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工作室的b轮融资消息刚透出,前台的玻璃门就快被踏破了。穿着定制西装的投资人攥着烫金名片往行政手里塞,会议室从早到晚排满了路演,连茶水间的咖啡机都在连轴转——刚泡好的手冲咖啡还没凉,就被赶来的投资经理端走,杯壁上印的“织梦”logo都沾了圈咖啡渍。
邮件客户端里,未读消息以每分钟新增几条的速度暴涨,主题栏清一色写着“织梦b轮意向函”:A资本直接抛出“估值上浮20%”的承诺,b基金附言“可豁免优先清算权”,甚至有背景深厚的“国家队”关联资本,在方案里隐晦提及“后续可对接政府专项扶持资源”。法务部的实习生抱着一摞term Sheet跑过工位,纸张边缘都被翻得发卷,嘴里还念叨着“又来一份,这是今天第17家了”。
林曦却没被这股热劲冲昏头。她坐在办公室里,指尖捏着一份泛黄的文件夹——里面是之前与张先生、陈先生合作时的备忘录,页面上用红笔圈出的“核心技术决策权需双方共议”条款,墨迹都有些晕开。她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融资方案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轻轻敲击,桌上的青瓷茶杯里,龙井茶叶沉在杯底,水早就凉透了。“这些条件看着优厚,”她跟进来汇报的苏瑾说,指腹点了点方案里“战略资源对接”的条款,“实则是把缰绳递出去,以后怎么走,就由不得我们了。”
更意外的事还在后面。周五下午,一位穿深灰色西装、拎着黑色公文包的中间人找上门,递来的名片边缘镀着细金,背面只印着“新界互娱 授权代表”几个字。他坐在会客区的沙发上,指尖摩挲着皮质公文包的搭扣,语气带着刻意的轻松:“林总,我们老板很看好织梦的团队和Ip,要么融我们的资,要么合并——合并后您还是cEo,团队也不用动,资源只会多不会少。”
这话传到会议室时,苏瑾正对着投影幕布上的新界互娱股权结构图讲解。她手里捏着支黑色马克笔,在“某控股平台”的节点上画了个圈,声音压得有些低:“我查了他们的资本链路,背后有三家投资机构都和我们之前拒绝的资本有关联。”她顿了顿,抬眼看向林曦,眼神里满是严肃,“他们要的不是注资,是把织梦整个吞进去——技术、团队、品牌,一个都不留,这比单纯挖角狠多了。”
林曦听完,手指在会议桌上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声响。“让财务和法务团队加班,”她的语气没什么起伏,眼神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每一家投资方,都要查透资金的最终来源、过往投资案例里的对赌条款;尤其是新界互娱,他们背后的资本关系网,哪怕是间接关联的机构,都要列出来。”
当晚,财务部门的灯亮到了后半夜。几个分析师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资本图谱,鼠标在密密麻麻的节点间滑动,Excel表格里的公式一行行跳转,偶尔有人低声讨论:“这家关联机构,去年投的那家公司,最后创始人被架空了……”打印机不停吐出厚厚的背景调查报告,纸页上贴满了黄色便利贴,上面写着待核实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