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彩琉璃域,名副其实。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被打翻的调色盘,又像是闯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无数种属性的能量如同拥有生命的彩带,在空中肆意流淌、碰撞、交融,时而爆发出绚烂的光晕,时而撕裂出短暂的空间裂痕。这里没有稳定的法则,只有永恒的动态与混乱。
李志仁带着石娃,并未深入能量冲突最剧烈的核心区域,而是在相对“温和”的边缘地带,选择了一处漂浮的、由某种七彩晶体构成的破碎平台上落脚。
平台不大,表面坑洼不平,折射着周围流转的能量光辉,显得迷离而脆弱。
“此地能量虽驳杂混乱,却也是天地自然生成,内蕴至理。”李志仁声音平和,在这光怪陆离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你且静心感受,莫要被其表象所惑,尝试寻找其中那一点‘动中之静’,‘乱中之序’。”
石娃依言盘膝坐下,努力平复因环境而产生的悸动,将自身那微弱的神识小心翼翼地延伸出去。起初,他的神识如同小船闯入惊涛骇浪,瞬间便被各种混乱的能量冲击得摇摆不定,难以凝聚。炽热、冰寒、锋锐、粘滞……种种截然不同的感觉同时涌来,让他头晕目眩,几乎想要立刻收回神识。
但他想起师尊的教诲,想起自己在黑风山脉挥镐时的坚持,咬牙稳住心神,不再试图去对抗,而是尝试去“倾听”,去“观察”这些能量的流动轨迹与相互作用。
时间一点点过去。石娃的脸色微微发白,神识的消耗巨大。然而,在他不懈的努力下,那原本一片混沌的感知,渐渐开始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线条”。他发现,那些看似胡乱冲撞的能量流,在某些特定的节点,会形成短暂的涡旋或是奇异的平衡;不同属性的能量在碰撞湮灭的同时,也会在极细微处,衍生出一些性质温和的中性能量粒子……
“师尊,”石娃睁开眼,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有些兴奋地指向不远处一道赤红与幽蓝能量交织的区域,“您看那里,火性与冰性能量碰撞,大部分相互抵消,但在边缘,似乎……似乎生出了一种很温和的气息。”
李志仁顺着他所指望去,微微颔首,眼中赞许之色更浓:“观察入微,不错。此乃‘水火交泰’之象,于毁灭中孕育一丝生机,可称‘阴阳和合之气’,虽极其微弱,却是炼制某些调和类基础灵丹的引子。”
他随手凌空一抓,那缕微不可查的温和气息便被摄取过来,在指尖凝聚成一粒比尘埃还要细小的光点。“丹道之妙,便在于此。并非一味追求刚猛炽烈,更要善于发现并利用万物相生相克之理,于微末处见真章,化冲突为和谐。”
石娃看着师尊指尖那粒微弱却纯粹的光点,心中豁然开朗。他以往认为的炼丹,便是将各种灵药投入丹炉,以猛火淬炼,却从未想过,连这看似狂暴混乱的虚空能量,也能从中提取出有益的“药性”!
“你神识消耗过度,暂且休息。”李志仁弹指将那粒光点打入石娃眉心,一股温和纯净的气息瞬间滋养了他枯竭的神识,让他精神一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志仁便带着石娃在这万彩琉璃域的边缘地带游历。他不再过多讲解,而是让石娃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偶尔在他遇到瓶颈或危险时,才出言点拨,或是随手布下一道简单的屏障,隔绝过于狂暴的能量冲击。
石娃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在这片危险的乐园中探索。他尝试着用师尊传授的粗浅法门,去捕捉那些在能量冲突中诞生的、性质相对温和的能量粒子;他观察着某些能够在这种环境下顽强生存的奇异晶簇,分析其结构,思考它们是如何平衡体内多种属性能量的;他甚至在一次小型能量潮汐爆发时,福至心灵地引导其中一股相对平和的土属性气流,加固了他们落脚的那块晶体平台,使其更加稳固。
他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不仅神识在这种极限压榨下变得凝练了许多,对能量的感知与控制能力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他对“平衡”二字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书本和师尊的讲述,而是有了切身的、来自实践的深刻体会。
这一日,石娃正对着一块内部蕴含着红、蓝、金三色能量丝线、却保持着整体稳定的奇特琉璃石发呆,试图理解其平衡的奥秘时,李志仁的声音在他心间响起:
“石娃,看西南方向。”
石娃抬头望去,只见远处,一艘长约十丈、通体由某种暗沉木材打造、船身刻满防御符文的古老楼船,正艰难地穿梭在能量乱流之中。楼船的防护光罩明灭不定,船体上已有不少破损之处,显然是在这万彩琉璃域中受损不轻。船首站着几名修士,修为最高者也不过金丹初期,此刻皆是一脸凝重与焦急,正全力维持着楼船的稳定,试图冲出这片区域。
看其方向,似乎是误入了此地,如今想要脱身却颇为困难。一道突如其来的、混杂着锐金与腐蚀属性的能量流如同巨鞭般抽向楼船,船首那名金丹修士脸色大变,全力催动法宝抵挡,光罩剧烈摇晃,眼看就要破碎!
石娃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看向师尊。
李志仁神色平静,并无出手之意,只是淡淡道:“观其行,察其困。若依你近日所学,当如何?”
石娃一愣,随即明白这是师尊在考较自己。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观察那艘楼船所处的能量环境,以及那道袭来的能量流的构成。
电光火石间,他脑海中闪过这些日子观察到的种种能量相互作用的现象,尤其是那种“于冲突中寻找平衡点”的感悟。
“师尊!”石娃急声道,“那道能量流核心暴烈,但其边缘与周围一股相对平和的‘厚土流’接触处,存在一个短暂的能量真空带!若能引导楼船瞬间切入那个真空带,或可避开正面冲击!”
李志仁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欣慰。石娃的提议并非完美,甚至有些冒险,但对于一个初涉此道、修为低微的少年而言,能在如此短时间内,不被危局所慑,反而运用所学提出应对之策,已是难能可贵。
他并未按照石娃所说的方法去做,那样对时机的把握要求太高,楼船上的人未必能做到。他只是屈指一弹,一道无形无质、却蕴含着精妙平衡道韵的波动悄然扩散而出。
那道袭向楼船的狂暴能量流,在与这股波动接触的瞬间,其内部几种属性的冲突被微妙地放大、引导,竟在距离楼船尚有数丈远的地方,自行偏转了方向,与另一股能量撞在一起,相互湮灭了大半,只剩下些许余波擦过楼船防护罩,已构不成威胁。
楼船上的修士们死里逃生,又惊又喜,纷纷朝着四周虚空行礼,以为是哪位路过的前辈高人出手相助。
石娃看着这一幕,心中对师尊的手段敬佩不已,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做“以巧破力”,什么叫做“引导而非对抗”。
李志仁看向若有所思的石娃,温言道:“可见,道在微末,亦在运用。今日之悟,胜过苦修百日。此地于你,历练已足,我们该离开了。”
石娃恭敬应道:“是,师尊。”
他知道,在万彩琉璃域的这段经历,将是他修行路上宝贵的财富。他跟随在李志仁身后,再次踏入无垠星海,心中充满了对前路与丹道的向往。
(第592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