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寒岁寻芳入翠林,蜂喧崖畔觅甜琛。
成基妙技承家传,学子饥肠得蜜斟。
共品甘饴融厚谊,同担风雨见真心。
大渡情深犹可度,难量挚友故园音。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学生时代,艰苦如漫漫寒冬,饥饿似无情霜雪。同学刘成基携祖传绝技取蜜,慷慨分享给离翁和同学,情深似海。真是:大渡河水深千尺,不及成基待离翁情。古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份深情厚谊,如春风拂面,暖离翁心扉,离翁必感恩一生,永志不忘。
初中让离翁最难忘的一件事,还是离翁和同学们一道,与同班同学刘成基去撵蜂子采蜂蜜充饥。
刘成基同学是杜松公社正礼堂大队人,同离翁一样是贫下中农推荐来读书的。他比离翁年长几岁,是离翁初中最好的一位同学,待人谦和,总是以兄长身份待离翁和同学们。他们的友谊不仅限于同班同学,更因刘成基有一手撵蜂子取蜂蜜的好绝技。每逢星期六下午学校放假,刘成基就带离翁和一些同学到山上去撵蜂子,取蜂蜜给大家吃,以便充饥。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蜂子的运动路线找到蜂窝,取到蜂蜜后,都分给离翁和同学吃。
撵蜂子取蜂蜜是刘成基家祖传绝技,堪称一绝!他带离翁和同学们撵蜂子取蜂蜜,分给大家品尝充饥的场景,在离翁脑海里深深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时常在离翁脑海中浮现。
读初中那会儿,每逢星期六,阳光如金缕般慷慨泼洒在山林,刘成基便整装待发,满怀憧憬地带着离翁和同学们踏上撵蜂的奇妙征程。他身着那件久经岁月摩挲、厚实耐磨的粗布衣裳,布料上似乎还残留着往日撵蜂的痕迹;头戴一顶宽边草帽,帽檐犹如一道坚固的防线,仿佛能为他遮蔽世间一切纷扰;脚蹬一双坚固得好似磐石的军用布鞋,每一步落下都稳稳扎在土地上,似要留下深深的印记。
一踏入山林,刘成基瞬间如同置身无声的战场,躺平在地上屏气凝神,耳朵敏锐得好似能捕捉到风的低语。微风温柔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细响,鸟儿欢快啼鸣,交织成一曲自然的乐章,而那若隐若现、似有若无的嗡嗡声,则如神秘暗号,瞬间揪住了他的心。一旦那熟悉且带着独特韵律的蜂鸣声悠悠传入耳中,他的心便似战鼓被猛然擂动,兴奋与紧张如电流般传遍全身,精神即刻高度紧绷,仿若拉满的弓弦。
离翁看见刘成基轻抬脚掌,如同灵动的猫一般轻手轻脚悄然靠近。刘成基的目光如炽热火炬,紧紧锁定那一团上下翻飞、如雾似幻的蜂群。只见他半蹲着身子,脊背绷得笔直,脖子向前探出,脑袋随着蜂群的移动缓缓转动,眼神一刻也不敢离开。他的双手微微抬起,仿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手指微微弯曲,如同伺机而动的鹰爪,时刻准备出击。他连呼吸都压抑到极致,生怕自己哪怕最轻微的气息,都会惊扰这群大自然的小精灵。有时,他缓缓蹲下身子,眼睛眯成一条窄窄的缝,目光追随着蜂群的每一丝轨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落脚之处。
当凭借经验大致确定蜂巢方位后,刘成基开始如履薄冰、步步惊心般小心翼翼向前挪移。每迈出一小步,都像是在精心雕琢一件绝世艺术品,仿佛脚下踩着的不是平实土地,而是易碎的稀世珍宝。终于,那隐藏在繁茂交错树枝间的蜂巢映入眼帘——它宛如一座神秘莫测的宝库,散发着诱人而又危险的气息,静静等待着他去开启。
离翁和同学们也随刘成基的动作,小心翼翼跟在他后面向前移动。离翁看见刘成基深吸一口气,试图让微微颤抖的双手恢复平静,随后如同握住命运之匙般握紧特制工具,一点点向蜂巢靠近。就在这时,敏锐无比的蜂群似乎察觉到危险步步紧逼,瞬间躁动起来,嗡嗡声变得愈发急促尖锐,似在发出愤怒的警告。但刘成基没有丝毫退缩,心中满是家族传承的使命感和荣誉感,眼神坚定如铁,果断而精准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几经波折与惊险,终于成功将蜂巢收入囊中。
刘成基满心欢喜地带着收获的蜂蜜回到学校,同学们立刻围了上来。看着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他心里想着:“大家平时对我都那么好,这次能让大家一起尝尝这甜美的蜂蜜,真让人开心。大家的情谊就像那紧密交织的蜂巢,甜蜜而又坚固。”他开心地将蜂蜜分给大家,看着同学们品尝香甜蜂蜜时脸上洋溢的满足笑容,刘成基心中充满喜悦:“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份甜蜜,比我自己一个人享受要有意义得多。此刻我的心就像浸在蜜罐里,甜滋滋的。”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撵蜂经历,更是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快乐的美好时刻,这份情谊在蜂蜜的香甜中愈发深厚。每当忆起此事,离翁常常怀着感恩的心情潸然泪下。
诗曰:
初中同学刘成基,祖传一身好绝技。
每逢周六带同学,登高望远撵蜂子。
千辛万苦进深山,找到蜂窝取蜂蜜。
上山打猎都有份,饱歺一顿甜肚皮。
撵蜂赋
嗟乎!岁月倥偬,同窗之情弥笃;饥寒交迫,共蜜之谊愈珍。昔者离翁求学之际,困苦如影随形,腹馁似朔风侵骨,愁云蔽日。然刘君成基,杜松才俊,以祖传撵蜂之术,为众辟求生之径,化苦涩为甘甜。
每至休沐,刘君相邀离翁与同窗入莽苍。观蜂舞以循迹,攀险峰而觅巢。蜂鸣骤起,若雷霆之将至;危情乍现,似寒霜之临身。然刘君气定神闲,执家传之器,运巧思之妙,于千钧一发间,夺琼浆于蜂阵。其果敢坚毅,承祖辈之智;其慷慨无私,彰赤子之心。
携蜜归校,众星捧月。刘君笑靥如花,念同窗之相顾;分甘同味,感岁月之相怜。蜜入离翁喉而心暖,情萦离翁怀而意长。斯时也,饥馁尽散,唯留蜜香沁脾;困苦皆消,但见笑靥盈眸。同窗之契,如蜂房之紧密;患难之交,比金石之坚贞。
今离翁忆往昔,泪湿青衫。大渡之水,难载同窗深情;沧海之粟,怎比共蜜恩缘?这份情谊,如春日繁花,灼灼其华;似陈年佳酿,愈久弥香。离翁当以毕生铭记,愿此赤诚之心,永驻人间,代代相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