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那转瞬即逝的尖锐刺痛,与遥远星辰的微弱闪烁,这两者之间玄妙的联系,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在云澈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激起了层层涟漪。是错觉吗?还是……她与星辰龟甲、与那璇玑秘术之间的感应,已达到了某种新的、未知的层次?《璇玑书》残页中似乎有“星应人身,气机交感”的模糊记载,难道真有其事?这异动是吉是凶?
她无法确定,但一种强烈的不安感却如影随形。在这帝王离京、暗流汹涌的时刻,任何非常之兆,都可能预示着巨大的变故。她将这份警觉深埋心底,对外愈发谨言慎行,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巩固自身和守护胤禛之上。
承乾宫内的气氛愈发微妙。德妃似乎因香云纱事件,加强了对宫内用度的管控,对各处管事嬷嬷的训诫也频繁起来,无形中收紧了权柄。云澈乐得清静,专心经营西配殿这一方小天地。她将简化版的“微尘匿息阵”悄悄布设在寝殿和胤禛卧房的关键角落,虽不能完全隐匿,但已能干扰寻常高手的感知,使其难以窥探内中详情。对“星辉护身障”的练习更是刻不容缓,力求心念一动,护障即生。
同时,她并未放松对胤禛的照料。孩子的依赖与日俱增,那份纯粹的孺慕之情,成了这冰冷宫墙内唯一的暖色。她引导他辨识草药,讲述山川风物,甚至在他入睡前,尝试将一丝极其温和的星辉能量,如春风化雨般滋养他孱弱的经脉。效果缓慢,但胤禛的气色确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起来,夜间惊醒的次数也少了。这份宁静,是她奋力想要守护的珍宝。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宫外的风波并未因她的低调而平息。宜妃一党的小动作愈发频繁。内务府在四阿哥份例上的“疏忽”虽暂止,但宫中关于云澈“恃宠生骄”、“德不配位”的流言却悄然升级,甚至隐隐牵扯到她的出身,暗示其“江南孤女,来历不明”,影射其不配抚养皇子。这些流言恶毒而精准,显然出自深谙宫廷攻讦之道的高手。
更让云澈警惕的是,她通过铃铛儿和新收服的耳目得知,近日有几位宗室福晋频繁出入承乾宫向德妃请安,其中尤以安亲王岳乐之福晋赫舍里氏(与皇后同族)和显亲王衍璜之福晋纳喇氏最为活跃。她们与德妃闭门密谈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而另一边,宜妃宫中,也有裕亲王福全福晋的身影出现。宗室女眷的异常动向,往往预示着前朝势力的介入与合纵连横!康熙离京,这些原本蛰伏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了!
云澈心知肚明,这些暗流最终都会波及到她这个抚养皇子的懿妃身上。她必须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预判风险,早做打算。
机会出现在一个午后。胤禛偶感风寒,有些低热咳嗽。云澈亲自照料,太医请脉开方后,她以“需亲自斟酌药性配合食疗”为由,向德妃请示,欲往太医署查阅一些前朝遗留的、关于小儿调养的珍本医案。德妃沉吟片刻,竟准了,只嘱咐她速去速回。
云澈心中一动,德妃此举,是顺势而为,还是有意放行?她不及细想,立刻带着铃铛儿和两名可靠太监,前往太医署。
在太医署藏书阁的一角,她如愿找到了几本蒙尘的前朝医案。但她真正的目标,并非这些医书。她借口需要安静翻阅,支开了铃铛儿等人,独自留在书架深处。星辉感知全力蔓延,如同无形的触手,仔细探查着这存放陈旧档案的区域。她在寻找任何可能与“璇玑阁”、“景阳宫秘道”或是前朝佟佳氏宠妃相关的只言片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堆满前朝宫廷建筑勘验记录的破旧木箱底部,她发现了一卷几近碎裂的牛皮纸。纸上用模糊的墨迹勾勒着一幅紫禁城地下暗渠与部分秘道走向的示意图!图示残缺不全,但其中一条暗渠的支线,赫然指向景阳宫与承乾宫交界处的某一点,旁边有一行小字注释,虽已漫漶,但依稀可辨“……旧观星台遗址……通……”!
观星台遗址!云澈心脏狂跳!这与璇玑阁的星象秘术完美契合!这图示是否就是老尼所说的、真正的密室“另一入口”的线索?德妃玉瓶提示“景阳井非入口”,真门是否就在这观星台遗址之下?
她强压激动,将图示关键部分牢牢记住,并将牛皮纸原样放回,不留痕迹。此行收获,远超预期!
然而,就在她准备离开藏书阁时,阁楼窗外远处的天际,那颗前几夜曾闪烁的星辰所在方位,突然毫无征兆地爆亮了一瞬,光芒刺目,随即又迅速黯淡下去,甚至比周围星辰更加晦暗!与此同时,云澈识海中与星辰龟甲相连的感应,传来一阵剧烈的、带着不祥意味的悸动!仿佛某种维系被强行切断!
星殒之兆!?
云澈脸色瞬间煞白,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璇玑秘术重视星象,星辰异常往往预示人间巨变!这突如其来的星殒异象,指向何方?是边关战事?是朝堂动荡?还是……宫闱之内,即将有惊天变故发生?!
她不敢久留,匆匆离开太医署,返回承乾宫。一路上,那星殒的异象和龟甲的悸动如同噩梦般萦绕不去。她预感到,一场远超她想象的风暴,即将来临。
刚踏入西配殿,铃铛儿便面色惶急地迎上来,低声道:“娘娘,不好了!方才慈宁宫传来消息,说太皇太后(孝庄) 午后突然昏厥,至今未醒!太医署所有院使、院判都已赶去,宫中……宫中已暗中戒严了!”
云澈浑身一震,手中的帕子悄然滑落。
太皇太后病危!就在星殒异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