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老的茶与教诲,让林小虎对规则的重量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再仅仅将“真心之律”视为一个自动过滤的筛网,而是开始尝试以更细腻的感知,去触碰那些被规则“受理”的愿望背后,更深层的脉络与可能的因果。
然而,规则的复杂性很快以一种令人扼腕的方式展现出来。
那是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林小虎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翻阅着一本关于古代符号学的书籍,既是为了兴趣,也是为了从不同角度理解“规则”与“契约”在人类文明中的各种体现。雨滴敲打着玻璃,发出细密的声响,馆内安静而祥和。
就在这时,一道极其强烈、带着灼热生命气息和不容置疑决绝意味的愿望波动,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火炬,穿透雨幕,清晰地传入他的感知。
愿望来自几条街外的一家医院。许愿者是一位名叫秦雪的母亲,她的儿子,一个年仅八岁、名叫乐乐的孩子,正因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生命垂危,急需一场风险极高、费用昂贵的手术。而秦雪的愿望是:
“用我的一切,我的生命,我的灵魂,我所有未来的可能性,换取乐乐活下去的机会!只要他能活,我什么都愿意付出!”
这道愿望,毫无疑问,出于最纯粹的“真心”。那是一个母亲在绝境中,源于血脉、超越理性的爱与牺牲,其愿力之强,颜色之炽烈(一种燃烧般的、混合着无尽悲痛与决绝希望的金红色),几乎要灼伤林小虎的感知。它完美地符合了“真心之律”的所有标准——无虚伪,无恶意,无戏言。
按照规则,林小虎应该能够清晰地接取这个愿望,并评估实现的可能性与代价。
然而,当他的意识试图与这道愿望建立更深的连接,去理解其具体内容并构思实现路径时,一股源自规则本身的、无形而庞大的阻力,如同最坚韧的壁垒,轰然降临!
不是愿望被过滤,而是……规则本身在阻止他“受理”!
林小虎猛地一怔,集中全部心神,再次尝试。结果依旧。那道代表着秦雪母亲最深沉爱意与牺牲的愿力,可以被他感知到,但其核心那个“以命换命”的契约内容,却被一股更加根本、更加宏大的力量死死地禁锢住,无法被他的“许愿神”权柄所触及和承载!
仿佛有一个无声的声音在他意识深处宣告:此路不通。
为什么?林小虎心中充满困惑与一丝莫名的震动。愿望出于真心,愿望的内容也明确无比,为何规则会阻止?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心神沉入与“心之锚”及“真心之律”的连接中,仔细品味着那股阻力传来的“信息”。
那不是拒绝,更像是一种……“保护”?或者说,是某种更加底层的、关于生命本质与因果秩序的“铁律”,在阻止他进行这种层面的交易!
他隐约“看”到,如果强行推动这个愿望,需要撼动的,不仅仅是乐乐病弱的身体和秦雪健康的生命,更是缠绕在他们母子之间、以及与更多相关人员(医生、亲属、甚至未来可能被影响的陌生人)命运丝线上的、极其复杂而脆弱的因果网络。这种直接以一条生命为代价去置换另一条生命的行为,其引发的因果涟漪将是灾难性的、不可控的,会从根本上破坏某种维系现实平衡的基石!
他的“真心之律”,立于他个人的认知与信念之上,但其运行,却必须遵循这片天地间,更深层、更不可动摇的“大道”规则。而“生命不可直接等价交换”,似乎就是这条大道规则之一!
他的规则,有其边界。而这边界,由世界本身的法则所划定。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夹杂着对那位母亲巨大痛苦的共情,涌上林小虎的心头。他能感受到秦雪那焚心蚀骨的绝望与决绝,能“看”到重症监护室里那个孩子微弱的生命之火,也能“看”到医院走廊上,秦雪独自蜷缩在长椅上,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无声流泪的画面。
他能轻易实现许多愿望,可以让失物复得,可以让勇气重生,可以抚平焦虑,甚至可以引导人走出偏执。但在最极致的、关乎生命本质的苦难面前,他的力量,他立下的规则,显得如此……苍白。
他无法受理这个愿望。
但是,规则阻止他进行“交易”,是否意味着他只能袖手旁观?
