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送速度很慢,但新近成立的希胡国迅速扩张,吞并周边部族地盘的消息,还是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传播至波斯湾各地。
海汉对此并没有采取特别的保密措施,甚至是有意放任这些消息在外扩散。原因无他,钱天敦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尽快为希胡国树立威望,这样才便于今后让希胡国出面处理阿拉伯人的内部事务。
当然了,有关海汉在希胡国扩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并不是什么秘密,消息灵通人士不难获知希胡国背后的靠山是谁。
毕竟就连希胡国的建国典礼仪式,都是在海汉控制的伏波港举办,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两家其实是穿一条裤子的。
而且过往只拥有一些渔船的希胡人,突然就有了可以投送兵力的海军舰队,这种能力显然也不是从天而降,不难猜出是谁在背后帮助希胡人。
消息传开之后,一些原本与希胡交往不多的地方势力,也选择了派人主动登门拜访。这一是实地考察打探希胡的真正实力,二来也借机跟希胡维持关系,尽量避免自家成为希胡的下一个目标。
如今希胡国虽然暂时定都在沙漠中的希胡城,但因其地理位置问题,希胡城也仅仅只是保留了名义上的国都地位,真正的执政机构则是设立在伏波港附近。
所以这些访客想要见到希胡实际掌权人小阿布都拉,直接造访伏波港就行了。如果运气好,或许还能在这里寻求与海汉高层会面的机会,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让初次造访伏波港的来宾最为惊讶的,不止是这里进展飞快的基建速度,和停泊在港口的海汉舰队,还有他们下船之后,便能看到在附近操练的军队——那是完完全全由阿拉伯士兵组成的军队。
外界一直不太明白,在波斯湾内几乎排不上号的希胡部落,凭什么能突然宣称建国,且在建国之后立即就能拉出一支军队攻打周边地区。
当然也有人想到了希胡是借了海汉的兵行事,但伏波港所见的景象,却似乎表明了希胡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外界所以为的那么弱小。
让看客们更为吃惊的是,这些训练中的阿拉伯士兵并未使用弯刀之类的传统武器,而是全都配备了一种前细后粗的奇怪短矛。走到近处之后才看清,原来那短矛其实是前端上了尖锐刺刀的火枪。
小阿布都拉也乐此不疲地对每一位来到这里探访的使者表示,希胡军正在急速扩军,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海汉的大力援助。
同时他还骄傲地宣称,希胡军将成为整个波斯湾地区首支实现全火器化武装的军队,阿拉伯弯刀从此不再是士兵的主武器。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小阿布都拉还会带着使者们去参观手下部队的实弹演练。希胡军展示的不仅仅是火枪射击,更有火炮的操作演练,让那些本来对此还心存怀疑的人顿时无话可说。
全火器化武装,这让来到此地的使者再次遭受震撼。虽然火枪火炮在这个时代已经不算是什么稀罕物了,但因其造价和使用成本都十分高昂,就算是奥斯曼和波斯这样的大国,也仍然仅在少数部队列装了火器。
而新近成立的希胡国,却宣称要走在大国前面,率先实现在军中全面列装火器,这简直是有些匪夷所思了。
显然不管是财力还是军事水平,希胡都不可能具备这样的实力,唯一的解释就是小阿布都拉所提到的“来自海汉的大力援助”。
很快使者们便意识到,小阿布都拉的热情并不是没有来由。在武力展示结束之后,小阿布都拉便会带着他们去到港口的一处新建成的仓库中。
这个地方与其说是仓库,倒更像是个陈列馆,其中的展品就是海汉目前所能提供的各式武器装备。
除了希胡军正在使用的各型装备之外,也有各种传统的阿拉伯兵器,以及各式盔甲、携行具等等,甚至还配备了专人对装备性能和使用方法进行现场答疑和解说。
迟钝的人还在琢磨希胡到底是用了什么条件交换到海汉的军事援助,而反应快的人已经开始打听,这些装备的价格和供货期。
阿拉伯人并不是对先进的武器装备无感,恰恰相反,他们也很想拥有精准的远程火力,但过去获取这类武器的渠道一直都被欧洲人把控,而欧洲人一心想要征服波斯湾,所以这些先进武器一直都是稀缺品,就算想买也很难买得到。
而如今正在使用这类武器的希胡军,无疑是给所有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让他们意识到除了欧洲人之外,现在还有海汉这个新来的供应商可以提供建立一支军队所需的一切。
当然了,海汉所能提供的这些武器装备,也并不比之前葡萄牙人和英国人手上的货便宜多少。只不过海汉的供货能力显然强于同行,购买数量的上限要远远高于欧洲人。
但小阿布都拉也很适时地表示,这里所展示的装备并不是有钱就能买到,首先要成为希胡国的朋友,或者归属于希胡国,才有资格向海汉订购这些武器装备。
这个条件不能说很苛刻,但也的确劝退了一些热血上头的人。毕竟有心要大量采购武器装备的部族,往往都是因为不甘于寄人篱下看人眼色,想要通过武装自己来提升实力。
与希胡交好还可以谈一谈,但要归属于希胡国,这对大部分部族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条件。他们连奥斯曼国都只是口头上承认其宗主国地位,又怎能甘愿奉希胡为主。
小阿布都拉有高人在背后指点,也不急于逼迫这些部族做选择题。毕竟目前希胡的战绩对他们来说还是江湖传闻,并未感受到切身之疼,想要观望形势也是人之常情。
但只要希胡不断扩张地盘,吞并周边的部族,这些人迟早会意识到,他们在初次造访伏波港时错过了最好的合作条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