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道法自然归本真,尘心洗尽见清淳。
火焚林麓知危殆,政顺民心固要津。
分域承包安社稷,同尘和光护苍旻。
离翁不负肩头责,愿作青松守岁春。
(注:诗中化用《道德经》“道法自然”“和光同尘”“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核心理念,暗合护林防火需顺应规律、凝聚民心之意)
岗木达乡的晨光还带着林间晨雾的清润,离翁的吉普车沿着坑洼的砂石路驶进乡政府大院时,车身上还沾着森工局三林场火场的焦黑痕迹。刚跳下车,乡党委书记老周便迎了上来,握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离翁同志,可算把你盼回来了!森工局那边火势控制住了?没出人员伤亡吧?”
离翁脸上带着难掩的疲惫,眼底却透着坚毅,摇头道:“火势总算压下去了,万幸没伤着人,但三林场一工段的成材林烧了足足两百多亩,多少年的心血啊,看着真心疼。”他拍了拍衣襟上的灰,“李书记,我这次回来,就是要向党委详细汇报情况,更要提个醒——护林防火这根弦,咱们岗木达乡再也松不得。”
党委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乡党委班子成员悉数到齐。离翁铺开随身携带的火场示意图,指尖划过被红笔圈出的区域:“这次森工局的火灾,起因是进山作业的工人随手丢弃的烟头,加上近期天干物燥,风又大,火苗借着松针和枯枝一路蔓延,等发现时已经控制不住了。”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下来,“咱们岗木达乡和森工局林地相连,地形地貌、植被情况都差不多,他们的今天,就可能是我们的明天。全乡55公里的林带,山梁交错、水系纵横,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老李眉头紧锁,敲了敲桌子:“离翁同志说得对,防火就是防患于未然。这次支援打火,你带领乡上的应急队冲在前面,既体现了咱们岗木达乡的担当,也让我们看清了自身的短板。”他看向在场的班子成员,“我提议,立即召开全乡护林防火工作会议,通知所有村长、村支部书记和护林防火员参会,必须把压力传导下去,把责任落实到位。”
会议决议很快形成,乡党政办连夜印发通知,通过村广播、微信群、上门通知等多种方式,确保参会人员一个不落。第二天上午,乡政府的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来自各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和护林防火员们脸上都带着凝重,不少人已经听说了森工局火灾的严重后果,私下里议论着防火的紧迫性。
离翁身着深蓝色的中山装,走上主席台时,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打开投影仪,将森工局火场的照片和视频投到幕布上:“大家看看,这是三林场一工段现在的样子,曾经的郁郁葱葱,现在只剩下焦黑的树桩和灰烬。”画面里,被烧毁的林地一片狼藉,偶尔有几只飞鸟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显得格外凄凉。
台下的村干部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红星村的村支书老王叹了口气:“这火太吓人了,咱们村后山上也是成片的松树,真要是烧起来,咱们可没法向乡亲们交代。”
“所以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要痛定思痛,亡羊补牢。”离翁的声音铿锵有力,“根据乡党委研究决定,结合与县人民政府护林防火办签定的目标责任书,咱们岗木达乡要推行‘家庭承包、分段管护’的护林防火新模式。”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了窃窃私语声。离翁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具体来说,就是以全乡55公里林带的山梁、水系为界,划分成若干管护区域,落实到每家每户。不管是农户、砂石养殖户,还是公路养护户,只要在林带周边有生产生活区域,都要承担相应的管护责任。”
他走到挂在墙上的岗木达乡林地分布图前,用红笔沿着山梁水系画出一道道分界线:“大家看,这条是黑溪沟水系,以西归红星村管护;这座是鹰嘴梁山梁,以南由向阳村负责……每个区域都明确四至范围,登记造册,一家一户签订管护协议,谁的区域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
为了让政策更具可操作性,离翁当场宣读了《岗木达乡护林防火家庭承包管护实施方案》:“管护内容包括日常巡护、清理林区可燃物、劝阻野外用火、报告火情等。乡上会组织护林防火员进行培训,教大家识别火灾隐患、使用灭火器材。年底的时候,乡护林防火办会对照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兑现政府的专项补贴资金;考核优秀的,给予额外奖励;要是出现火情隐患不及时处理、甚至引发火灾的,不仅扣发补贴,还要依法追究责任。”
“离主任,咱们农户平时要种地、放羊,哪有那么多时间巡山啊?”有村干部提出疑问。
离翁早已考虑到这一点,笑着回应:“这个问题乡党委已经研究过了。一方面,管护区域是按就近原则划分的,大家在生产生活之余就能兼顾巡护;另一方面,乡上会给每户管护家庭配备巡护工具和通讯设备,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随时联系村两委和乡应急队。而且,公路养护户和砂石养殖户本身就常年在林带周边作业,把管护责任落实给他们,更能做到无缝衔接。”
向阳村的护林防火员老李站起身:“离主任,那要是遇到外人进山玩火、烧荒怎么办?我们农户说话没人听啊。”
