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璐的话音落下,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沉思的寂静。
她提出的问题确实是横亘在液态金属包层道路上的两座大山。
底下的各位专家教授们都眉头紧锁,反复推敲着各种可能方案的利弊。
陈奕环视众人,能感受到那种因难题无解而带来的凝重气氛。
他没有等待太久,伸手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走到了白板前。
“关于mhd效应导致的问题,”
陈奕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我们可以尝试在液态金属流道的壁面,制备一层连续、致密、且具备极高电阻率的电绝缘涂层。”
他话音刚落,物理组的冯泠院士便微微坐直了身体,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审慎,开口道:
“陈总工,你这个想法……非常大胆。
据我所知,在国际聚变界,包括ItER组织在内,之所以对液态金属包层方案持保守态度,目前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陈奕迎上冯院士审视的目光,脸上没有丝毫怯意,反而露出一抹自信而坚定的笑容:
“冯老,您说得对,这条路确实没人走过。
但是,别人解决不了的,不代表它本身就是一条死路。
我们项目,从诞生之初,不就是在走一条别人没走过的路吗?”
冯泠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眼中那份自信与闯劲,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脸上的严肃渐渐化开,露出一丝欣赏的笑意:
“好!是我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太拘泥于现有的框架了。
那你具体说说,怎么个搞法?我们又该如何应对随之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得到前辈的鼓励,陈奕精神一振,转身在白板上一边写画一边详细阐述:
“我的思路是,绝缘涂层与低磁雷诺数流道设计相结合。”
“涂层材料方面,我们可以重点考察氧化铝、氮化钇等已知具有极高电阻率、且与液态锂相容性较好的材料。
通过先进的表面工程技术,在流道内壁形成一层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均匀致密的绝缘薄膜。”
“同时,在流道结构设计上,我们主动将流道尺寸减小、增加流道数量,形成多通道、小尺度的流道网络。
这样做的目的,是系统性地降低整个流道系统的磁雷诺数。”
“绝缘涂层负责阻断电流回路,低磁雷诺数设计负责削弱磁场影响,两者协同,理论上可以完美解决液态金属在强磁场下的mhd难题!”
这番清晰而富有创见的阐述,瞬间点燃了在场所有相关领域专家的思路。
冯泠以及物理组的成员们眼睛都亮了起来,彼此交换着兴奋的眼神。
“妙啊!”
一位等离子体物理的专家忍不住低声赞叹,
“绝缘隔断加流场优化,双管齐下,直指问题核心!”
陈奕顿了顿,继续攻克下一个堡垒:
“接下来是腐蚀性问题。我的方案是,智能钝化膜与本质抗腐蚀材料双轨并行。”
“对于成熟的低活化钢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精确控制液态锂环境中微量的氧浓度,主动在钢基体表面诱导生成一层致密、稳定、且具备一定自愈合能力的保护性氧化膜。
这层智能钝化膜能有效阻隔液态锂对基体的持续腐蚀。”
他看向材料组的方向:
“当然,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寻找本身就能免疫液态锂腐蚀的材料。”
孙立立刻会意,站起身补充道:
“奕哥,我们之前在做材料筛选时,发现钒基合金对液态锂表现出极其优异的抗腐蚀性能,远优于各种钢系材料。
虽然其力学性能和加工难度需要进一步优化,但作为面向液态锂的关键部件材料,潜力巨大!”
陈奕赞许地点点头:
“很好!那么,目前我们面临的所有技术难点,其实都已经清晰地集中在这几个具体的攻关方向上了。”
他环视全场,目光灼灼:
“会后,各分组可以立刻依据今天讨论的思路,着手制备样品、搭建实验台架、进行深入的模拟与验证!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把理论变成现实!”
会议在一种充满希望与干劲的氛围中结束。
专家们一边热烈讨论着,一边陆续离开了会议室。
陈奕没有立刻离开,他独自一人坐在空下来的会议室里,身体微微后靠,闭上眼睛,手指揉着发胀的太阳穴。
脑海中还在反复推敲着那个“氧浓度精确监测与控制系统”的细节,这关系到智能钝化膜能否成功生成,容不得半点闪失。
这时,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楚箫去而复返,手里端着一杯温水,走到陈奕身边,将杯子放在他面前的桌上。
“还在为那个氧浓度监测系统烦心?”
楚箫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语气了然。
陈奕睁开眼,有些意外地看了楚箫一眼,接过水杯:
“你怎么知道?”
楚箫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种共同成长起来的默契与了然:
“虽然我的主攻方向是微电子和算法,不是材料学。
自从跟着你进入项目,接触到这么多跨领域的顶尖难题后,我感觉自己对于其他学科的理解,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很多。甚至……”
他没有把话说完,但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陈奕喝了一口温水,暖意顺着喉咙滑下,也熨帖了有些焦躁的心。
他明白楚箫的意思。
“涉及其他领域,触类旁通,自然是好事。”
陈奕没有点破,只是顺着说道。
楚箫点了点头,没有追问,转而说起了另一件事:
“对了,奕哥,之前设计的量子雷达技术,我和清雪这段时间抽空在超算上做了大量的模拟推演。
现在基本上,理论框架和核心算法已经成熟了,模拟结果非常理想,探测精度和抗干扰能力比现有技术有数量级的提升。”
陈奕闻言,精神一振:
“太好了!你尽快整理好技术方案和模拟数据,和电科14所、38所那边做好技术沟通和协调。
我估计他们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相关技术,正好可以互补,取长补短,加速工程化进程。”
“行,这事交给我。”
楚箫干脆地应下,他看着陈奕眉宇间难以掩饰的疲惫,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奕哥,项目组里其他的算法优化、系统集成测试这些任务,你就放心交给清雪和我吧。
你别什么事都自己扛着,你得好好休息一下。这边,还有我们呢。”
听着挚友关切而坚定的话语,陈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苦笑了一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
“我知道……只是,当初在老人家面前,我是立了军令状的,五年,一定要让我们的商业示范堆成功点火发电。现在不知不觉,一年已经过去了……”
楚箫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铿锵: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五年之约,是我们整个团队的誓言,不是你一个人的重担。
别忘了,你身边还有所有为了这个目标拼尽全力的同志!我们是一个整体!”
陈奕看着楚箫眼中毫无保留的支持与信任,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将那份沉重的压力暂时呼出了体外。
他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筋骨,脸上重新露出了惯有的、带着锐气与斗志的笑容:
“好!听你的!走吧——”
他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目光投向窗外那片实验区,
“该干活了!”
两人相视一笑,并肩走出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