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七律·承道德经意
上善若水任方圆,处事当循道法天。
草场纷争燃戾气,民心安定赖仁贤。
分兵赴险纾危局,坐镇居中定乱弦。
和光不与锋芒露,同尘方得太平年。
(注:诗中化用《道德经》“上善若水”“和光同尘”“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核心理念,暗合化解纷争需以柔克刚、稳字为先之意)
岗木达乡乡政府的会议室里,护林防火工作会议的余温还未散去,桌上的茶杯尚有余热,墙上管护区域图的墨迹还透着新鲜。离翁正和乡党委书记老周、武装部长老赵一起,梳理着会议部署的后续落实细节,讨论着如何让家庭承包管护的机制更快落地。
“各村的管护协议签订进度得再盯紧点,尤其是黑溪沟那边的边界,一定要划分清楚,避免后续出现纠纷。”离翁指尖划过桌上的文件,语气沉稳。老周点头附和:“没错,防火和护林是长期活,得把基础打牢。老赵,你那边民兵的巡护排班也得跟上,重点路段得多安排几个人手。”
老赵刚要应声,会议室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踏得乡政府大院的石板地咚咚作响,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紧迫感。紧接着,便是一阵慌乱的脚步声,门“砰”地一声被推开,昂科村党支部书记扎西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满头大汗,藏袍的衣襟被扯得歪歪斜斜,脸上还带着几道浅浅的划痕。
“周书记!离乡长!赵部长!出事了!出大事了!”扎西声音嘶哑,带着哭腔,胸口剧烈起伏,显然是一路策马狂奔,耗尽了力气。
三人见状,心头同时一沉。老周立刻起身扶住他:“扎西,别急,慢慢说,到底出什么事了?”
扎西咽了口唾沫,喘着粗气说道:“是……是孕尔玛乡的牧民!他们……他们跟我们村的牧民争草场边界,打起来了!”
“什么?”老赵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怎么会突然打起来?边界不是早就有约定吗?”
“不清楚啊!”扎西急得直跺脚,“今天下午,孕尔玛乡的一群牧民突然闯进我们村的夏季草场,说那片地是他们的,我们村的牧民当然不答应,两边就吵了起来。谁知道他们二话不说就动手,而且……而且他们还动员了民兵,手里都拿着枪!”
“持枪?”老周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伤到人没有?”
“伤了!两边都有!”扎西的眼眶红了,“我们村有三个牧民被他们的棍棒打伤了,还有一个被枪托砸到了肩膀,现在还躺在草地上动弹不得。孕尔玛乡那边也有人受了伤,他们的武装部长都亲自带人上来了,现在两边还在对峙,剑拔弩张,再没人管,恐怕就要出人命了!”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护林防火的议题被突如其来的草场械斗彻底打断。草场边界纠纷在牧区并不少见,但动用到民兵持枪对峙,还造成人员受伤,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民事纠纷,而是可能引发更大冲突的突发事件。
老周当机立断,沉声道:“老赵,立刻通知全乡基干民兵,携带全幅武装,半小时内到乡政府大院集结!扎西,你先别急,跟我们说清楚,冲突地点具体在哪里?两边大概各有多少人?”
“就在昂科村和孕尔玛乡交界的查拉山口!”扎西连忙回答,“我们村大概有五十多个牧民在现场,孕尔玛乡那边人更多,估计得有七八十个,加上他们的民兵,得有上百人了!”
老赵不敢耽搁,立刻转身冲出会议室,一边跑一边掏出对讲机,大声下达集结命令:“各村民兵连长注意!紧急集合!紧急集合!查拉山口发生草场械斗,孕尔玛乡民兵持枪对峙,即刻携带武器装备到乡政府大院集结,不得延误!”
对讲机里传来各个村连长急促的回应,老赵又立刻安排通讯员,通过村广播、微信群等方式,再次强调集结的紧迫性。一时间,岗木达乡各个行政村的广播声此起彼伏,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基干民兵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放下正在喂养的牲畜,拿起早已备好的武器装备,朝着乡政府的方向赶来。
老周则立刻拨通了县委的电话,语气严肃地汇报情况:“李书记,我是岗木达乡老周,向您紧急汇报!我乡昂科村与色达县孕尔玛乡牧民因草场边界问题发生械斗,对方动员了民兵持枪参与,两边均有人员受伤,目前冲突仍在持续,情况十分危急!”
