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当东南海疆的硝烟与朝堂的暗流仍在持续之时,京畿大地却迎来了一场与刀兵无关、却同样牵动人心的丰收。
去岁于京畿数处皇庄及部分自愿参与的农户田中试种下的番薯历经数月的精心照料,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节。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最先飞入了户部衙门。
户部尚书沈严捧着几份还带着泥土气息的报喜文书,一路小跑着进了宫,脸上是掩不住的激动与红光。
“皇上!皇上!大喜!京畿试种番薯,大获丰收!”
沈严声音洪亮,甚至带着一丝颤抖,将文书高高呈上,“据各皇庄及地方官统计,番薯亩产普遍在十石以上,远超稻麦,且不择地力,坡地、沙壤皆可种植,实乃天赐祥瑞,解民饥馑之神物啊!”
皇帝接过文书,快速浏览着上面记录的一个个具体田亩、产量数据,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虽然早已从《海棠新刊》和贾府的奏报中知晓番薯高产,但亲眼看到这大规模试种的成功结果,那份震撼与喜悦依旧难以言表。
更令人惊喜的是,据贾蓉记录和农人反馈,这番薯从栽种到收获,不过三个月光景,在北方地区一年可稳稳收获一茬,若安排得当,甚至可收获两茬。
若在南方温暖之地,一年两茬乃至三茬都大有可能!
这意味着,只要推广得当,大周朝的粮食产量,将在短时间内得到巨大的提升!
困扰朝廷多年的粮食问题,似乎终于看到了一线解决的曙光!
“好!好!沈爱卿,试种官员、农户,皆有功勋,着吏部论功行赏!”
皇帝龙心大悦,当即决断,“此物既已证实确可丰产,便不可再耽搁!朕命你户部,即刻着手,制定详细章程,向全国适宜地区推广种植!”
“臣遵旨!”沈严连忙应下,又补充道,“皇上,此番推广,臣以为,不能仅凭一纸空文。”
“宁国府贾蓉,于试种过程中记录详实,绘制了极为清晰易懂的‘农事操作流程图’,从选种、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收获储存,步骤分明,即便不识字之老农,看图亦能明了大半。”
“另有荣国府贾兰,根据试种数据,建立了推广预测模型,对所需种苗、人力、肥力投入及预期产出皆有估算,可供各地参考。”
“此外,《海棠新刊》上刊载的,由史家大姑娘整理的番薯各类食用方法,亦可一并推广,使百姓知此物非仅可充饥,更能丰富餐桌,乐于接受。”
皇帝闻言,更是满意:“考虑周详!便依卿所奏,将贾蓉所录种植经验、图示,贾兰所建模型,以及那新刊上的食单,一并抄录,随推广章程下发各州县!务求此利民之物,能尽快惠及天下黎民!”
“臣,领旨!”沈严躬身退下,立刻雷厉风行地操办起来。
一时间,户部衙门内人影憧憧,文书往来不绝,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农业变革,即将以朝廷之力,推向大周朝的四面八方。
几乎与此同时,工部衙门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贾蓉。
他并非空手而来,身后跟着几名庄丁,小心翼翼地抬着几件造型与寻常犁具略有不同的农具。
接待他的是工部一位姓雷的郎中,素以精通营造、农器着称。
雷郎中看着这几件沾着泥土、却打磨得光滑结实的犁具,眼中露出好奇之色:“贾将军,这是……”
贾蓉如今依旧是一身利落的短打装扮,袖口甚至还能看到磨损的痕迹。
他指着那几件犁具,语气沉稳地介绍道:“雷大人,此乃下官与庄上老农,根据去岁耕作番薯田的经验,反复试验改良的几种犁具。尤其是这一件,”
他拿起其中一件曲辕犁的改进型号,“我们将辕部略微弯曲,调整了犁铲的角度和深度,经过去岁秋耕与今春试用的对比,证实比旧式犁具省力近三成,且翻土更深,碎土更细,尤其利于番薯这类根茎作物的生长。”
雷郎中闻言,神色顿时严肃起来。
他亲自上前,仔细摩挲检查那改良犁具的每一个部件,询问具体的改动原理和实测数据。
贾蓉一一作答,言辞朴实,数据确凿,甚至还带来了庄上几位参与试验的老农作为人证。
“果真能省力三成?”
雷郎中眼中精光闪烁,他是懂行的,深知这对于需要大量人力畜力的农耕意味着什么!
“若果真如此,实乃农事一大幸事!贾将军,可否容下官将此犁具带回工部,召集匠作详细勘验、仿制试用?”
“正该如此。”
贾蓉拱手道:“下官今日前来,正是欲将此改良之法献于工部。若能惠及更多农人,下官与庄户们数月辛苦,便不算白费。”
雷郎中不敢怠慢,立刻将这几件改良犁具带入工部衙署,召集了最好的工匠进行拆解、测量、仿制,并在工部所属的试验田中进行对比耕作。
结果令人振奋!
贾蓉所言非虚,这改良后的犁具确实在省力和耕作效果上显着优于旧式犁具!
消息很快报到了工部尚书那里,工部尚书又立刻入宫禀报皇帝。
“皇上,宁国府贾蓉献上改良犁具数种,经臣工部详细勘验、反复试用,证实其确比旧式犁具省力近三成,翻土效果更佳,尤其利于深耕!”
工部尚书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兴奋,“此物若能量产推广,于国于民,皆是大功一件!”
皇帝刚刚为番薯推广之事欣喜,又闻此等利好消息,更是心花怒放!
他刚刚决定推广高产番薯,这改良农具便紧随而至,简直是天遂人愿!
他仿佛已经看到,随着这番薯和新犁具的普及,大周朝的田野间,将是怎样一派欣欣向荣、仓廪充实的景象!
“好!贾蓉此子,颇有其祖遗风,务实肯干,不错!”
“工部听旨,即刻依此改良图样,加紧制造新式犁具,优先配发给推广番薯种植的各州县使用!务求使新种、新器,相辅相成,尽快发挥其利民之效!”
“臣,遵旨!”
一道道旨意从皇宫发出,带着番薯种块、图文并茂的种植手册、预测模型、新奇食单,以及改良犁具的图样,如同春风化雨,迅速流向大周朝的广袤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