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规则——“凡有求于我者,其愿必出于‘真心’”——的确立,并未在城市上空引发任何雷鸣电闪,也未在新闻里占据只言片语。它的生效,如同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投入了一枚特质独特的滤网,无声无息,却开始悄然改变着流向林小虎的“愿望之流”。
最初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清净”。
以往,即便林小虎不主动放开感知,城市中那些庞杂、混乱、充斥着各种欲望和负面情绪的祈愿碎片,也会如同背景噪音般隐隐传入他的意识边缘,需要他主动去屏蔽或忽略。这其中,确实混杂着不少因一时冲动、恶意诅咒或纯粹玩笑而产生的无效或有害愿力。
但现在,这些“噪音”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了。他的意识空间变得前所未有的澄澈、宁静。能够清晰传递到他这里的愿望波动,数量上似乎有所减少,但每一道都如同被精心筛选过的溪流,带着一种独特的“质感”——纯粹、坚定,源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渴望,符合他立下的“真心”铁律。
这种变化带来的不仅是感官上的舒适,更是一种效率上的提升。他无需再花费心神去辨别愿望背后的虚情假意,可以直接聚焦于愿望本身的内容和实现的可能性。
然而,规则的运行并非死板一块。林小虎很快发现,“真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并非简单的“好”与“坏”所能概括。
这天上午,他正坐在公园长椅上,看似在晒太阳,实则是在熟悉和适应这种新的愿望感知模式。三道相对强烈的愿望波动几乎同时引起了他的注意。
第一道,来自不远处一个正在哭泣的小女孩,她的气球挂在了高高的树梢上。愿望简单而纯粹:想要拿回气球。颜色在他感知中是明亮的、带着焦急的橙黄色。
第二道,来自马路对面写字楼里一个伏案工作的年轻女子,她正面临一个至关重要的项目考核,压力巨大。愿望是:希望通过考核,获得认可。颜色是紧张的蓝色中带着坚韧的金色光点。
第三道,则来自更远处一个阴暗的小巷,一个浑身散发着戾气的男人,正盯着另一个人的背影,眼中充满了怨毒。他的愿望是:让那个背叛他的家伙付出惨痛代价!这道愿望波动带着灼热的、不祥的暗红色,其中翻涌着强烈的恨意与毁灭欲。
按照以往的模糊感知,这三道愿望都会被他接收到,需要他自行判断是否接取以及如何实现。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他“看”向那道暗红色的愿望。在他的规则视角下,这道愿力在触碰到他无形的“规则屏障”时,仿佛遇到了极大的阻力。愿力本身依旧强烈,但其核心那股纯粹的“恶意”与“戏言”(将他人痛苦视为儿戏),明显违背了“真心之律”中“无恶意,无戏言”的条款。
这道愿望波动,如同撞上堤坝的浊流,虽然汹涌,却无法再清晰地传入他的意识核心,只能在其规则屏障的外围徒劳地冲击、消散。它并未完全消失——那个男人的恨意是真实的——但它已经失去了被“许愿神”直接受理的资格。
而前两道愿望,小女孩的期盼和年轻女子的奋斗,其核心是真实的渴望(拿回心爱之物、获得认可),不掺杂针对他人的恶意,也非轻浮戏弄,顺利穿透了规则屏障,清晰地呈现在林小虎的感知中。
他心念微动,接取了这两个愿望。
对于小女孩,他只是轻轻打了个响指,一阵恰到好处的微风吹过树梢,那只卡住的气球晃了晃,轻盈地脱落,晃晃悠悠地飘回了破涕为笑的小女孩手中。
对于那个年轻女子,他并未直接干预她的考核结果,而是将一缕极其微弱的、代表着“冷静”与“专注”的意念,如同清风般拂过她的心神。女子原本焦躁的情绪莫名地平复了许多,思路变得清晰,敲击键盘的手指也稳定下来。最终,她凭借自己调整后的状态,出色地完成了汇报。
两个愿望以最小的代价,最自然的方式得以实现。反馈回来的,是女孩纯粹的喜悦和女子如释重负的欣慰,这些正向的情感波动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林小虎的“心之锚”,让他感到规则的运转顺畅而……舒适。
他隐隐感觉到,顺应自己立下的规则去实现愿望,不仅消耗更小,带来的反馈似乎也更为纯粹和有益。
下午,林小虎约了苏晓在一家书店的咖啡区见面。他想了解一下苏晓在“主脑”事件后的状态,同时也想看看,她那份独特的“色彩视觉”,是否能察觉到“真心之律”带来的微妙变化。
苏晓的气色比之前好了很多,眼神也更加沉静。她看到林小虎,笑着打了个招呼,坐下后点了杯果汁。
“感觉你……好像有点不一样了。”苏晓打量着林小虎,有些不确定地说,“不是外表,是……感觉。好像更……‘稳定’了?像山一样。”她的“色彩视觉”虽然无法直接看透规则,却能感受到林小虎周身那股更加内敛、恒定的气息。
林小虎笑了笑,没有直接解释规则的事情,而是问道:“你呢?能力掌控得怎么样了?”
