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离开后的第三天,织梦工作室的平静就像被戳破的气泡,碎得猝不及防。
那天上午刚过十点,前台的玻璃门被推开,进来三个穿藏蓝色制服的人,肩章上印着“税务”字样,手里拎着黑色公文包,包上的金属扣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领头的人四十岁左右,板着脸,递过来的稽查通知书上盖着鲜红的公章,字迹遒劲:“例行税务稽查,请配合提供近三年所有财务凭证、银行流水及发票存根。” 财务室瞬间安静下来,原本敲计算器的手停在半空,打印机“咔嗒”一声卡了纸,没人敢动。稽查人员把凭证箱搬到会议桌上,开箱时的金属摩擦声刺耳——他们戴着白手套,指尖捏着凭证边角,一页页翻得极慢,连五年前一张小额差旅费发票的备注栏都用红笔圈出来,“这笔交通费的行程单呢?” 问得财务总监额角冒了汗,赶紧让实习生去档案室翻旧文件,铁皮柜拉开又关上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区里格外清晰。
几乎是同时,行政部的小姑娘抱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跑进来,脸色发白:“林总,网信办的问询函!” 信封右上角印着“重要公文”的红字,封口处盖着网信办的圆形公章,粘得死死的。林曦用指尖抠开封口,抽出里面的A4纸,黑体字密密麻麻:“请就《镜界迷城》用户信息收集范围、存储方式、使用权限及数据出境情况,于三日内提交详细说明,需加盖公章。” 纸页边缘有些发潮,是她手心的汗洇的——明明工作室的用户数据全是本地存储,从未出过境,可这张纸落在手里,却重得像块石头。
恐慌像藤蔓一样在工作室里蔓延。茶水间里,两个美工凑在一起,声音压得极低:“听说了吗?税务局查得特别细,连秦哥他们项目组的加班费都要查凭证……” “肯定是恒星传媒搞的鬼!上次被拒了,现在找关系整我们呢!” 有人偷偷刷着手机,点开本地科技圈的小道消息,屏幕亮着“织梦遭多部门调查,或因技术违规”的标题,赶紧又关掉,却被旁边的策划瞥见,两人交换个紧张的眼神。核心层的几人倒还绷着,苏瑾站在落地窗前,对着手机低声安抚海外合作方,眉头却皱得能夹死蚊子;秦涯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却频频停下来,盯着屏幕上的代码发呆——他知道,网信办要的技术说明,半点含糊不得,可怎么写才能既合规,又不泄露核心逻辑?
“这是警告。” 沈哲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还有隐约的电流声,像是在户外。林曦攥着手机,指节捏得发白,听筒贴在耳边,能清晰听到自己的心跳。“他们不是要找你的错,” 沈哲停顿了一下,语气沉了沉,“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你,你的每一步,都在他们的视线之内。也是在测试你的反应——会不会慌,会不会乱,会不会为了过关,退让不该让的底线。” 最后那句话,像根针,扎得林曦心口发紧。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突然觉得窒息——恒星传媒的明枪暗箭,她能躲,能反击;可这种来自国家机器的、合法合规的“关注”,她连对抗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站在原地,小心周旋。
林曦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会议室。稽查人员还在翻凭证,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们身上投下一道道阴影。她端着刚泡好的茶,放在每人面前,语气平静却坚定:“各位老师,我们工作室成立至今,一直合法经营,所有账目都经得起查。财务和法务已经把资料备齐了,需要什么,随时说,我们全力配合。” 她站在旁边,看着稽查人员核对发票,看着法务总监捧着厚厚的合同文件跑进来,看着财务总监戴着老花镜,一笔一笔核对银行流水,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滑,却没敢擦。
与此同时,秦涯的办公桌前堆起了厚厚的资料。他把AI叙事引擎的技术架构图铺在桌上,用红笔圈出“用户数据模块”,旁边写着“本地加密存储,无云端同步”,又在旁边补了句“仅用于剧情生成,不做二次商用”——每一个字都反复斟酌,生怕漏了什么。苏瑾则坐在小会议室里,对着镜子练习公关回应,手里的稿子改了第三版:“织梦工作室始终重视用户隐私保护,将严格按照网信办要求提交说明……” 她说得很慢,语气要谦逊,要积极,却不能显得卑微,更不能透露半点慌乱。
整个工作室的灯,亮到了后半夜。没人说话,只有键盘的敲击声、纸张的翻动声、打印机的嗡鸣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林曦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电脑上财务发来的稽查进展,看着秦涯传过来的技术说明初稿,看着苏瑾的公关稿,突然明白——这不是一场能赢的仗,却是一场不能输的较量。比的不是谁更厉害,而是谁更有耐心,更有定力,更能在压力下守住底线。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四个字:“稳住,别慌。” 笔尖划过纸面,用力得几乎戳破纸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