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幽谷秘洞
剑光遁去,山林间重归寂静,只留下三具影刺豹的尸体和空气中淡淡的血腥气。李志仁站在原地,望着苏小鱼消失的方向,心中波澜未平。那一剑的风采,那清冷绝尘的身影,以及最后接过玉瓶时那淡然一瞥,都深深印刻在他脑海之中。
良久,他才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当务之急是采摘紫云芝,然后尽快离开这个危险之地。他快步走向幽谷深处,小心翼翼地将那几株年份足够的紫云芝采下,妥善收入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木盒中。入手温润,药香扑鼻,果然比废丹房周围的草木品质高出不知凡几。
完成了主要目标,李志仁心中稍安。他不敢多做停留,正准备沿原路返回,目光却不经意间扫过幽谷最深处的一面爬满青苔藤蔓的石壁。
就在刚才他全力施展“草木共鸣”之法,引动周围植物缠绕影刺豹时,他隐约感觉到,这面石壁后的气息,似乎与周围有些不同。并非妖兽的凶戾,也非普通草木的生机,而是一种……更深沉、更古老的意味,并且与他怀中的黑铁牌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共鸣。
“难道……”李志仁心中一动。师尊只指明了紫云芝的位置,并未提及其他。但这石壁后的异常,以及铁牌的微动,让他无法忽视。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按捺不住好奇与对机缘的渴望,缓步走到石壁前。他伸出手,轻轻拨开茂密的藤蔓,指尖触碰到冰凉潮湿的岩石。
他再次运转起那独特的“草木共鸣”之法,不过这次的对象,并非活着的植物,而是这些附着在石壁上的青苔与藤蔓,以及它们与石壁之间那漫长的共生关系。他的神识如同涓涓细流,渗透进去,感受着它们的“记忆”与“状态”。
渐渐地,他“看”到了。在厚厚的青苔与藤蔓覆盖之下,石壁底部靠近地面的位置,有一道极其隐蔽的、几乎与岩石纹理融为一体的裂缝!这裂缝并非天然形成,边缘隐约有着人工开凿后又被岁月磨平的痕迹!那股深沉的古老气息,正是从这裂缝之后隐隐透出!
“这里……竟然有一个洞口?”李志仁心中一惊。若非他拥有这等与草木沟通的奇异能力,绝对无法发现这处隐秘。
是福是祸?他心中挣扎。师尊说过“生死有命”,这未知的洞穴,或许藏着机缘,但也可能蕴含着更大的危险。方才影刺豹的袭击还历历在目。
但想到苏小鱼那惊艳的剑光,想到自己微末的修为,一股不甘与变强的渴望涌上心头。机缘往往与风险并存!
他咬了咬牙,决定冒险一探。他先是仔细观察了周围,确认没有其他妖兽潜伏,然后小心翼翼地扒开那道裂缝周围的藤蔓青苔。裂缝不大,仅容一人勉强匍匐通过,里面黑黢黢的,深不见底,散发着阴凉潮湿的气息。
李志仁从怀中取出那枚自制的“生机丹”握在手中,以防万一,随即屏住呼吸,俯下身,一点点钻入了那狭窄的裂缝之中。
……
与此同时,百里之外的另一处山坳。
苏小鱼悬立半空,眉头微蹙。她循着之前感知到的、袭击外门弟子残留的些许邪异气息追踪至此,却发现气息在此地变得极其淡薄,仿佛被什么东西刻意抹去或掩盖了。
她降落下来,神识仔细扫过这片区域。山坳中乱石嶙峋,草木枯黄,与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格格不入。地面上残留着一些打斗的痕迹和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但并未发现尸体,也没有明显的线索指向凶手。
“不是寻常妖兽所为。”苏小鱼眼神锐利。妖兽猎食,不会如此刻意抹除痕迹。这更像是……人为。而且对方手段诡异,善于隐匿。
她想起之前凌天南长老提及,怀疑可能有邪修作祟。
“邪修……”苏小鱼心中警惕顿生。与妖兽不同,邪修往往更加狡猾难缠,手段阴毒。
她仔细搜寻着每一寸土地,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终于,在一处不起眼的岩石缝隙中,她发现了一小片被撕裂的、材质特殊的黑色布料,布料上沾染着一丝极淡的、令人不适的阴冷气息。
“这是……”苏小鱼用剑尖挑起那片布料,感受着上面残留的气息,眼神愈发冰冷。
这气息,与她所知的正道功法迥异,充满了怨念与死寂。几乎可以确定,袭击同门的,正是邪修!
