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见·塔山铁血:无险地的生死屏障
(1948 年 10 月 10 日 - 10 月 15 日)
一>、见·卷战前誓师:胡奇才的“生死约”
十月九日,塔山阵地的临时指挥部里,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站在地图前,手里拿着指挥棒,脸色凝重。塔山是片狭长的平地,左边是海,右边是山,中间只有几里宽的路,无险可守,却是国民党军“东进兵团”救援锦州的必经之路——一旦被突破,敌人半天就能到锦州,锦州战役就会功亏一篑。
“同志们,”胡奇才的声音洪亮,盖过了外面的风声,“咱们身后就是锦州,往后没有咱们的地方!就是天塌下来,一步也不能退!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打到最后一口气,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战士们齐声喊:“誓与阵地共存亡!”声音震得指挥部的油灯都晃了晃。三十四团团长焦玉山站出来:“副司令,俺们团守塔山主阵地,保证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二十八团团长詹大南也说:“俺们团守白虎屯,就是剩一个班,也得把阵地守住!”
胡奇才走过去,拍了拍两人的肩:“好!咱们立个生死约——守住塔山,咱们一起喝庆功酒;守不住,咱们一起埋在塔山!”战士们都举起枪,对着地图上的塔山敬礼,眼神里满是坚定。当天晚上,战士们开始挖工事。没有水泥,就用土块和石头;没有钢板,就用老乡送来的门板和湿棉被。王小虎和李老栓在小茔盘阵地挖战壕,王小虎的手磨出了血泡,却没停:“班长,俺们的工事一定要挖得结实,让敌人攻不进来!”
老乡们也来帮忙,有的扛着锄头挖战壕,有的背着筐送土块,有的给战士们送热水。张大爷带着几个老乡,连夜编了很多草绳,给战士们绑在鞋上,防滑:“孩子们,塔山的地滑,绑上这个,打仗稳当!”雪狼也跟着常汇佳来了,它在阵地周围转来转去,时不时对着远处叫两声,像是在侦查。常汇佳笑着说:“雪狼,你也来守塔山啊?咱们一起打敌人!”雪狼“嗷呜”叫了一声,蹭了蹭常汇佳的手,然后趴在战壕边,警惕地看着远方。
二>、见·白虎屯鏖战:一个连的“钢铁阵”
十月十日拂晓,塔山阻击战打响了。国民党军的飞机“嗡嗡”地飞来,低空俯冲轰炸,炸弹落在白虎屯阵地上,烟尘冲天,工事被炸塌了一半。二十八团三连的战士们从土里爬出来,赶紧修复工事,有的战士头流着血,却没顾上擦,只顾着往枪里装子弹。
“敌人上来了!”观察哨大喊。只见国民党军整连整营地冲过来,穿着美式军装,端着汤姆逊冲锋枪,像潮水似的。三连连长姜先仁喊:“同志们,打!别让他们靠近!”机枪手李大海端着重机枪,对着敌人扫过去,子弹像暴雨似的,敌人倒下一片。可敌人太多了,很快就冲到了阵地前。战士们扔出手榴弹,“轰隆”声此起彼伏。王小虎的战友小张被子弹打中了腿,却咬着牙,把手榴弹一个个递给王小虎:“小虎,快扔!别让敌人上来!”
敌人的坦克也冲了过来,炮口对着阵地轰击。姜先仁喊:“爆破手,上!”爆破手抱着炸药包,冒着炮火冲过去,却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倒在地上。另一个爆破手赶紧冲上去,终于把炸药包放在坦克底下,“轰隆”一声,坦克停住了。 战斗打到中午,三连只剩下不到三十个人,弹药也快打光了。姜先仁看着身边的战士,说:“同志们,咱们没弹药了,就用刺刀,用石头,绝不能退!”
战士们齐声喊:“不退!” 敌人又一次冲锋,这次是整团上来。姜先仁带头冲上去,用刺刀捅倒一个敌人,自己的胳膊却被敌人的枪托砸伤。王小虎跟着冲上去,用石头砸向敌人的头,石头碎了,他的手也流了血,却没停。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冲锋号——是二十八团的援军到了!敌人以为被包围了,赶紧往后退。姜先仁看着援军,笑了笑,却倒在地上——他的肚子中了弹,手里还攥着染血的军旗。 “连长!”战士们围过来,眼泪掉在姜先仁的脸上。姜先仁睁开眼,看着军旗,轻声说:“守住……阵地……”然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王小虎擦干眼泪,捡起军旗,举得高高的:“同志们,为连长报仇!守住白虎屯!”
