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观察许久,发现六皇子九皇子几乎唯太子马首是瞻。
五皇子和七皇子、八皇子则似乎与太子并非铁板一块。
尤其是五皇子和七皇子,听说虽也聪慧,但一个油滑不着调,一个暴躁易怒,或许可以加以利用。
几位皇子们的学业极为繁重,经史子集、骑射武艺,课程排得满满当当。
那些人费尽心机,才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
他们首先找上的,是八皇子。
来人隐晦地表达了某些朝臣对太子激进政策的担忧,暗示若八皇子有大志,他们愿鼎力相助。
八皇子听着对方冠冕堂皇的说辞,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有好戏看了。
但他经历过九龙夺嫡的残酷,深知储位之争的凶险,更明白在前世就是千古一帝的太子眼皮底下搞小动作,无异于自寻死路。
他没有直接拒绝,只是言语间不着痕迹地绕了几个圈子,便将那前来试探的人弄得晕头转向,最后悻悻而去。
八皇子并未将此事告知他人,只是暗自留心,看是谁会如此愚蠢,轻易上当。
下一个被找上的,是五皇子元沛。
来人刚隐晦地提了个开头,元沛心下立刻了然。
嘿,有人坐不住,想挑事儿了!
他幸灾乐祸地想,不愧是暴君,这么快就有人跳出来表示不满了。
但他刘邦是什么人?
最是识时务!
他可是在秦始皇统治下安分守己过好些年的人,深知在祖龙眼皮底下搞事的风险。
如今太子不仅有爹毫无保留的宠爱,有儿子打配合,还有个知晓未来、穿越者弟弟辅助,疯了才去触这个霉头!
不过,送上门的好处,不要白不要。
元沛脸上堆起他那标志性的真诚笑容毫不客气地收下了对方孝敬的礼物。
然后,他转头就屁颠屁颠地跑到了福宁殿,在赵祯和元佑面前,把来人卖了个干干净净。
他还恶趣味的添油加醋了一番,对方如何‘居心叵测’、‘妄图离间天家骨肉’。
背后主使之人很快被顺藤摸瓜揪了出来,遭到了严厉惩处。
经此一事,不少人都觉得五皇子不可处,忒不讲究,拿了好处就翻脸,毫无信誉可言,再也不敢轻易找他。
过了一段时间,不死心的人又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七皇子身上。
元羽此时正因繁重的学业憋了一肚子火。
他天生神力,向往的是沙场征战,马革裹尸,而不是整天被关在书房里,对着那些之乎者也的经书,捏着软绵绵的毛笔写字!
偏偏他们在这事上异常坚持,连最宠他们的爹都不肯松口。
他觉得自己这西楚霸王的转世,简直是被困浅滩的蛟龙。
因此,当有人隐晦地表示支持他,暗示太子忌惮他的勇武,并承诺若他有意,可助他一臂之力时,元羽顿时热血上涌,豪气干云!
他果然是天命所归!
终于有人看到了他这颗被埋没的明珠!
夺位的机会来了!
他完全不知道之前五哥和八弟的事情,满心以为自己才是那个被选中的真命天子,当即对来人的支持表示了认可。
下午正好有一场重要的经义考试,元羽索性直接翘课,兴冲冲地跑到演武场,召集了一帮小太监和侍卫,踢起了蹴鞠。
他力大无穷,又不知收敛,蹴鞠被他踢得如同炮弹般呼啸来去,不少陪玩的小太监和侍卫都被撞得鼻青脸肿,叫苦不迭。
元羽却浑然不觉,反而觉得畅快淋漓,不准任何人离开,也不准他们抱怨扫兴。
正当他踢得兴起之时,元佑出宫与狄青商议完边务回宫,正好路过演武场,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他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如同覆上了一层寒霜。
“元羽。”声音不高,却带着极强的穿透力,让喧闹的演武场瞬间安静下来。
元羽听见他的声音,本能地身子一颤,随即反应过来,羞怒交加,梗着脖子道:“喊我做什么!我不要读书!我就是要去打辽国!打西夏!你就是忌惮我的勇力!”
说着,他猛地一脚,将脚下的蹴鞠踢过去。
没想到那蹴鞠带着呼啸的风声,直冲元佑面门而去!
周围众人吓得魂飞魄散,几个内侍下意识地就要扑上去挡在太子身前。
然而,元佑的动作更快!
他眼神一厉,不退反进,侧身、抬脚、下压,动作一气呵成,将那势大力沉的蹴鞠踩在了脚下!
“!”
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元羽自己!
他万万没想到,武艺并不出名的太子,竟然有如此敏捷的身手和力量!
不等众人从震惊中回神,元佑已经撸起袖子,大步走上前,二话不说,挥拳就打向元羽!
元佑出手狠辣精准,专攻关节弱点,将元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他一边打,一边冷声斥骂:“愚蠢!莽撞!不长记性!被人当枪使犹不自知!”
最后,元羽那张俊俏的小脸被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地倒在地上。
元佑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俯身在他耳边,淡淡说:“什么霸王!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乃是失却民心,非你一人之力可扭转!汉得天下,亦是因顺应时势,收取民心,与你何干!至于你不读书,不过一介莽夫!孤连用都懒得用你,又何谈忌惮?!”
这番话,如同冰水浇头,瞬间浇灭了元羽心中所有的愤怒与不甘。
他躺在地上,看着兄长的眼神,第一次真正地低下了那颗桀骜不驯的头颅。
他好像……有点明白了。
原来太子逼着他们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泄愤或者压制,或许……真的是为了他好?
一个只知道逞匹夫之勇、不通韬略、不晓人心的将领,哪怕个人武力再强,最终也难逃败亡的命运。
他前世……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几年后,朱曼娘常年处于深宫郁郁寡欢。
深爱她的赵祯做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决定——禅位于太子赵昶。
他则带着朱曼娘前往气候温润的江南游玩,将偌大的江山完全交给了年仅十几岁的儿子。
……
启盛元年
帝赵昶即位,即行新政,革新吏治
启盛三年
秋,西夏平。
荣王赵辅主持战后安置,设屯田制于河西,募民十万实边。
启盛四年
收复幽云十六州。
滕王赵晟铁骑破居庸关,破辽军。
启盛五年
辽主降。
荣王赵辅奉旨经略辽东,以辽制辽,边境遂安。
启盛七年
跨海征日。
沂王赵嘉督造楼船,改良指南针,首创“星象导航法“,船队得以直抵九州。
启盛八年
沂王赵嘉主持开海,设市舶司,创“抽分制“,岁入白银百万两。
启盛十年
成王赵寅率船队抵澳洲,立招垦令,募闽浙渔民万人移居。
启盛十三年
沂王赵嘉船队抵美洲,携新作物,着《航海新说》传世。
启盛十四年
沂王赵嘉建新宋王国于美洲,行“双都制“,设新开封为陪都。
启盛十九年
成王赵寅立南清王国于澳洲,建海外首座贡院。
启盛二十三年
滕王赵晟平定西域,重开丝绸之路,设驼队关税。
启盛二十六年
睿王赵苏在东瀛设藩学,译《四书》《五经》,创和文注音。
启盛三十年
帝颁《统一法典》,设四大都护府。
……
史曰:
启盛之治,亘古未有。
然推本溯源,实赖圣宪皇后朱氏。
后虽不预朝政,然教子有方,所生八子皆有所成,一门英才,共铸盛世,诚千古母仪之典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