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周一清晨,织梦工作室的会议大屏上,两组数据正形成刺眼的对比——左侧是《镜界迷城》的预约量曲线,上周还在稳步爬升,这周却骤然放缓;右侧则是新界互娱新游《幻宇之歌》的下载数据,上线三天就破了百万,红色的增长线像野火般窜得刺眼。屏幕下方,还循环播放着新界的推广物料:地铁通道里铺天盖地的灯箱广告、短视频平台上刷屏的KoL测评,甚至写字楼电梯里的语音广告,都在重复那句带着挑衅的slogan:“告别伪互动,体验真自由!”
林曦指尖划过平板上的订阅价格栏,眉头拧得更紧——织梦原定的《镜界迷城》会员订阅价是29元\/月,而《幻宇之歌》直接定在了19元\/月,还附赠首月免费的福利。更棘手的是,新界的渠道能力远超预期,他们不仅拿下了主流应用商店的首页推荐,还联动了三大运营商推出“流量+会员”的捆绑套餐,连楼下便利店的收银台,都贴着《幻宇之歌》的下载二维码。
“他们哪是做内容,分明在用做快消品的逻辑砸市场!”陆岩猛地把平板摔在会议桌上,金属外壳磕在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他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平日里总是带笑的眼睛此刻满是怒意,手指点着屏幕上《幻宇之歌》的宣传截图:“你看他们所谓的‘真自由’,就是让玩家在三个选项里反复横跳,剧情碎片化得像拼不起来的拼图,连角色的情感逻辑都圆不上,这也配叫互动剧?”话虽硬气,但他攥着平板的指节泛白,谁都能看出他的焦虑——昨天他刚收到数据,原本预约《镜界迷城》的用户里,有近三成跑去下载了《幻宇之歌》的试玩版。
秦涯推了推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指尖在键盘上敲出一段代码演示,大屏上立刻跳出两个交互界面的对比。“从技术层面看,新界的交互自由度确实比我们表层更丰富——他们做了128个分支选项,玩家能自由切换场景。”他顿了顿,点击鼠标调出织梦的“情感变量系统”演示,“但我们的核心优势在叙事深度:我们的角色会根据玩家前10次的选择,改变自身的性格倾向——比如你前几次帮角色拒绝妥协,后续他面对困境时会更果敢,台词里都会带着之前的记忆点。新界的选项是‘一次性的’,而我们的是‘成长性的’,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线。”他说话时语速平稳,镜片后的眼睛却始终盯着数据面板,里面实时更新的用户评论里,已经有人开始问:“为什么《镜界迷城》不能像《幻宇之歌》一样,多加点自由探索的功能?”
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只有空调的出风口在发出轻微的“呼呼”声。运营部的苏瑾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轻声开口:“现在市场被新界带偏了,用户开始把‘选项多’等同于‘互动好’,把‘价格低’当成‘性价比高’。如果我们不跟进,预约量可能还会掉;但要是加入价格战,前期研发投入的成本根本收不回,更别说后续的内容更新了。”她面前的笔记本上,写满了不同渠道的应对方案,却都被划上了问号。
林曦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窗外正好能看到新界互娱大厦楼顶上的巨幅广告——《幻宇之歌》的主角形象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她想起一年前,织梦还在民房里为《浮灯》的一个镜头反复打磨,那时的目标很简单:做让观众记得住的故事。可现在,他们却要在“坚持精品”和“迎合市场”之间做选择。手里的平板还在推送新的行业资讯,标题赫然写着:“新界互娱宣布:将追加1亿推广费,下周上线《幻宇之歌》的‘跨服互动’功能。”
织梦的十字路口,比想象中更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