“这个大家放心。”离翁解释道,“乡上会联合派出所、林业站开展常态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野外用火、盗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同时,每个村要设立护林防火宣传点,张贴标语、发放传单,让‘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村干部和护林防火员要带头分片包户,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形成群防群治的格局。”
会议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不少实际问题,离翁都一一耐心解答。随着讨论的深入,原本还有些疑虑的村干部和护林防火员们,渐渐理清了思路,也感受到了乡党委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的决心。达日村的村支书泽旺多吉当场表态:“离乡长,这个家庭承包管护的办法好,责任到人,大家干着也有奔头。回去我就召开村民大会,把政策讲清楚、把区域分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对,只要政策公平公正,责任划分清楚,我们肯定全力配合。”其他村干部也纷纷附和。
离翁看着大家积极响应的样子,心里踏实了不少。他强调道:“护林防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咱们岗木达乡地处林区,生态是我们的生命线,也是子孙后代的福祉。希望大家回去后,把今天会议的精神传达好、落实好,把管护责任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宁可多流十分汗,不让森林着半点火。”
会议结束后,村干部和护林防火员们带着《实施方案》和管护区域图,匆匆赶回村里。乡党委班子成员则兵分几路,深入各个行政村,指导开展家庭承包管护协议签订工作。离翁没有休息,他带着乡护林防火办的工作人员,驱车前往55公里林带的关键路段,实地查看管护区域划分情况,确保边界清晰、责任明确。
车子行驶在林间公路上,两侧的松树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离翁望着窗外的林海,想起森工局火场的焦黑,心中更添了几分责任感。他下车走到一处山梁上,俯瞰着脚下的村庄和林地,远处的河流如一条银色的带子,蜿蜒穿过林区。一位正在附近放牛的老乡看到他,热情地打招呼:“离主任,听说要把林子包给我们管护?”
离翁笑着点头:“是啊,大叔,以后这片林子就靠大家一起守护了。”
“那好啊!”老乡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这林子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谁也不想让它出事。以后我放牛的时候,多留意着点,肯定不让人在这里玩火。”
离翁心中一暖,握着老乡的手说:“谢谢大叔支持!只要咱们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守住这片绿水青山。”
接下来的几天里,岗木达乡各个行政村陆续召开了村民大会,签订管护协议的场面热闹而有序。农户们拿着管护区域图,仔细确认着自家的责任范围,有的还自发组织起来,清理林区边缘的枯枝落叶,排查火灾隐患。公路养护户们也主动增加了巡护频次,在责任路段设置了防火警示牌;砂石养殖户们则承诺,作业时严格管控火源,绝不违规用火。
乡上组织的护林防火培训课上,人头攒动。林业站的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大家使用灭火器、风力灭火机,讲解火灾初期扑救的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护林防火员们认真学习,不时提问记录,个个都学得一丝不苟。
离翁每天都穿梭在各个村庄和林区,查看协议签订进度,了解培训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累得嗓子沙哑、腿脚酸痛,但看到大家积极投身护林防火工作的热情,他觉得一切都值得。他知道,家庭承包管护只是第一步,后续的考核、监督、奖惩都要跟上,才能确保政策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夕阳西下,离翁站在乡政府的办公楼前,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晚霞为林海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他想起《道德经》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教诲,护林防火工作不正是要把握好“防”与“治”、“责”与“利”的平衡,凝聚起各方力量,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吗?
年底的考核兑现会上,岗木达乡绝大多数管护家庭都通过了考核,拿到了政府的专项补贴资金。不少优秀管护家庭还受到了表彰,上台领奖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达日村的泽旺多吉作为优秀村支书代表发言:“通过家庭承包管护,乡亲们的防火意识强了,巡护也更到位了。这一年来,我们村的林区没有出现一起火灾隐患,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离翁看着台上的获奖者,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护林防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有丝毫松懈,但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责任落实到位,把政策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
结尾词·临江仙·护林有感
火劫过后警钟震,苍山亟待躬行。
承包分域固柴荆。
民心凝合力,绿树护乡宁。
和光同尘循道走,初心不负苍生。
清风明月伴征程。
林海春常在,岁岁享太平。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