三>、见·小茔盘拉锯:血与火的“反复争”
十月十二日,小茔盘阵地,四纵十二师三十五团的战士们正在跟敌人展开拉锯战。阵地前的尸体堆了一层,鲜血染红了雪地,冻成了暗红色的冰。李老栓趴在战壕里,手里的步枪已经打热了,枪管上的雪都化了又冻。“老栓,敌人又上来了!”王小虎喊。李老栓抬起头,看见敌人的冲锋队拿着梯子,想爬上战壕。他赶紧扔出手榴弹,却没扔远,落在战壕边,“轰隆”一声,他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却顾不上疼,拿起刺刀,准备近战。
敌人爬上了战壕,一个敌兵对着李老栓刺过来,李老栓躲开,用枪托砸在敌兵的头上,敌兵倒在战壕里。另一个敌兵从后面偷袭,王小虎扑过来,用身体挡住李老栓,自己的后背却被刺中了。“小虎!”李老栓大喊,一刀捅倒敌兵,然后抱住王小虎,“你怎么样?”王小虎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个烤红薯,是张大爷给他的,还没吃:“班长,俺没事……红薯……你吃……”话没说完,就晕了过去。李老栓抱着王小虎,眼泪掉在红薯上,他把红薯揣回王小虎怀里,拿起枪,对着敌人喊:“俺跟你们拼了!”
老乡们冒着炮火送来弹药和粮食,张大爷背着个筐,里面装着馒头和热水,刚到阵地前,就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腿,却还是把筐递到战士们手里:“孩子们,快吃……吃饱了……打坏蛋……”战士们接过馒头,有的咬了一口,却咽不下去——老乡们冒着生命危险送过来的粮食,比什么都珍贵。李老栓咬着馒头,心里更有劲了,他对着战士们喊:“同志们,老乡们在看着咱们,咱们不能让他们失望!守住小茔盘!”
战斗打到傍晚,敌人终于撤退了。小茔盘阵地还在解放军手里,可战士们也伤亡惨重。李老栓看着王小虎被抬下去,心里像刀割一样。他走到阵地前,对着牺牲的战友和老乡鞠了一躬,轻声说:“放心,俺们会守住塔山,解放锦州,让你们的血不白流!” 四>、见·塔山总守:海空炮下的“钢铁墙”
十月十四日,塔山全线,国民党军发起了总攻。天上的飞机越来越多,低空轰炸的声音震得地都在抖;海上的“重庆”号军舰也开始炮击,大口径炮弹落在阵地上,工事被炸得粉碎;地面的敌人像疯了一样,整旅整师地冲锋,喊着“拿下塔山,赏大洋!”胡奇才站在指挥部的高地上,拿着望远镜,看着阵地。他的棉衣上沾满了灰尘,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告诉各团,无论如何,守住阵地!锦州的总攻已经开始了,咱们再坚持一天,胜利就是咱们的!”他对着电台喊,声音嘶哑。三十四团的阵地最危险,敌人的坦克冲在最前面,后面跟着步兵。团长焦玉山带着警卫员冲上去,用炸药包炸坦克,警卫员牺牲了,焦玉山的胳膊也受了伤,却还是坚持指挥:“同志们,坦克没什么可怕的!咱们用炸药包,跟它拼了!”
