收:“你们为了解放绍兴拼命,我帮点小忙算什么!”林卫东笑着说:“这是纪律,我们不能白用您的地窖,您要是不收,我们心里不安!”陈宝根无奈,只好收下。
此时,无线电里传来赵刚(特战三师师长)的呼号:“绍兴的弟兄,宁波方向已经拿下,我们正在封锁港口,你们安心清理残敌!”林卫东对着无线电喊:“收到!绍兴残敌已肃清,百姓很支持我们!”
三>、见·安徽与江西方向:攻坚与清剿——中、西突击的协同攻坚
徽州:山区清剿与少年战士的纪律担当。六月四日,中突击集团六路大军向安徽徽州等地推进。敌军依托山区地形,躲在山洞、密林里顽抗,还在山路旁埋设地雷。中突击三十五军一零三师二团将山区划分为多个区域,采取“分片清剿” 的战术,逐个肃清残敌。
十八岁的战士林海威跟着班长周志强清剿一处山洞时,发现洞口有新鲜的脚印。“里面肯定有敌军!”林海威压低声音,掏出探雷器,小心翼翼地靠近洞口,果然发现两颗反步兵地雷。他趴在地上,用刺刀慢慢剪断引线,将地雷搬到安全区域。
“我去看看里面的情况!”林海威自告奋勇,匍匐着钻进山洞。山洞里漆黑一片,隐约能听到敌军的说话声。他悄悄掏出一颗手榴弹,拉燃导火索后,用力扔向山洞深处,“轰隆”一声巨响,山洞里的敌军惨叫着往外跑。
林海威趁机冲出山洞,举着步枪大喊:“缴枪不杀!”三十余名敌军士兵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举枪投降。就在这时,山洞顶部的碎石掉落,一块弹片划伤了林海威的腿,鲜血瞬间染红了裤管。周志强赶紧跑过来,掏出绷带给他包扎:“海威,你受伤了!”林海威咧嘴笑:“小伤,不碍事!能拿下这些敌军,值了!”清剿结束后,战士们在山洞里发现大量粮食和衣物,都是敌军从百姓家里抢来的。周志强下令:“把这些东西全部登记,送还给百姓!”林海威忍着伤痛,跟着战友们挨家挨户送还物资。百姓们看着失而复得的财物,激动地说:“解放军真是百姓的贴心人!”
南昌:攻坚对决与进城后的纪律丰碑。六月五日,西突击集团十五兵团四十三军与中突击集团一部协同,对南昌城发起总攻。西突击集团的重炮对着南昌城外围的碉堡群猛烈开火,“轰隆”声震耳欲聋,炮弹精准落在碉堡射击孔旁,不伤及旁边的民房。中突击集团的战士们则架起云梯,从城墙缺口攀爬进城,与敌军展开巷战。
战士吴建军跟着部队冲进南昌市区时,敌军还在顽抗。他在巷战中被流弹擦伤胳膊,却依旧坚持冲锋,直到肃清最后一名残敌。中午时分,南昌城彻底解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举着红旗欢迎解放军。一名老工人拉着吴建军的手,激动地说:“我们盼这一天盼了二十年,终于等到解放了!”
吴建军笑着说:“大爷,以后南昌就是咱们百姓的天下了!”他刚说完,就看到战友们在清理街道,将碎石和弹壳装进自己带来的筐里,还帮着百姓扶起被战火推倒的自行车。有百姓端着热水和馒头送到战士手中,却被战士们礼貌地拒绝:“老乡,谢谢你们,我们有纪律,不能收百姓的东西!”
傍晚时分,南昌下起了小雨。战士们没有进民房避雨,而是在街头露宿,有的靠在梧桐树干上,有的蜷缩在商铺屋檐下,怀里还抱着步枪。商铺老板想请战士们进店避雨,却被战士们婉拒:“谢谢老板,我们有规定,不能随便进百姓的店!”老板无奈,只好拿出油纸伞,悄悄放在战士们身边。
西突击集团师长赵振邦看着露宿街头的战士们,对着无线电喊:“李梅主任(特一军后勤部部长),请尽快调运帐篷和雨衣,给战士们遮风挡雨!”李梅立即回应:“收到!物资已经在路上,预计半夜就能到!”
三>、见·三军协同:规模化追歼与纪律铸就的民心
无线电里的协同默契。六月中旬,三大突击集团的十八路大军形成合围之势,国民党残敌被迫向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逃窜。无线电里的呼号密集而简洁:“东突特战三师(赵刚部)已封锁温州港口,敌军汽艇无法逃脱!”“中突徽州清剿完毕,正支援南昌!”“西突南昌已稳定,正向南推进,追击残敌!”
陆沉坐在指挥车里,看着地图上不断扩大的红色区域,对着无线电轻笑:“兄弟们打得漂亮,记住,不管追到哪里,纪律不能丢,百姓不能扰!”各部队纷纷回应:“收到!坚决遵守纪律,保护百姓!”
追歼路上的纪律坚守。在追击残敌的路上,战士们严格遵守军纪。路过村庄时,不进民房、不拿百姓一针一线;遇到百姓的庄稼,绕路而行,不踩踏分毫。有战士饿了,就吃自己带的压缩饼干,绝不向百姓索要食物;渴了,就喝路边的井水,喝完后还会把水桶放回原处。
东突击特一军特战二师(黄英贵部)在追击残敌时,路过一片稻田,正是收割季节。战士们看到百姓在收割稻谷,纷纷放下武器,主动帮忙。康大龙副师长笑着说:“老乡,我们帮你收割,不收工钱,就当是感谢你对我们的支持!”百姓们感激不已,想留战士们吃午饭,却被战士们婉拒:“不用麻烦,我们还有任务,得赶紧追击残敌!”
残敌投降后的纪律彰显。追歼途中,不少敌军士兵走投无路,选择投降。战士们严格遵守“优待俘虏”的政策,给他们提供食物和水,不打骂、不虐待。有俘虏想拿自己的金条贿赂战士,被战士们当场拒绝:“我们解放军不吃这一套!你要是老实交代,我们会善待你;要是顽抗,只有死路一条!”
在徽州郊外,一百余名敌军士兵投降后,战士们给他们分发压缩饼干和水,还帮他们治疗伤口。一名敌军军官感慨道:“我打了这么多年仗,从没见过像你们这样纪律严明、善待俘虏的军队!”周志强笑着说:“我们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不管是百姓还是俘虏,只要不顽抗,我们都会善待!”
至六月中旬,江南大部分地区已被解放,十八路大军的南下追歼如秋风扫落叶般肃清着国民党残余势力。战士们的幽默与热血、三军协同的默契、铁一般的纪律,不仅赢得了战场的胜利,更赢得了民心。而北平的中央军委里,新中国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在这场解放的洪流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