“好多了!”苏晓提到这个,眼睛亮了起来,“现在基本可以收放自如,不会像以前那样被动接收所有信息了。而且,我好像……能‘看’到的东西更细致了。”她压低了声音,“比如刚才进来的那个服务员,他表面很热情,是亮橙色,但我能感觉到他心底有一丝因为孩子生病而产生的担忧的灰色,还有努力维持笑容的坚韧的淡金色……比以前只能看到大概的颜色混合要清晰很多。”
林小虎心中微动,苏晓的能力果然也在成长和精细化。这或许与她多次经历高强度精神事件,以及和自己“心之锚”的共鸣有关。
“这是好事,”林小虎肯定道,“感知越精细,越能理解他人,也越能保护好自己。”
两人正聊着,书店门口的风铃响动,一个穿着考究、气质阴郁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向心理学书籍区,目光扫过书架,最终抽出了一本《动机与行为分析》。
就在他拿起书的瞬间,林小虎的眉头微微皱起。
一道愿望波动从这个男人身上传来。但这道愿力……非常奇怪。
它强度不低,带着一种冰冷的执着和探究欲,颜色是一种近乎金属质的暗银色。愿望的内容模糊不清,似乎与“理解”、“分析”或“掌控”有关。然而,这道愿力在触碰到林小虎的规则屏障时,并未像那个充满恨意的愿望一样被完全阻隔,但也并非畅通无阻。
它仿佛……具备一定的“真心”成分?这个男人似乎是真心渴望得到某种知识或答案,但其愿望的核心深处,却缠绕着一丝极其隐蔽的、非人的“观察”与“收集”的意味,如同披着人皮的猎手在审视猎物。
这种矛盾的状态,使得这道愿望在“真心之律”的判定下,处于一种“待定”的灰色地带。它没有被直接拒绝,但也未能像小女孩和年轻女子的愿望那样清晰呈现。
林小虎心中升起一丝警惕。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那个男人。男人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推了推金丝眼镜,对着林小虎露出了一个堪称完美的、温和而疏离的微笑,然后拿着书走向收银台。
“那个人……”苏晓也注意到了那个男人,她轻轻碰了碰林小虎的胳膊,声音带着一丝不适,“他的‘颜色’……好奇怪。看起来很理性,是偏冷的银色,但底下……好像空空的,不像活人,倒像……一台精密运行的机器。”
连苏晓也感觉到了异常。
林小虎看着男人离开的背影,目光深邃。规则的建立,果然如同墨老所说,既是堤坝,也会承受冲击。这道奇怪的愿望,像是对新规则的一次试探,或者说,是规则运行后,自动筛选出的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
“真心之律”的涟漪已经开始扩散,它过滤掉了明显的恶意与虚妄,但也让一些隐藏在更深处的、更加复杂和危险的存在,逐渐显露出了轮廓。
城市的愿望之河,正在因他立下的规矩,而发生着不易察觉,却影响深远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