林小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波澜。他再次将感知聚焦于秦雪的愿望,但这一次,他不再试图去触碰那个被封锁的“交易核心”,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那份愿力本身所蕴含的、无比庞大的“爱”与“守护”的意念上。
这份意念,是真实的,是强大的,是符合他“真心之律”中正面价值的。
他不能进行生命置换,但他或许可以……将这份源于母亲的、最纯粹的爱与守护之力,以一种更温和、更符合世界规则的方式,引导出去。
他闭上眼睛,全力催动“心之锚”,不再试图去“实现”那个无法实现的愿望,而是如同一个虔诚的工匠,开始小心翼翼地“雕琢”和“引导”那股炽热的金红色愿力。
他将其中的绝望与痛苦轻轻剥离、安抚,只留下最精纯的“希望”与“守护”的信念。然后,他将这份被提纯后的、温暖而坚定的意念,化作无形的、细微的光雨,悄无声息地洒向重症监护室里的乐乐,洒向心力交瘁的秦雪,甚至洒向了那些正在为乐乐奋力救治的医护人员。
他做的,不是逆转生死,不是创造奇迹。他只是将一位母亲最深沉的爱,化作了滋养孩子求生意志的微光,化作了支撑母亲坚持下去的一丝力量,化作了笼罩在医疗团队周围的一缕增加专注与幸运的清风。
他无法保证手术一定能成功,无法保证乐乐一定能活下来。他所能做的,只是在这冰冷的命运天平上,轻轻地、在不触动底层规则的前提下,放上了一枚名为“爱与希望”的、微不足道却又重若千钧的砝码。
做完这一切,林小虎感到一阵精神上的虚脱,比之前与“主脑”对抗时更加疲惫。这不是力量消耗过大,而是心灵承受了太过沉重的情感重量,以及面对规则边界时产生的无力感。
他坐在图书馆里,久久没有动弹,窗外的雨依旧下着。
几个小时后,他通过某种冥冥中的感应,“看”到手术室的灯熄灭了。主刀医生走出来,虽然疲惫,但对着焦急迎上去的秦雪,摘下口罩,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带着些许庆幸的笑容。
手术……成功了。乐乐挺过了最危险的阶段,虽然未来的康复之路依旧漫长,但生命,被暂时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秦雪瘫软在地,捂着脸,失声痛哭,但那哭声里,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狂喜与感激。
林小虎缓缓松了口气,紧绷的心神终于放松下来。他没有居功,他知道,这是现代医学的奇迹,是医护人员精湛技术的体现,是乐乐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也是秦雪永不放弃的爱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所做的,或许只是在那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增添了一丝微乎其微,却可能决定生死的气运。
他再次深刻地认识到,“许愿神”的力量,并非无所不能。规则的建立,赋予了他方向和力量,但也让他清晰地看到了力量的边界。有些领域,是禁忌之地;有些愿望,无法以直接的方式实现。
真正的力量,或许不在于能够打破多少规则,而在于如何在规则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引导和守护那些真正珍贵的东西——比如生命,比如爱,比如希望。
他站起身,离开了图书馆。雨已经停了,天空被洗刷得澄澈,一道淡淡的彩虹挂在天边。
规则的边界让他感到无力,但也让他更加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他无法做到一切,但他可以,也必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
而那个名为“观测者”的组织,他们是否也在观察着这一切?观察着他如何在规则的边界前止步,又如何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许愿神”的职责?
林小虎不知道,也并不十分在意。他只需走好自己的路,守住自己的“心之锚”,明辨自己的“规则”。至于暗处的目光,就让他们继续看下去吧。
他抬起头,看向那道彩虹,目光平静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