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政务厅外的石阶上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一名男子跌跌撞撞冲进大门,卫兵刚要阻拦,他猛地抬起头,左耳缺了一角。
守门侍从认出了这个标记,立刻放行。
那人直奔密室,衣衫撕裂,手掌焦黑,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皮囊。他跪倒在门前,声音嘶哑:“科尔……影线七组……有紧急军情。”
门开了。艾琳站在里面,身后是莱昂。
科尔把皮囊递上。艾琳接过,割开内层蜡封,抽出一封信。
她当面展开,莱昂站到她身边一起看。
信纸上的字迹潦草,但内容清晰:北方三国——克兰、瓦尔萨、伊瑟尔——在边境中立镇“灰岩集”秘密会晤,联合五个小国签署了一份非公开协议。协议内容分三阶段执行:第一阶段封锁王国所有陆路商道;第二阶段资助境内流寇袭击运输队;第三阶段在春耕前切断铁器与盐的供应,引发民间动荡。
附图一张,画着七处拟设关卡的位置。其中三条红线贯穿南境至北境的主干道,正是当前应急物资运输的生命线。
艾琳盯着那张图,手指慢慢移到东谷仓的位置。
“东谷仓靠南线补给铁料。”她说,“而这条路线,被列在封锁名单第一位。”
莱昂已经转身走向墙边的柜子,取出一叠边防巡记录。他快速翻页,停在三天前的报告上。
“三起商队失踪案。”他说,“地点都在南线入口的峡谷附近。时间是半个月内,最近一次是六天前。”
艾琳走过去,接过记录看了一遍。
“以前说是盗匪。”她低声说,“但现在看来,不是偶然。”
她回到地图前,拿起红笔,在七处关卡位置逐一画圈。然后标出本国现有的五座储备库:北城、东谷、西岭、南关、中驿。
视线落在中驿时,她停住了。
“中驿是枢纽。”她说,“如果这里被堵死,四方都无法互通。”
莱昂点头。“敌人想让我们自己乱起来。等粮价飞涨,百姓抢购,秩序崩溃,他们再提出条件——比如割地换通商。”
艾琳没说话。她把笔放下,走到窗边。
窗外,政务厅的院子空无一人。早班的书记官还没来。
她回头问科尔:“你亲眼看见他们签字?”
“没有。”科尔喘着气,“我在驿站当驿卒,听见他们在密室谈话。后来我冒险潜入后院,看到有人烧毁文件残片,上面有三国印章和小国代表的签名章。我拍下部分内容,连夜抄成这封信。”
“你怎么出来的?”
“走矿道。西岭旧驿站那边有动静,新的人手在清理废墟。我趁夜绕过去,发现他们用暗语接头。银环为号,三声鸟叫回应。”
艾琳眼神一紧。
“银环……南国商团的标志。”
莱昂皱眉。“他们已经派人进来了?”
“不止。”科尔说,“我在途中碰到一支车队,伪装成药材商,实际运的是武器零件。标签写甘草,里面是弩机部件。他们要去西岭某个废弃磨坊。”
艾琳立刻转身,对门外喊:“传监管队副官!立刻调西岭近十日所有进出车辆记录,重点查药材类。”
声音落下,她又看向科尔。
“你暴露了吗?”
“不确定。但我离开时,有人追了一段路。我甩掉了,但可能留下了痕迹。”
艾琳下令:“送他去医疗暗所,全身检查,换身份隐蔽安置。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对外透露他还活着。”
科尔被扶走后,屋里只剩艾琳和莱昂。
两人重新站回地图前。
烛光映在纸上,红圈显得格外刺眼。
“这不是经济战。”艾琳说,“这是战争的前奏。”
“他们不想开战。”莱昂接道,“所以用封锁代替军队,用谣言代替刀剑。只要我们内部出问题,他们就能名正言顺插手。”
艾琳的手指沿着南线缓缓移动,从港口一直到中驿。
“我们现在能撑多久?”
“粮食够半年。”莱昂答,“但铁器库存只够三个月。农具维修、兵器锻造都会受影响。盐的话,上次清查发现部分来源不明,现在监管严格,短期没问题,长期看,外部断供必然导致黑市滋生。”
艾琳闭了会眼。
再睁开时,目光已变。
“不能再只盯着生产自救了。”她说,“有人已经在画牢笼,我们要做的,不是加固篱笆,是砍断绳索。”
莱昂看着她。
“你打算怎么办?”
