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刚蒙蒙亮,林曦的办公室里还亮着盏冷白的台灯,桌面上堆着半人高的文件——左边是税务稽查的对账明细,红笔圈出的待核实项密密麻麻;右边是网信办要求补充的技术说明,秦涯连夜改的第三版还摊在最上面,纸边被她揉得发皱。她撑着额头坐在椅子上,眼底的青黑像晕开的墨,指尖捏着的咖啡早凉透了,杯壁凝着的水珠滴在桌面上,晕出一小片湿痕。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不是常规的消息提示,而是那串只有商业调查顾问才会用的、特殊的加密铃声,短促,尖锐,像根针猝不及防扎进混沌的思绪里。
林曦几乎是弹起来的,指尖划过锁屏密码时都在抖。加密对话框里,只有一行字,却让她的呼吸瞬间停了半拍:“恒星传媒三年前收购‘星光互娱’,重大财务造假+利益输送,证据链初成,够立案。” 她盯着屏幕,反复看了三遍,直到每个字都刻进脑子里,才颤抖着点开附件——三份扫描件,边角泛着旧黄,显然是从尘封的档案里翻出来的,部分敏感信息用黑色马赛克遮住,却偏偏在关键处留了缺口。
第一份是星光互娱的资产评估报告,纸质扫描件上还能看到装订的针孔,右上角的评估值用加粗宋体印着“3.2亿”,可底下附的明细表里,几项核心资产的估值明显虚高:一个未上线的手游Ip被估了8000万,后面跟着的评估依据却模糊不清,林曦用指尖点着屏幕上的数字,指腹的温度几乎要烫透屏幕;第二份是阴阳合同的片段,左边是给工商备案的“阳合同”,收购价1.8亿,右边是用铅笔写在草稿纸上的“阴合同”,真实金额被划了又改,最后潦草地写着“实际支付5.1亿”,字迹潦草却清晰,边缘还沾着点咖啡渍;第三份是资金流向图,打印在A3纸上扫描进来的,红色箭头像乱麻一样交叉缠绕,从恒星传媒的对公账户出发,经过三个空壳公司、两个海外钱庄,最终的箭头重重地指在一个离岸账户上,账户名被打了码,却在备注栏里留了个缩写——“cY”,楚瑶的名字首字母,像个烙印,烧得林曦心口发烫。
她猛地靠在椅背上,椅子“吱呀”一声响,在寂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手里的手机几乎要攥不住,掌心全是汗,把屏幕都浸得发潮。这份黑料的份量,比她之前设想的重了何止十倍——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小动作,是实打实的经济犯罪!财务造假、利益输送、资金外逃,每一项都够恒星传媒喝一壶,要是捅出去,楚瑶那个靠着家族势力在圈子里横行的女人,怕是要跟着家族一起,栽进法律的泥潭里爬不出来。
台灯的光打在林曦脸上,一半亮,一半暗。她突然直起身,眼神里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明的锐利——她想起了陈先生说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想起了那些来自顶层的“关注”。对方要的不是毁掉她,是“可控”,是“影响力”的平衡。如果她能拿出这份证据,证明自己不仅握着先进技术,还能攥住另一个行业巨头的“命门”,那么在陈先生和他背后的力量眼里,她就不再是一个需要被“规范”的潜在风险,而是一个有能力、有分寸,甚至能帮他们“平衡”行业格局的存在。这张牌,是她破局的关键。
林曦没有急着联系任何人,而是先把手机里的资料导入加密U盘,U盘是沈哲之前送她的,黑色金属外壳,上面刻着个小小的“哲”字,她攥着U盘,指尖摩挲着那个字,心里渐渐有了底。然后她拿起座机,拨了沈哲的电话,声音因为激动还有点发颤,却异常坚定:“沈哲,见面谈。老地方,半小时后。”
半小时后,街角那家隐蔽的咖啡馆里,林曦坐在最角落的位置,背靠墙,能看清整个店里的动静。她面前放着一杯没动的拿铁,手包里紧紧揣着那个加密U盘。沈哲推门进来时,穿了件深灰色风衣,领口立着,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杯,像往常一样从容,可看到林曦眼底的光时,脚步顿了顿。他坐下,没说话,先给林曦倒了杯温水,杯子碰到桌面时发出轻响。
林曦没绕弯子,直接把U盘从包里拿出来,放在两人中间的桌垫上,推了过去,声音压得很低:“恒星的黑料,够他们扒层皮的。你看,怎么用这张牌,才能把之前的局破了。” 沈哲拿起U盘,指尖捏着,没立刻插电脑,而是先抬眼看向林曦,眼神里有惊讶,有凝重,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把U盘揣进风衣内袋,然后端起自己的保温杯,喝了口温水,缓缓开口:“别急,先看看证据的实锤程度。但你说得对,这张牌,能让他们重新掂量你的分量。”
咖啡馆的背景音乐很轻,是首舒缓的钢琴曲,可林曦的心却像被绷到极致的弦。她看着沈哲,看着他眼底的沉稳,之前左右支绌的慌乱渐渐散去——有这张牌,有沈哲这个懂规则的老手,这场无声的较量,她终于有了反击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