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都市,暑气初现。儿童心理学博士林婉的咨询室里,沈乐乐正在沙盘前专注地摆放玩具小人。这是他们第三次来访,为了帮助乐乐更好地理解两个爸爸的家庭结构。
乐乐把家摆在这里。林婉温柔地指引。
乐乐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男性玩偶和一个孩子玩偶放在房子模型里,又在旁边摆了几个小动物:这是爹爹、爸爸、我,还有小白(家里的猫)。
高途和沈文琅坐在观察室,透过单向玻璃注视着这一切。四次咨询下来,乐乐已经能够坦然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结构,甚至会在绘本课上主动告诉小朋友有的家庭是两个爸爸,有的家庭是两个妈妈,都是正常的。
孩子的接受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林婉结束咨询后对他们说,重要的是家长的态度。你们表现得很自然,孩子就会觉得这很正常。
回家的路上,乐乐趴在车窗上看着街景。晚高峰的车流如织,霓虹灯次第亮起。
爹爹,乐乐突然回头,明天幼儿园有家长开放日,你们都要来哦!
这是乐乐第一次主动要求两人同时参加幼儿园活动。高途和沈文琅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开放日当天,阳光明媚。高途和沈文琅一起出现在幼儿园时,还是引起了一些家长的侧目。但乐乐毫不在意,左手拉着爹爹,右手拉着爸爸,骄傲地向小朋友们介绍:这是我的爹爹和爸爸!
手工课上,老师要求每个家庭合作完成一幅我的家主题的画。乐乐负责画轮廓,高途调色,沈文琅勾勒细节。当作品完成时,画面上是三个手牵手的身影,背景是他们家的庭院,还有那只总是睡在紫藤花架下的白猫。
这是我们家!乐乐向老师展示画作,小脸上写满自豪。
老师蹲下身,认真欣赏:画得真棒。乐乐有个很温暖的家呢。
这一刻,高途忽然明白,真正的勇气不是对抗全世界,而是坦然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四年的时光,让他们都学会了如何面对外界的目光,如何守护这个特别却完整的家。
周末,沈文琅带乐乐去参加亲子马拉松。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这类活动,乐乐兴奋得前一天晚上都没睡好。
起跑线上,穿着同款运动服的父子三人格外醒目。发令枪响,小小的人潮向前涌去。乐乐被两个爸爸一左一右护在中间,小短腿卖力地倒腾。
加油!高途难得地提高声音。
马上到终点了!沈文琅配合着儿子的步调。
最后五百米,乐乐实在跑不动了。沈文琅一把将儿子抱起,让他骑在自己肩上,高途在一旁护着。三人以这种特别的姿势冲过终点线,引来周围善意的笑声。
完赛奖牌挂在乐乐胸前时,小家伙骄傲地挺起小胸膛。阳光照在汗湿的小脸上,眼睛亮得像是盛满了星星。
爹爹!爸爸!我们成功了!乐乐一手搂着一个爸爸的脖子,在两人脸颊上各亲了一下。
这个自然的亲吻让高途心中一颤。四年了,他从最初连拥抱都僵硬,到如今能坦然接受儿子的亲昵,这条路走得不易,但每一步都值得。
傍晚,他们在江边餐厅庆祝。落日熔金,水波粼粼,乐乐在座位上不安分地扭来扭去。
爹爹,爸爸,小家伙突然正经起来,我有个重要的问题。
两个爸爸同时放下刀叉,做出认真倾听的姿态。
以后,乐乐眨着大眼睛,我也会有宝宝吗?
高途被果汁呛到,沈文琅轻拍他的背,温和地对儿子说:等乐乐长大了,可以和自己爱的人一起决定要不要宝宝。
那我的宝宝也会有两个爸爸吗?
可能是一个爸爸一个妈妈,也可能是两个爸爸,或者两个妈妈。沈文琅耐心解释,最重要的是有爱。
乐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埋头吃冰淇淋。但这个简单的问题,却在两个大人心中激起涟漪。为人父母,不仅要回答孩子当下的问题,更要为他们的未来铺路。
夜深了,高途在书房整理马拉松的照片。照片里,他们三个人汗湿却笑容灿烂,完赛奖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他打开那个育儿日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2022年5月21日,第一次全家马拉松。乐乐问了一个关于未来的问题。希望等到他长大的那一天,这个世界已经足够包容,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中成长。
笔尖停顿,他继续写道:这四年,谢谢你没有放弃。谢谢乐乐选择我们。谢谢时光,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窗外,一轮新月挂在枝头。城市的灯火温柔,如同无数个平凡却珍贵的夜晚。成长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而爱是沿途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