电话那头的县委书记李书记也立刻重视起来,沉声指示:“老周,务必先稳住局势,严禁事态扩大!立刻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制止双方冲突,救治受伤人员。同时,保持与孕尔玛乡的沟通,避免发生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县委这边会立刻协调相关部门,联系色达县方面,共同处理此事。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切记不可激化矛盾!”
“明白!请县委放心!”老周挂断电话,看向离翁:“离翁同志,情况紧急,我和老赵带着民兵先赶赴查拉山口,制止冲突。乡上的工作就交给你了,一方面要持续向县委汇报事态进展,另一方面要主持好日常工作,安抚好其他村的群众情绪,避免出现恐慌。”
离翁重重点头,眼神坚定:“周书记,你放心去吧!注意安全,尽量以劝说调解为主,不要轻易动用武力。乡上的事情我会处理好,有任何情况及时沟通。”
此时,乡政府大院里已经响起了整齐的脚步声和武器装备的碰撞声。不到半小时,第一批民兵已经赶到,个个精神抖擞,身着迷彩服,背着步枪,腰挎水壶和急救包,脸上带着凝重的神情。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民兵汇聚而来,不到半天工夫,350多名基干民兵全部集结完毕,整齐地排列在大院里,队伍浩浩荡荡,气势昂扬。
老赵站在队伍前面,大声训话:“同志们!现在昂科村的乡亲们正面临危险,孕尔玛乡的人持枪械斗,打伤了我们的同胞!我们这次出发,目的是制止冲突、保护乡亲、维护边界稳定,不是去打仗!到了现场,听指挥、守纪律,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枪,不得主动激化矛盾!首要任务是分隔双方,救治伤员!明白吗?”
“明白!”350多名民兵齐声应答,声音洪亮,震得院墙上的尘土簌簌掉落。
老周走到队伍前,目光扫过每一个民兵:“同志们,查拉山口的局势十分危急,我们肩上扛着的是岗木达乡的安宁,是乡亲们的安危!现在,出发!”
“出发!”老赵一声令下,队伍立刻有序地朝着查拉山口的方向进发。老周翻身上马,与老赵一起走在队伍前面,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朝着远方的草场而去。
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远去,离翁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他知道,查拉山口的局势瞬息万变,老周和老赵此行必然充满风险。但他也清楚,自己此刻不能慌乱,乡上的中枢必须稳住。
他立刻召集乡党政办、民政、综治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召开紧急会议:“现在,周书记和赵部长带着民兵赶赴查拉山口处理械斗事件,乡上的工作由我临时负责。第一,党政办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保持与前线的通讯畅通,每半小时向我汇报一次事态进展,并及时向县委反馈;第二,民政部门立刻准备急救药品和物资,联系乡卫生院,做好接收伤员的准备;第三,综治部门要加强对各村的巡查,尤其是与昂科村相邻的几个村,要安抚好群众情绪,防止有人借机煽动,引发不必要的恐慌;第四,所有部门各司其职,日常工作不能停,尤其是护林防火的后续落实,要安排专人跟进,不能因为突发事件而搁置。”
各项工作迅速部署下去,乡上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紧张而有序地忙碌起来。党政办的电话铃声不断,有前线传来的消息,有各村打来询问情况的,还有县委办公室的来电,离翁一一接听、协调、汇报,有条不紊。
“离乡长,前线传来消息,周书记和赵部长已经赶到查拉山口,双方仍然在对峙,情绪都很激动,我们的民兵已经把双方分隔开来,但对方的武装部长态度强硬,坚持认为草场是他们的。”党政办主任小张匆匆跑来汇报。
离翁眉头微皱:“让周书记他们先不要急于争论边界归属,首要任务是把受伤人员送到乡卫生院救治,先降温,再谈后续。另外,提醒周书记,尽快联系孕尔玛乡的主要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避免中间出现误会。”
“好的!”小张立刻转身去传达指示。
没过多久,小张又跑了回来:“离乡长,乡卫生院来电,说昂科村的三名受伤牧民已经被送过去,伤势不算太重,但有一位肩膀被枪托砸伤的牧民,可能骨折了,需要转往县医院。另外,孕尔玛乡也有两名受伤牧民,他们的人不愿意来我们乡卫生院,周书记已经协调他们自己的医疗人员进行救治。”
“知道了。”离翁点头,“让卫生院先全力救治我们的伤员,转院的事情立刻联系县委,协调县医院做好接收准备。同时,告诉周书记,边界问题由来已久,一时半会儿说不清,先稳住局面,等县委和色达县方面协调好,再进行正式的边界确权。”
