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李倚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韩建不但没有为难他们,反而关门大开,派出了华州别驾在此地迎接他们。这一举动让李倚有些始料未及,甚至在得到探马的回报后,他都有些不敢相信。
与此同时,李倚心中也不禁泛起了一丝疑虑。韩建究竟是如何得知他们要经过潼关的呢?难道说有人提前泄露了他们的消息不成?否则,为何韩建会在潼关安排别驾迎接他们呢?
李倚苦思冥想,却始终想不明白其中缘由。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是王瑶。
王瑶为了报复他,特意派遣信使前往华州,将他的行程告知韩建,并以重利诱惑他出兵攻击他。但是让王瑶始料未及的是,韩建竟然拒绝了这个提议,不仅没有对李倚动手,反而还派人前来迎接他们入关。
“你是说华州别驾正在潼关等待我们入关?”李倚的眉头微皱,他再次向探马确认了这个消息。
探马肯定地点了点头,答道:“回禀大王,正是如此。”
李倚的目光转向身边的李振,开口问道:“兴绪,你怎么看?这其中会不会有诈呢?”
其实,李倚并非是有被害妄想症,实在是因为韩建在史书上的记载让他心有余悸。韩建对待他们这些亲王可不手软,这使得李倚对韩建始终抱有一定的戒心。
李振闻言,稍稍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道:“大王,依我之见,如果有诈他应该亲自前来迎大王入关,让大王放松警惕后在发难。
可他却派了个别驾过来,说明他对我们并不在意。不过具体什么情况还是要到了潼关之后再看看。”
听了李振的话后,李倚稍作思考后,点了点头,转身对身后的高仁厚下令道:“仁厚,立刻传达命令给全军,让大伙加快速度前进,我们必须在天黑之前赶到潼关!”
高仁厚领命后,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整个大军的行进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
游奕和探马们在前方负责探路,他们不断地将前方的消息传递回来,而这些消息显示,前方畅通无阻,并没有遇到任何阻碍。
最大的阻碍竟然是离潼关越近,道路反而变得越发崎岖难行。
李倚和军队一路上艰难前行,好不容易才穿过了黄巷坂。当他们终于穿越这片险峻之地时,一座关隘赫然横亘在眼前,那便是金陡关。
令人诧异的是,金陡关似乎并没有守军。或许是因为兵力不足,又或许是其他原因,总之,这座原本应该派兵把守的关隘此刻竟然空空如也。
尽管如此,金陡关的险峻地势仍然给李倚的军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他们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得以通过。
终于,李倚和他的军队成功地越过了金陡关,这让他的内心稍稍松了一口气。一路走来,他们都没有见到华州军的丝毫踪迹,这让李倚不禁猜测,韩建似乎并不打算与自己发生正面冲突。
太阳渐渐西沉,眼看就要落山了,李倚一行人终于在余晖的映照下赶到了潼关城下。望着眼前这座雄伟的潼关城,李倚的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之情。
新潼关城北临黄河,滔滔河水奔腾而过,气势磅礴;南接峭壁,陡峭的山壁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令人望而生畏。
从视觉上看,这座关隘给人一种无比震撼的感觉,它不愧是扼守关中与中原地区的第一战略要冲。
就在李倚沉浸在对潼关城的感慨之中时,别驾崔舣已经带领着一队人骑着马迎了上来。
崔舣此人风度翩翩,文质彬彬,一表人才,虽然年纪尚轻,但却颇具世家公子的气质,让人眼前一亮。
而崔舣看见眼前这位有着上位者气质的李倚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之情。这种气质,他只在自己的父亲身上见到过,那是一种历经世事、沉稳而威严的气度。
因此,他对李倚自然而然地多了几分恭敬之意。
崔舣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说道:“在下乃华州别驾崔舣,按照惯例,需要大王证明一下自己的身份。”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谨慎,毕竟对方身份尊贵,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李倚听到崔舣的话,回过神来。他看了看身后那扇开启的潼关大门,又看了看眼前毫无防备的崔舣,心中明白这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
毕竟,如今的大唐亲王可不是什么吃香的身份,实在没有必要去冒充。
于是,李倚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好。”
接着,他不紧不慢地从怀中取出了象征自己身份的金鱼袋和鱼符,递给了崔舣。
崔舣双手接过这两样东西,仔细端详了一番,确认无误后,赶忙将它们交还到李倚手中。
然后,他又毕恭毕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崔舣见过大王!刚才多有失礼之处,还望大王见谅!”
李倚见状,连忙笑着说道:“崔别驾言重了,这是你的职责所在,我怎么会怪罪于你呢?”他的语气随和而亲切,让人感到如沐春风。
崔舣紧接着说道:“大王,韩使君由于公务繁忙,实在无法抽身亲自前来潼关迎接大王入关,所以特别派遣我前来。”
对于李倚而言,韩建不来简直是再好不过了,如果韩建真的来了,李倚恐怕都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冲动,一刀将他砍了。
于是,李倚面带微笑地回答道:“韩使君真是太客气了,能派遣崔别驾前来迎接本王,已经让本王深感荣幸了。”
看到李倚如此和蔼可亲、谦逊有礼,崔舣心中的热情愈发高涨起来。
他连忙说道:“大王,天色渐晚,还请大王率领众人尽快入关吧。我早已在关内备好一桌薄酒,略表心意,以招待大王。大王可以在关内稍作休整,养精蓄锐,明日再出关前往长安也不迟。”
李倚抬头看了看天空,夜幕确实已经逐渐降临,天色越来越暗。
他略微迟疑了一下,心中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说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崔舣见状,心中大喜过望,连忙做出一个请的手势,恭敬地说道:“大王,请!”
说罢,他便掉转马头,在前方带路,引领着李倚及其随从们进入潼关。
而李倚转过身低声向高仁厚吩咐道:“仁厚,你负责带领军队保护好百姓和我们的物资,进入关内后也要加强警惕,如有异动,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高仁厚点点头表示明白。吩咐好高仁厚以后,李倚随即便带着李振、王承恩和孟珍珠以及亲卫队迅速追上了崔舣进入了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