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爷,前日珍哥儿去了趟琉璃厂,买了块上好的和田玉,说是给夫人的贺礼,实则是想借着给夫人请安,探探您的口风。”
“只是您那日在工部没回府,他坐了会儿就走了。”
贾政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贾珍倒是会打主意,想用块玉来试探他,可惜终究是白费心思。
神京城内,他布下的眼线遍布各处,上至勋贵府邸的闲谈,下至街头巷尾的议论,少有能瞒过他的事。
贾珍自以为做得隐秘,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被人清清楚楚地记录下来,送到了他的案头。
“知道了,下去吧。”
贾政挥挥手,示意来人退下。
待书房内恢复寂静,他拿起纸条细细翻看,眼中闪过一丝不耐。
贾珍此举看似只是借名头谋利,实则已经坏了贾家的规矩。
若是放任不管,日后其他勋贵子弟效仿,借着贾家的名头在外惹是生非,麻烦只会越来越多。
他放下纸条,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宁国府的方向,心中已有了计较。
贾珍想自欺欺人,以为能瞒天过海,那他便暂且不点破,先看看这出戏能唱到什么时候。
等沐家布行的生意再稳些,或是贾珍的贪心再大些,他再出手不迟——到那时,也好让贾珍好好明白,什么是能碰的,什么是碰不得的。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落在案上的纸条上,那些记录着贾珍行径的字迹,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
沐家商队沿着官道缓缓前行,车轮碾过路面的碎石,发出单调的辚辚声。
离山海关还有三十里地,领队老周勒住马缰,抬眼望了望前方矗立的关卡,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往年走这条路,单是查验文书就要耗上大半天,稍有不慎还会被刁难。
“周叔,前面就是山海关关卡了,要不要先歇歇,让人去探探路?”
随行的沐家子弟沐青凑上来,语气里带着几分紧张。
他是头次跟着商队走北道,听说边关的兵卒个个凶神恶煞,心里难免发怵。
老周还没开口,就见队伍最前方的旗手忽然高声喊道:
“都打起精神来!把旗帜再举高些!”
话音刚落,两面大旗迎风展开——一面黑底“沐”字旗沉稳厚重,另一面明黄“贾”字旗则格外醒目,在正午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老周看着那面“贾”字旗,心里的石头先落了一半,笑道:
“不用探路,有这面旗在,比什么通关文牒都管用。”
他走南闯北几十年,最清楚贾家的名头有多好用,只是没料到竟好用到这个地步。
商队慢慢靠近关卡,几名身着甲胄的兵卒正拦住前面的粮车盘问,脸色十分严肃。
沐青缩了缩脖子,暗自嘀咕:
这要是被拦下仔细查,怕是天黑也过不了关。
可没等他多想,兵卒们的目光扫过商队的旗帜,脸色瞬间变了。
“那是……贾家的旗帜?”
一名兵卒捅了捅身旁的同伴,语气里满是惊讶。
“可不是嘛!明黄底色朱红大字,错不了!听说贾家的政老爷刚立了大功,连陛下都器重得很。”
另一名兵卒连忙点头,原本紧绷的神色瞬间松弛下来。
领头的校尉快步走过来,先是对着“贾”字旗行了个礼,才转向老周,语气恭敬:
“敢问是荣国府的商队吗?可有通关文书?”
老周连忙递上文书,笑着回道:
“校尉大人,我们是沐家的商队,与贾家有些交情,特借旗号通行。”
校尉快速翻看了一下文书,连货箱都没开验,就挥挥手放行:
“既是贾家的朋友,快请过吧!耽误了行程可不好。”
兵卒们立刻让开道路,脸上还堆着笑意。商队顺利通过关卡,沐青忍不住惊叹:
“这贾家的名头也太管用了!之前听说北静郡王府的旗号在边关好用,我看比贾家差远了!”
老周瞥了他一眼,压低声音道:
“你懂什么?北静郡王的势力主要在西北,东北这边本就薄弱,再说郡王府也不可能为了咱们沐家,特意去打点每个关卡。”
“可贾家不一样,四王八公之首的名头不是吹的,军中多少将领是贾老将军(贾代善)的旧部?人脉遍布整个大隋,哪一关没有熟人?”
沐青恍然大悟,看着那面“贾”字旗,眼神里满是艳羡:
“要是咱们家也有这等人脉就好了。”
“别做梦了。”
老周摇摇头,
“贾家的根基是几代人打下来的,哪那么容易比?”
“不过能借到他们的旗号,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了。你没发现吗?”
“从江南到东北,这一路上哪个关卡不是直接放行?连苛捐杂税都免了不少,这都是沾了贾家的光。”
正说着,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几名骑士从旁侧的岔路疾驰而来,看到商队的旗帜,也放慢了速度。
为首的骑士勒住马,冲着旗手拱了拱手,高声道:
“可是荣国府引荐的沐家商队?我家将军是贾老将军旧部,特意让我来引路,免得你们走了冤枉路。”
老周又惊又喜,连忙上前道谢:
“多谢将军美意!有劳这位兄弟了!”
骑士笑了笑:
“客气什么?都是自己人。跟我来吧,前面的驿站已经备好茶水,你们歇口气再赶路。”
商队跟着骑士前行,沐青凑到老周身边,小声道:
“周叔,这贾家的面子也太大了,竟然还有将军特意派人引路。”
老周感慨道:
“这就是底蕴啊!北静郡王府虽爵位高,可论军中人脉,比贾家差远了,更别说全力帮咱们。”
“咱们能借到贾家的旗号,真是走了大运,往后可得好好护着这面旗,千万别出岔子。”
沐青重重点头,目光落在那面迎风招展的“贾”字旗上,心中越发笃定——借着贾家的势头走,沐家的生意定能越做越大。
前方的山海关城楼越来越近,阳光洒在旗帜上,映得整个商队都仿佛镀上了一层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