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站起身,将手中玉符重新系回腰间。灯火映在石碑上,光纹已退,殿内一切如常。他走出议政殿,脚步落在青石阶上,声音清晰可闻。
外面的钟声刚落,夜风带着烟火气拂过面颊。城楼前广场早已点亮千盏灯笼,百姓聚集在长街两侧,孩童举着纸灯奔跑,笑声不断。西域使团尚未离京,也立于观礼台一侧,神色恭敬。
苏婉跟在他身侧,衣袖轻擦过他的手臂。她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靠近了些。李骁、李瑶、李毅依次随行,身后是文武大臣列队而行。一行人登上城楼高台,鼓乐齐鸣,万民叩首。
“陛下万岁!”
呼声如潮水般涌来,一波接一波。李震抬手示意,人群渐渐安静。他望着下方,灯火连成一片,像是把整座京城托了起来。
这一刻,他想起很多事。
最初穿越时,他们一家躲在破庙里熬过寒冬。粮袋见底,孩子饿得哭不出声。苏婉用最后一点药粉救活一个病倒的村民,换来半袋糙米。那时他们只想着活下去。
后来建城池、练兵卒、设工坊,每一步都走得艰难。李骁第一次带兵出征前夜,站在院子里反复检查铠甲,手一直在抖。他不是怕死,是怕守不住家。
再后来战火四起,北境告急,李瑶在灯下算了一整夜的军粮调度,眼睛布满血丝。李毅带回三名叛谍口供,自己身上多了两道刀伤。那些年,他们拼的是命。
而现在,边疆长城已全线贯通,镇戎关日夜有兵驻守。西域诸国自愿纳贡,丝路商队络绎不绝。田地里有了新种,医馆开到了乡下,学堂里传出读书声。
李震深吸一口气,胸口有些发紧。不是因为压力,而是太久没有真正松下来。
苏婉察觉到他的沉默,伸手握住他的手。她的掌心温热,指尖轻轻摩挲了一下他的虎口。
“我们没忘来时路。”她说。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什么。李震转头看她,又望向远处。一个老人拄着拐杖,在家门口点燃了红烛。几个孩子围在一起放小烟花,火星飞起来像萤火虫。一队巡逻的士兵走过街角,步伐整齐。
这些画面很普通,却让他眼眶发热。
他终于笑了。
这一笑不是为了场面,也不是装给谁看。是从心底透出来的轻松。
鼓乐再次响起,礼官高唱:“边疆稳固,国运昌隆,请陛下授诏!”
李震接过卷轴,展开宣读。内容并不复杂,只是宣布减免三州赋税,嘉奖戍边将士,设立农耕节。他说得很慢,字字清楚。
台下有人抹眼泪,有人高喊“谢天子恩”。这不是表演,是真心。
李瑶站在角落,低头记录星象变化。她发现今晚北斗偏移了三度,与《天机图谱》中标注的“国运转盛”节点完全吻合。她合上册子,抬头看向天空。
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月光洒落。
就在此时,李震腰间的玉符突然发烫。不是震动,是持续的温热,像被阳光晒透的玉石。
他低头看了眼,没动。
李瑶立刻抬头,低声说:“父亲,星轨变了。”
话音未落,一道金光从皇宫地基升起。那光不刺眼,也不猛烈,像是从土地深处自然涌出。它沿着城墙蔓延,穿过街巷,照亮屋檐下的门匾、田埂上的石碑、市集中的秤杆、学堂里的书页。
每一处亮起的地方,都有人在活动。老人合十祈祷,少年收起算盘,农夫放下扁担,妇人抱着孩子跪拜。
金光最终汇聚到城楼之上,环绕着李氏一家。百姓纷纷跪下,却没有一丝恐惧。他们的脸上是感激,是安心,是久违的平静。
李骁望着北境方向。他知道铁木真已签下盟约,蛮族部落开始互市交易。曾经的战场如今长出青草,边军不再整日备战,而是帮牧民修栅栏、打井水。
李瑶翻开记录簿,在“国运指数”一栏写下新的数值。这个数字过去靠打仗积累,现在靠民生增长。她合上本子,轻轻呼出一口气。
李毅站在阴影交界处,手按佩刀。他的目光扫过全场,确认每一个角落的安全。他看到一名老乞丐坐在墙根吃着官府发放的热粥,看到一对年轻夫妻牵着手走过灯会,看到锦衣卫下属悄悄给路边冻僵的流浪儿盖上外袍。
这些细节让他点头。
苏婉看着城下万家灯火,忽然说:“当年我们救的第一个孩子,今年该成亲了吧?”
李震嗯了一声:“托人问过,他在南乡当了村塾先生,教孩子们识字。”
两人没再说话,只是并肩站着。
大臣们分列台阶之下,有人激动得颤抖,有人默默流泪。他们中有的曾反对新政,有的曾怀疑李氏能否长久。但现在,他们亲眼看见了一个新朝的诞生。
金光持续了整整一刻钟才缓缓消散。天象恢复如常,但所有人都知道,刚才那一幕不是幻觉。
李震低头看着自己的手。皮肤下似乎有极淡的流光闪过,转瞬即逝。
他明白过来。
这光不是来自空间,也不是龙脉本身。它是千万人的日子变好了,是无数个家庭能安稳睡觉、安心吃饭、自由行走所带来的结果。
系统不再只是工具。它成了这片土地呼吸的一部分。
鼓乐又一次奏响,比之前更热烈。百姓高呼“万岁”的声音此起彼伏。
李震抬起手,准备再次致意。
就在这时,李瑶忽然抬头,盯着天空某一处。
“父亲。”她声音很轻,却让周围人都听清了,“您看那边。”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
原本晴朗的夜空中,一颗从未见过的星辰悄然浮现。它不大,也不亮,但位置正好落在紫微垣外侧,与北斗遥遥相对。
李瑶迅速翻动记录簿,对照星图。她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提笔写下:
**新星现于癸亥位,光度稳定,无灾兆波动。**
她停顿一下,又加了一句:
**命名建议:启明。**
李骁看向北境夜空,那里依旧宁静。边境烽火台按时点燃信号灯,表示一切正常。
李毅握了握刀柄,低声对身旁侍卫说:“通知西北巡查组,增加夜间巡哨频次。”
苏婉轻轻拉了拉李震的袖子:“今晚别熬夜了。”
李震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那颗星上。
百姓还在欢呼,灯笼仍在燃烧,乐声未歇。
他站在城楼最高处,脚下是沉睡又苏醒的国度。
风从南方吹来,带着泥土和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