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的脚步渐近,香港街头巷尾的年味也一日浓过一日。尽管外界暗流涌动,但唐楼内的这个小家,依然决定要好好庆祝他们扎根香港后的第一个春节。
这天,一家人全体出动,前往旺角热闹非凡的年货市场。市场里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到处悬挂着大红灯笼、中国结,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贺年糖果、瓜子、装饰品,空气里弥漫着炒货的焦香和浓郁的人间烟火气。
霆锋和柏芝被廖奎一手一个抱着,韶涵则由谢亦菲小心地护在怀里,三个小家伙乌熘熘的眼睛简直不够用,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伸着小手指指点点,咿咿呀呀地叫着。萧亚轩则警惕地留意着周围,同时熟练地穿梭在人群中,挑选着品相最好的蚝豉、发菜和花胶等高端海鲜干货,这是香港过年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廖奎的目光则在那些写着“北方特产”的摊位上流连,最终买了几盒京八件和萨其马,那是记忆深处属于北方的年节滋味。谢亦菲则对制作年糕产生了浓厚兴趣,仔细地向摊主询问着制作方法和用料,打算回去亲手尝试,为这个融合了南北背景的家庭,增添一份甜蜜和团圆的寓意。
采购归来,唐楼里也忙碌起来。客厅里堆满了年货,充满了节前的喜悦和期待。写春联的任务自然落在了家中唯一的男性廖奎身上。他铺开红纸,研好墨,提起笔时,神情专注。
萧亚轩原本在一旁整理物品,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却微微怔住。只见廖奎落笔沉稳,笔走龙蛇间,那“福”字和“出入平安”的横批,字体并非传统的圆润饱满,而是隐隐透出一股筋骨与锋芒。尤其是收笔的瞬间,那笔锋似乎带着一股凝而不发的锐气,仿佛不是毛笔在书写,而是一柄无形的剑在划破空气,将一丝冰蓝色的凌厉“剑气”(实为高度凝聚的气感)融入了笔墨之中。
萧亚轩自身气感属金,对锐利之意感知尤为敏锐,她心中暗暗称奇。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廖奎将自身特质与气感控制,在不经意间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看着廖奎专注书写的侧影,听着孩子们在谢亦菲照看下嬉笑的声音,闻着厨房里已经开始飘出的、准备年夜饭的食材香气,萧亚轩心中那份因外界压力而产生的紧绷感,不知不觉被这浓浓的、温暖的年味冲澹了许多。
无论外面有多少风雨,至少在此刻,这个家是温暖、团圆且充满希望的。他们忙碌着,准备着,用最传统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年,也守护着他们来之不易的安稳。
法律考试当日,天空澄澈,阳光和煦。考场设在港岛一栋颇具历史的学院大楼内,门口早已聚集了不少前来应考的学员和陪同的亲友,气氛紧张中透着期盼。
谢亦菲穿着一身简洁利落的套装,长发整齐地束在脑后,脸上带着沉静的自信。她拒绝了廖奎和萧亚轩陪同到门口的提议,在距离考场还有一段距离的路边下了车。
“放心吧,我可以的。”她回头,对车内的廖奎和萧亚轩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眼神清澈而坚定。随后,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汇入前往考场的人流,步伐稳健地走向那扇决定她未来职业道路的大门。
黑色的轿车停在街角一个不显眼的位置。萧亚轩放下车窗,让微风吹入车内,她则拿出随身携带的文件,利用等待的时间快速处理着“振华电子”的邮件,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已然进入了工作状态。
廖奎则坐在驾驶座上,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街对面停着的几辆车,路边报刊亭的老板,以及不远处树荫下闲聊的行人,都落入他眼中。他没有刻意运转气感,但那因长期修炼和高度警惕而自然形成的、微弱的感知场,如同无形的涟漪,以他为中心,悄然覆盖了周围数米的范围。
突然,他感知场的边缘,捕捉到了一丝异样。来自右前方约二十米外,一辆深蓝色的轿车。车内坐着的人,情绪“色彩”并非周围人群常见的期待、紧张或无聊,而是一种冷静的、带着明确目的性的观察意味——类似于冰冷的灰色中夹杂着一丝审视的黄色。更重要的是,那人似乎正举着什么东西,对准了考场入口的方向。
望远镜。廖奎心中立刻做出了判断。他没有转头直视,只是借助眼角余光和感知场的反馈,不动声色地记下了那辆车的车牌号码。会是陈督察的人吗?在这样一个日子,监视考场入口,目标是谁?是例行公事,还是别有目的?
他面上没有任何变化,只是放在方向盘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轻轻敲击了一下。这个发现,被他暂时压在了心底。
考场内,谢亦菲凝神静气,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大部分题目都在她的准备范围之内,答得颇为顺畅。然而,在做到最后一道极其复杂的案例分析题时,她遇到了瓶颈。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和多变的案情让她一时间有些理不清头绪,心跳不由得微微加快。
就在这时,她下意识地、几乎是本能地,引导着体内那嫩绿色的、充满生机的气感,缓缓流过有些焦躁的识海。如同清泉流过干涸的土地,一股清凉平和的感觉弥漫开来,驱散了那丝慌乱。她的呼吸重新变得平稳,原本纠缠在一起的线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梳理开,变得清晰而有条理。她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再次低头,笔尖流畅地书写起来。
几个小时的考试终于结束。考生们如同潮水般从考场涌出,脸上带着各种不同的表情。谢亦菲走在人群中,脸上带着如释重负又充满希望的浅浅笑容。她一眼就看到了停在街角的熟悉车辆,快步走了过去。
拉开车门坐进后座,她还没来得及说话,萧亚轩便放下文件,回头问道:“怎么样?”
