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兵略时,生员们都有些紧张。
一则因为试到现在只剩最后一哆嗦了,若是不过的话,等于前功尽弃。
二则兵略跟武艺完全是两码事,对手的功夫他们见识过了,但兵略如何一无所知。
易禾指了指面前的沙盘:“我军要在半个时辰内攻克邙山要塞,可用何计?”
生员陈元答:“大人,可用火攻。”
易禾摇头:“风向倒逆。”
陈元想了想,用手指了指沙盘上一地:“还可以分兵袭扰,在此处围点打援。”
易禾点头赞同:过。
……
易禾:“今有河西谷地,东西狭长三十里,南北峭壁百丈,胡人轻骑万人来犯,当以何阵制之?”
生员吴子兴:“《卫公兵法》云:隘形者,先居之,当取玉门故道设伏。”
随后他移小旗示敌骑动向:“可在至此处疾速突袭。”
易禾又动了动沙盘::“若胡人重骑突穿弩阵,当何以继?”
闻十九解:“可效重骑分合之术,置钩镰车百乘。”
而后他也将沙盘上的旗子移了个位子:“引《吴越春秋》手战阴阳说,三息间可变阵为偃月形。”
“过。”
……
易禾:粮仓起火,仅存三十沙袋,何解?
李善云:可拆墙隔火。
易禾指指沙盘:承重墙倒塌会压毁西仓,你瞎吗?
?生员蒋云:还可组织人链传水!
易禾:哪有水源,看不懂地图?
生员张承业?:沙袋隔火,放弃外围,还可保六成军粮。
易禾点头:过。
……
易禾:雨夜攀城,云梯覆冰,如何破城?
?陈元:泼热水烧化冰层!
?易禾:戌时三刻去哪里找热水?
闻十九:撒盐粒融冰。
?易禾:辎重队距城墙三里,给你半刻钟运盐。
?闻十九:粗麻布缠梯,踩踏攀援。
?易禾:准。
……
辩题:以兵书之典辩“奇正相悖。”
吴子兴:元和四年春,骠骑将军以五千轻骑迂回千里,恰如学生所绘锋矢阵两翼游骑。
张承业:“正兵列阵,奇兵焚粮”,生以为将陌刀阵比作当年中军大纛,两翼抛射。
易禾满意点了点头。
看来文武兼备的人不是没有,只是这些靠在纸上写策论辩是试不出来的。
之前的考题多重兵书为例,极少变通。
所以武举的策论辩只能考考谁看的兵书多。
易禾这回将书上很多战术都做了些许改动,背书的法子已经用不上了。
只能根据考题自己动脑破题。
司马瞻和几个察举官听了这半天,觉得她这些策题不但新奇,还试了实战推演和兵法典籍,涉及烽燧布局、粮道保障和攻防部署。
倒是可以录下来,用以在军中考核,也可以察举时再做参详。
……
武举重骑射,兵略次之,所以易禾倒是没对这些生员太苛刻,也未拟名次。
最后她跟几个察举官商议了一番,留下六个生员。
她将这六人的名字填在录簿上封好,又交给了王太尉。
至此,她在察举中的所有任务就全部完成了。
“幸不辱命,可以喘口气了。”
不管陛下对这六人满不满意,总之她已经尽力。
文举那边什么状况她不清楚,但是想要广纳寒门子弟入仕,必得文武并举。
只有跟世家抗衡,他们入仕才有意义。
否则也只是羊入虎口罢了。
翌日早朝。
陛下将谢相和王太尉递上来的察举名册在殿上跟众臣宣告。
文举素来比武举留用的生员要多。
不过司马策自然懂得如果安置他们。
甲等第一也只安排了个修撰的闲职,其余简直是闭着眼点的官职。
至于武举录用的六人,他下了个口谕,全权让司马瞻去安置。
其实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司马策事后又下了道圣旨。
以后每两年办一次察举。
大力举荐庶族子弟入仕并委以重任。
殿上众臣都明白,陛下此举就是要铁了心要分走门阀手中的权力了。
今年谢相举出来的文官,陛下都没有委以重任。
这二十几个生员,算是毁在了今年。
原本他们经过这次察举,就算得上是谢相的半个门生。
以后必定会成为谢氏一族在朝上的拥趸。
可现在眼见着陛下不允许他们在大晋朝堂再有作为。
这些生员背地里怕很是要抱怨谢昀了。
若是换人监举,他们未必会是这个结局。
所以,他们想仕途顺利,要么向陛下投诚,跟门阀对着干。
要么就此认命,庸碌一生。
这么看来,察举之后的这场争斗,陛下无论如何都不会输了。
因为王显跟了武举几天,当殿就出列为易禾邀功。
“臣谨奏:陛下圣德广被,今武举既毕,易大人简拔真才,功在社稷。乞陛下特加拔擢,以彰劳绩。”
司马策没有立时答应,只在殿上说:“朕日后自有安排。”
众臣也好奇。
易禾已是九卿之首,还能再怎么升?
总不能让她当丞相吧。
……
司马策这日心情颇好。
因而易禾当天就向侍中袁杰递了赐告。
午后司马策接到袁杰的消息,很是疑惑地问了一句。
“赐告一月,她是要去冀州祭祖?”
袁杰答:“易大人说为两桩事,一为祭祖,二为殿下求医。”
“王弟怎么了?”
“这个……易大人没说。”
司马策闻言心里有些不安。
他了解自己这个王弟,平日里渊渟岳峙波澜不惊,看起来是个百毒不侵的性子,其实又犟种又脆弱。
凡是他刻意瞒着的事,一定不是小事。
他在御书房来回踱了好几圈,最后命袁杰:“准易禾的赐告。”
“再去太医署,命太医令石凌走一趟晋王府,让他问清楚,王弟到底是旧疾还是新伤。”
袁杰提醒一句:“陛下既然惦念殿下,为何不亲自召殿下问问。”
司马策摇了摇头:“朕只需知道真相就可。”
袁杰马上领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