一整天下来,离翁几乎没有停歇,一会儿接听电话,一会儿处理文件,一会儿接待前来询问情况的群众。有昂科村牧民的家属跑到乡上,担心亲人的安危,情绪激动,离翁耐心地安抚他们:“乡亲们,放心吧,周书记和赵部长带着三百多民兵已经赶到现场,已经把双方分隔开了,受伤的乡亲也已经送到卫生院救治,不会再有危险了。县委也在积极协调,一定会妥善处理这件事,保护大家的合法权益。”
在离翁的耐心劝说下,家属们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纷纷表示愿意相信政府,不再前往现场添乱。
夜幕降临,乡上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映照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离翁坐在老周的办公桌前,看着桌上的边界地图,查拉山口的位置被红笔圈了出来。他知道,草场边界纠纷的根源,往往是历史遗留问题,加上近年来草场退化,资源紧张,才容易引发冲突。解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时的武力压制,而在于公平合理的边界划分和双方的相互理解。
他再次拨通了老周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嘈杂的背景音,隐约能听到远处的争吵声。“周书记,情况怎么样了?”
“离翁,这边暂时稳住了,双方已经停止对峙,但孕尔玛乡那边还是不松口。”老周的声音带着疲惫,“我们已经安排民兵轮流值守,分隔双方,防止再次发生冲突。县委已经和色达县方面取得联系,明天上午,双方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会赶到现场,共同协商处理。”
“那就好。”离翁松了口气,“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晚上安排好值守,不要给对方可乘之机。乡上这边一切正常,伤员救治也在顺利进行,有任何情况,我们随时沟通。”
挂断电话,离翁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桌上的地图。他想起《道德经》中“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的教诲,此刻,老周和老赵在前线坚守,不就是以克制和理性化解戾气吗?而自己坐镇乡上,稳住后方,也是为了给化解冲突创造稳定的环境。
第二天一早,县委的消息传来,色达县方面已经同意协商处理,双方领导将在上午十点赶到查拉山口。离翁立刻将消息转告给老周,同时安排乡上的工作人员,准备好边界历史资料、草场使用记录等相关文件,为协商提供依据。
上午九点多,离翁接到老周的电话,说双方领导已经碰面,正在进行沟通,气氛相对缓和。孕尔玛乡方面也认识到,持枪械斗解决不了问题,同意通过合法途径确定边界。
听到这个消息,离翁悬了一整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知道,这场危机终于度过,接下来,便是通过正式的协商,划定清晰的边界,从根本上解决草场纠纷。
中午时分,前线传来最终消息:经双方县委、县政府协商,决定按照历史约定和实际使用情况,重新划定昂科村与孕尔玛乡的草场边界,由两县国土、林业、畜牧等部门共同实地勘测,出具边界认定书,双方签字确认。对于此次械斗事件,双方均有责任,各自承担己方伤员的医疗费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不再追究其他责任。
得知结果,离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立刻安排工作人员,将这个消息传达给各个行政村,安抚群众情绪。同时,通知乡卫生院,做好受伤牧民的后续治疗和康复工作。
傍晚时分,老周和老赵带着350多名基干民兵顺利返回乡政府。虽然大家都面带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轻松。老周握着离翁的手,感慨道:“离翁同志,这次多亏了你坐镇后方,稳住了局面,及时传达信息、协调工作,不然我们在前线也很难安心。”
离翁笑着摇头:“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你们在前线出生入死,才真正化解了危机。现在边界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以后就能避免这样的冲突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乡政府大院里,350多名民兵整齐列队,虽然疲惫,但依旧精神饱满。这场突如其来的草场械斗,最终在各方的努力下和平化解,岗木达乡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结尾词·西江月·平息草场争端
草场忽生争端,干戈骤起边关。
民兵星夜赴危艰,只为乡邻安暖。
坐镇中枢稳舵,协商化解狼烟。
边界划定两相欢,共护山河长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