“先确认情报真实性。”她说,“派两支影线小队,一支去灰岩集外围查证会议痕迹,另一支潜入西岭磨坊,拍下内部结构和货物清单。不能动手,只能观察。”
“万一被抓?”
“牺牲难免。”她说,“但我们必须知道,这是真阴谋,还是诱饵。”
她走到桌边,提笔写下两条命令,盖上私印,交给门外等候的传令兵。
等传令兵离开,她才重新开口。
“如果情报属实……我们必须打破包围圈。”
“怎么破?”
“找盟友。”她说,“不是求他们帮忙,是要让他们明白,一旦我们倒下,下一个就是他们。”
莱昂沉默片刻。
“你觉得谁会站我们这边?”
“现在还不知道。”她说,“但一定有不愿看到北方独大的国家。关键是让它们看清局势。”
她走到地图最南端,点了点沿海三国的位置。
“我们和他们的贸易才刚开始。铁料交换稳定,技术共享也有进展。如果我们突然断供,他们也会受损。”
“你是说,用利益绑住他们?”
“不只是他们。”她说,“还有那些被北方拉拢的小国。它们之所以答应封锁,是因为觉得代价小、收益大。如果我们能让它们意识到风险远超预期,协议就会松动。”
莱昂点头。“只要有一国退出,整个链条就断了。”
艾琳盯着地图,一句话没说。
但她的眼神已经变了。
不再是应对危机,而是准备反击。
这时,门外传来轻叩声。
一名监管队文书走进来,双手呈上一份文件。
“大人,西岭昨夜查获一辆货车。表面装药材,底层藏有弩机零件。包装印着三家商行,但追踪显示,最终收货方是一个空壳账目。”
艾琳接过文件,翻开第一页。
上面写着:货物来源——南昭边境集镇;转运记录——经四家中转仓;最后一次签收人姓名空白,只留一枚银环印记。
她合上文件,递给莱昂。
两人对视一眼。
“不是巧合。”莱昂说。
“是测试。”艾琳纠正,“他们在试我们的反应速度。看我们会不会追查到底。”
她站起身,走到书架前,拉开暗格,取出一本黑色册子。
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影线行动日志”。
她提笔,在新的一页写下:
【代号:断链】
目标:查明七处关卡筹备情况,定位幕后指挥者。
行动组:影线二组、五组。
纪律:不得交火,不得暴露身份,每日凌晨三点以鸽讯回报。
写完,她合上册子,放进抽屉锁好。
“等消息回来。”她说,“我们要做决定。”
莱昂站在原地,看着她。
“如果真是全面围堵……我们需要更多人手。”
“已经开始征召了。”她说,“农闲壮丁训练名单今天上午提交。另外,五大储备库的护卫编制增加一倍,由财政署直接拨款。”
她顿了顿。
“还有一件事。”
“你说。”
“通知工部,加快炼铁图纸本土化进度。原来计划两个月完成,现在必须压缩到二十天内。”
“这么快?工匠可能顶不住。”
“那就轮班。”她说,“每天两班倒,每班六小时。休息时间由王室提供热汤和干粮。我要第一批自产铁料在月底前出炉。”
莱昂没再问。
他知道,有些话不需要多说。
这场仗还没打响,但每个人都已经上了战场。
外面天光渐亮,政务厅开始有人走动。
艾琳走到门边,拉开一道缝。
她看到书记官抱着卷宗走过,听到远处钟楼敲响七下。
新的一天开始了。
但她知道,这一天和昨天不一样。
因为有些人,已经开始动手。
而她,必须更快。
她转身走回桌前,提起笔,在新一页纸上写下第一个名字:
赵成。
笔尖用力,墨迹渗进纸背。
第二个名字:刘顺。
第三个:灰袍人。
她在“灰袍人”后面画了一个圈,又在线条末端加了一横。
像一把锁。
也像一扇门。
门外传来脚步声。
她抬头。
门被推开,一名影线队员站在门口,手里握着一只未拆封的信鸽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