战士们纷纷抱起炸药包,冲向坦克。有的战士被坦克的机枪打中,倒在地上,却还是拉响了导火索,与坦克同归于尽。阵地上到处是爆炸声、喊杀声,还有战士们的怒吼:“为了锦州!为了人民!冲啊!”常汇佳带着雪狼在阵地间传递情报,雪狼跑得飞快,躲过了敌人的炮弹,把情报送到各个阵地。
有一次,雪狼被弹片划伤了腿,却还是坚持把情报送到,常汇佳抱着雪狼,眼泪掉在它的伤口上:“雪狼,委屈你了!”雪狼“嗷呜”叫了一声,像是在说“没事”。
十月十五日拂晓,锦州方向传来捷报——锦州解放了!战士们听到消息,都欢呼起来,有的扔掉帽子,有的抱着战友哭。国民党军知道锦州已丢,再攻塔山也没用,只能撤退。塔山阻击战,胜利了! 胡奇才走下高地,来到塔山阵地前,看着满是弹痕的土地,看着牺牲的战士和老乡,深深鞠了一躬。
“同志们,老乡们,咱们守住塔山了!锦州解放了!”他的声音哽咽,却充满了自豪。 老乡们也来到阵地,有的帮着掩埋烈士,有的给幸存的战士包扎,有的给雪狼的伤口敷药。张大爷看着李老栓,笑着说:“老栓,你们赢了!俺就知道,你们一定能赢!”李老栓点点头,看着远方的锦州方向,心里想着王小虎,想着姜先仁,想着所有牺牲的战友——他们的血,没有白流。
五十五、见·人民的怒吼:烽火中的军民同心
一>、见·支前队伍:车轮滚滚送“胜利”
从锦州战役开始,东北的支前队伍就没停过。老乡们推着独轮车,背着筐,有的步行,有的骑马,从四面八方涌向锦州和塔山。独轮车上装着粮食、棉衣、弹药,还有给战士们煮的鸡蛋和烤红薯,车轮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像一条长长的银链。王大娘是支前队伍里的一员,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参军了,她就跟着支前队给战士们缝棉衣。
白天,她推着独轮车送棉衣;晚上,她就在油灯下缝补战士们的破衣服,手指被针扎破了,就用布条包一下,继续缝。“孩子们在前线打仗,俺们多缝一件棉衣,他们就少受点冻,”王大娘说,“等胜利了,俺就能见到俺家老头子和儿子了。”有个支前队的小推车陷在雪坑里,老乡们一起上手,有的拉,有的推,有的垫石头,终于把车推了出来。“加油!咱们快点,战士们还等着咱们的粮食呢!”老乡们喊着,干劲十足。
雪地里,他们的棉鞋湿了又冻,冻了又湿,却没人抱怨,只有一个念头——快点把物资送到前线。在塔山阵地后面,支前队的炊事员们架起了大锅,煮着小米粥和酸菜汤。每当战斗间隙,他们就冒着炮火,把热粥送到阵地前,喊着“战士们,快喝口热粥!”战士们接过粥碗,喝着热粥,心里暖得很——这粥里,装着老乡们的心意,装着人民的期望。
二>、见·情报网络:老乡眼里的“千里眼”
锦州战役中,老乡们的情报网络比什么都管用。他们熟悉地形,了解敌人的动向,有的当向导,有的传递情报,有的甚至假装成卖东西的,混进敌人的阵地,摸清敌人的部署。绥中的张大爷,在锦州战役前就摸清了敌人的岗哨位置,给侦察队画了详细的地图;兴城的小石头,带着战士们找到敌人的弹药库;义县的王大叔,假装成给敌人送菜的,摸清了敌人主碉堡的位置。
“俺们虽然不能扛枪打仗,但是俺们能给解放军当‘眼睛’,当‘耳朵’,”张大爷说,“只要能打败敌人,俺们做什么都愿意。” 有次,敌人想偷偷绕到塔山后面偷袭,老乡们发现后,赶紧跑去向战士们报告。战士们提前做好准备,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敌人的指挥官怎么也想不通,他们的计划这么隐蔽,解放军怎么会知道——他们不知道,在这片土地上,人民就是解放军的“千里眼”“顺风耳”,任何阴谋诡计,都逃不过人民的眼睛。
三>、见·战后丰碑:塔山下的“常青松”
锦州战役结束后,老乡们和战士们一起在塔山修建了纪念碑,上面刻着“塔山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周围种满了青松,这些青松,是用战士们的鲜血和老乡们的汗水浇灌的,一年比一年茂盛。 每年的十月十五日,老乡们都会来到纪念碑前,献上鲜花和水果,缅怀牺牲的战士。张大爷会给孩子们讲塔山阻击战的故事,讲姜先仁、李大海、王小虎的故事,讲老乡们支前的故事。
“孩子们,你们要记住,今天的好日子,是战士们用命换来的,是人民和解放军一起打出来的,”张大爷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咱们的国家,不能让战士们的血白流。”雪狼后来成了塔山的“荣誉卫士”,它经常趴在纪念碑前,像是在守护着牺牲的战友。常汇佳每次来塔山,都会带着雪狼,给它讲当年的战斗,讲那些牺牲的战友。
雪狼听着,会静静地趴在地上,尾巴轻轻摇晃,像是在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 塔山的风,还在吹;塔山的青松,还在长;人民的怒吼,还在回响——那是战争的怒吼,是胜利的怒吼,是人民与解放军同心同德、共赴国难的怒吼。这种怒吼,永远刻在塔山的土地上,刻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成为永恒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