“应该……没问题。”谢亦菲的语气带着笃定和一丝小小的骄傲,她看向前排的廖奎,用力点了点头。
廖奎从后视镜里看到她明亮的眼神和轻松的神情,一直紧绷的嘴角也微微松动,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回家,给菲菲庆祝。”他发动汽车,平稳地汇入车流。车外,那辆深蓝色轿车依旧静静地停在原地,而车内的他们,暂时将这个小插曲抛在脑后,沉浸在家人成功的喜悦之中。
除夕夜的唐楼家中,灯火通明,暖意融融。客厅的餐桌被临时扩大,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菜肴,是南北风味的完美融合——象征“年年有余”的清蒸东星斑、肥嫩油亮的香港烤鹅、谢亦菲亲手蒸制的寓意“步步高升”的年糕、廖奎特意寻来的北方饺子、还有萧亚轩精选的浓郁鲜美的盆菜。电视机里播放着无线电视台热闹欢腾的贺年节目,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空间。
“来,为我们家第一个团圆年,干杯!”廖奎举起手中的酒杯,里面是温和的绍兴酒。萧亚轩和谢亦菲也笑着举杯,连孩子们都用小杯子装着果汁,像模像样地跟着碰杯,霆锋和柏芝更是兴奋得小脸通红。
饭后,便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派利是环节。廖奎和萧亚轩、谢亦菲将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一一派发给霆锋、柏芝和韶涵,连家中帮忙的保姆也收到了一份厚厚的利是,满屋都是“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的祝福声,喜庆而温馨。
等到孩子们玩累了,被保姆带去洗漱安睡,客厅里重新安静下来。三人移步到沙发区,摆上几碟干果蜜饯,斟上清茶,开始了守岁夜话。
窗外,零星的鞭炮声噼啪作响,打破夜的宁静。每当有稍显突兀或近距离的爆响传来,廖奎的耳朵都会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动,眼神瞬间扫过声音来源的方向,那是在无数次生死边缘磨砺出的、刻入骨髓的警惕,即便在这最该放松的团圆夜里,也未曾完全卸下。
回顾过去一年,从珍宝岛的重伤昏迷,到香港的亡命追杀,九龙城寨的血战,再到系统休眠、身份隐匿、产业布局、气感修炼……一幕幕惊心动魄,恍如隔世。
“没想到,我们真的在这里,过了第一个年。”谢亦菲依偎在廖奎身边,语气带着无限的感慨。
萧亚轩轻轻晃动着茶杯,眼神复杂:“是啊,每一步都像是走在钢丝上。”
廖奎沉默片刻,再次举起酒杯,目光扫过身边的两位爱人,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敬北大荒,我们的根,给了我们挺直嵴梁的骨气。敬香港,我们的干,撑起了我们现在的家。也敬我们自己,”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坚定,“敬我们这棵家的大树,未来必定枝繁叶茂!”
三只酒杯再次轻轻相碰,清脆的响声,如同他们对未来共同的誓言。
接近午夜,一家人裹着厚外套,来到了唐楼的天台。这里视野开阔,能远远望见维多利亚港的方向。
除夕的寒风中,带着节日的喧嚣和海的咸润。突然,一道亮光划破夜空,伴随着一声锐响,在维港的上空轰然绽放,化作一朵巨大而绚烂的金色花朵。
“开始了!开始了!”孩子们被抱在怀里,兴奋地指着天空。
紧接着,更多的烟花冲天而起,噼里啪啦地布满夜空,将整个维港映照得如同白昼。璀璨的光弧、闪烁的瀑布、层层叠叠的菊团……形态各异,色彩纷呈,倒映在墨色的海面上,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瑰丽画卷。
廖奎左臂拥着萧亚轩,右臂搂着谢亦菲,霆锋和柏芝紧紧靠在他的腿边,韶涵则在谢亦菲怀中睁大了眼睛。在这漫天华彩的背景下,一家人依偎在一起,仰望着这象征辞旧迎新的盛景。
烟花的光芒明灭不定,映照在廖奎深邃的眼中。那里,有对过往血与火岁月的释然,有对此刻怀中温暖与安宁的珍惜,更有对前方未知挑战的冷静与毫不畏惧。
“这一年,”廖奎低沉的声音在烟花的轰鸣中依然清晰,“根,算是扎下了。干,也立稳了。”他感受着臂弯中的力量,继续道,“风雨来了些,但家没散,反而更结实了。”
他微微停顿,目光似乎穿透了绚烂的夜空,望向更深沉的未来:“前面的路还长,暗处的流子也没停。但只要我们在乎的人都在,彼此扶持,这棵家的树,就一定能长得更高,更粗壮,更不怕风雨!”
萧亚轩和谢亦菲没有言语,只是更紧地靠向他,用行动表达着同样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