她将布料收起,目光投向黑风山脉更深处。邪修隐匿于此,所图必定不小。必须尽快将其揪出,否则后患无穷。
她不再停留,身形化作剑光,沿着那丝微弱的阴冷气息可能蔓延的方向,继续追踪下去。
……
幽深的洞穴之内,李志仁艰难地向前爬行。通道狭窄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腐的泥土气息。不知爬了多久,前方隐约传来一丝微弱的光亮,并且空间似乎也变得开阔起来。
他心中一喜,加快速度。终于,他爬出了狭窄的通道,来到一个约莫数丈见方的天然石室之中。
石室顶部有裂缝,投下几缕微弱的天光,勉强照亮了内部。石室中央,有一具盘膝而坐的骸骨!骸骨身上的衣物早已腐朽成灰,只剩下皑皑白骨,不知在此坐化了多少岁月。
而在骸骨的前方,摆放着两样东西:一个颜色暗淡的青铜小鼎,鼎身刻着模糊的鸟兽花纹;还有一枚颜色深邃、如同玉石般的黑色玉简。
李志仁的心脏砰砰直跳。他没想到,这隐秘洞穴之中,竟是一处前人的坐化之地!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骸骨恭敬地行了三礼:“晚辈李志仁,误入前辈安息之地,惊扰之处,还请见谅。”
行礼之后,他才小心翼翼地上前。他的目光首先被那青铜小鼎吸引。这鼎似乎并非凡物,虽然灵光内敛,但他能感觉到其中蕴含着一股沉凝厚重的气息,与他认知中的丹炉有些相似,却又更加古老。
随后,他拿起了那枚黑色玉简。玉触手温凉。他尝试着将一丝微弱的灵力探入其中。
刹那间,大量的信息如同洪流般涌入他的脑海!
《百草丹心录》!
这并非一部传统的炼丹功法,而是一位自称“百草散人”的古代丹师留下的毕生心得!其中记载了他另辟蹊径的丹道理念——重“意”而非重“形”,强调与草木本源的沟通,追求天人合一、万物为材的炼丹境界!其中更是包含了许多利用神识意念引导药力、甚至以自身为炉鼎的独特法门,与李志仁自行摸索的“草木共鸣”之道,竟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甚至更为系统、更为精深!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传承!
李志仁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玉简中的信息,激动得浑身颤抖。这“百草散人”的丹道理念,极大地开阔了他的眼界,为他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许多他之前模模糊糊、自行摸索的关窍,此刻都豁然开朗!
他再次看向那具骸骨,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这位前辈,与他乃是同道中人!
他又看向那个青铜小鼎,按照玉简中零星提及的信息,此鼎名为“蕴灵”,并非用于寻常炼丹,而是用于温养丹种、孕育丹意之宝,对修炼《百草丹心录》有极大助益。
“多谢前辈传承之恩!晚辈定不负所托,将此法发扬光大!”李志仁再次对着骸骨深深一拜。
他小心地将青铜小鼎和黑色玉简收起,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收获感。这一次黑风山脉之行,虽然险死还生,但收获远超预期!
他不敢在此久留,再次对前辈遗骸行礼后,便沿着原路小心翼翼退出。
当他重新回到幽谷,呼吸到外面新鲜的空气时,恍如隔世。怀中的紫云芝、蕴灵鼎和《百草丹心录》玉简,都沉甸甸的,预示着他的丹道之路,将迎来一场巨大的蜕变。
而他并不知道,获得这份古老传承的他,已然卷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因果之中。
苏小鱼追寻邪修踪迹,李志仁得遇先贤传承。两人的黑风山脉之行,渐入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