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与期盼中悄然流逝,日历翻到了2019年1月16日。
江南造船厂的食堂里,依旧是人声鼎沸,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们利用短暂的午餐时间补充能量,交流着工作。
秦璐和往常一样,和丁玉坐在一起,边吃饭边看着一个关于电磁弹射器储能单元放电稳定性的细节问题。
就在这时,悬挂在食堂墙壁上的电视屏幕,原本播放着日常新闻的画面突然切换,主持人的表情庄重而沉痛,背景音乐也变得低沉哀婉。
一行醒目的白色字幕出现在屏幕下方:
【沉痛悼念我国着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同志】
播音员沉缓的声音在嘈杂的食堂里响起,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重要奠基人、着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于敏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月16日在燕京逝世,享年93岁……”
“哐当——”
一声清脆的响声。秦璐手中的筷子掉落在餐盘上,发出刺耳的声音。
她整个人仿佛被瞬间定格,动作僵住,眼睛死死地盯着电视屏幕,脸上血色尽褪,一片煞白。
“不……不可能……”
她喃喃自语,声音微不可闻,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下一刻,她猛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椅子因为她过猛的动作向后挪动,与地面摩擦发出尖锐的声响。
她几乎是踉跄着,跌跌撞撞地朝着电视屏幕的方向冲去。
仿佛要凑到最近的距离,亲眼确认那滚动播出的文字和于老先生生前的影像资料是假的,是一场噩梦。
“……于敏同志隐姓埋名几十年,致力于我国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为华夏民族摆脱任人欺凌的命运,为共和国铸就和平之盾,建立了不朽功勋……”
电视里,主持人沉痛的声音和于老生前那些朴实而充满力量的访谈片段。
此刻却像一根根烧红的钢针,狠狠扎进秦璐的心脏,带来一阵阵窒息的剧痛。
泪水瞬间决堤,模糊了她的视线。
她想起了在大学时,那位满头银发、笑容和蔼的老人,是如何在课堂上,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们这些懵懂的学子揭开核物理的神秘面纱;
想起了课后,她鼓起勇气向他请教问题时,他是如何耐心细致地解答,眼中满是对后辈的鼓励和期许;(非按现实中写,别犟)
更想起了,在她表现出浓厚兴趣和独特想法时,于老轻轻拍着她的肩膀,眼中带着欣慰的光芒,说过的那句让她铭记终生的话:
“小秦啊,你在核物理领域很有天赋,想法也很新颖。好好学,以后国家的很多大项目,都需要你们年轻人来挑大梁。
等这个阶段的学习结束了,如果有机会,我带你进项目组看看……”
那慈祥的笑容,那殷切的期望,言犹在耳。
可如今……人已逝去,承诺成空。
“老师……您怎么就……怎么就离开了啊……”
秦璐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顺着冰冷的墙壁滑坐在地上。
压抑在心底数月的科研压力、思乡之情、以及对这位如师如父般长辈骤然离世的巨大悲痛,如同溃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所有的坚强。
她再也顾不得周围的目光,双手掩面,失声痛哭起来,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哭声悲恸,令人心碎。
再难的技术攻关,她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再大的压力,她也咬牙硬扛。
但这一刻,面对精神偶像和引路人的溘然长逝,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击中,所有的防线土崩瓦解。
正在不远处用餐的马院士目睹了这一切,他立刻放下碗筷,快步走了过来。
看着坐在地上哭得像个孩子般的秦璐,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院士眼中也充满了痛惜和理解。
他蹲下身,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用力地将秦璐搀扶起来,然后像一位慈祥的父亲般,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将她揽入怀中,任由她的泪水浸湿自己的衣襟。
“好孩子……别哭了,别哭了……”
马院士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于老他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科学!
他是带着欣慰和期望走的。他看到你现在取得的成绩,看到你在为国家的新航母奋斗,他一定会为你感到骄傲的!”
秦璐伏在马院士肩头,哭得几乎喘不过气,哽咽着,断断续续地哀求道:
“马院士……我……我能不能请几天假……我想回去……”
马院士没有丝毫犹豫,重重点头:
“好!应该的!我这就安排专车和飞机,立刻送你回燕京!丁玉!”
“在!”一直默默守在旁边的丁玉立刻立正。
“你陪同小璐,务必保证她的安全和行程顺利!”
“是!”
秦璐已经顾不上吃了一半的饭菜,也顾不上整理仪容,在马院士和丁玉的搀扶下,跌跌撞撞地跑出了食堂,朝着厂区内的军用停机坪奔去。
寒风扑面,却吹不散她心中的悲恸,泪水一次次模糊前路,又被她倔强地擦去。
丁玉紧紧跟随着她,无声地给予支持。
登上等候的专机,秦璐瘫坐在座椅上,一路沉默。
她没有再哭泣,只是怔怔地望着舷窗外飞速倒退的云层,眼神空洞而哀伤。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反复回响着于老先生生前在不同场合说过的话,那些质朴无华却重若千钧的字句,早已深深烙印在她的灵魂深处: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这大概也是我们这些人,搞‘两弹一星’精神的一种诠释吧。”
“青丝白发终不悔,埋名只为国铸盾。”
“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
这几句话,如同信仰的基石,支撑着她走过无数个挑灯夜战的夜晚,克服了重重技术难关。
如今,说出这话的人已然离去,但这精神,这信念,却如同不灭的火种,在她心中燃烧得更加炽烈。
飞机降落在燕京军用机场,专车早已等候。
车辆径直驶向301医院。在病房外秦璐的脚步变得无比沉重。
当她终于看到安详地躺在床上,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的于老先生时,一路上强忍的泪水再次汹涌而出。
她深深望着那位将她引上科研道路、给予她无限期望的恩师,所有的言语都堵在喉咙里,化作无声的悲恸。
她最终没有去触碰,只是缓缓地弯下腰,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然后,她转过身,将脸埋在一直默默跟随在她身边的丁玉肩上,身体因为极力压抑的哭泣而剧烈颤抖起来。
丁玉什么也没说,只是用坚实的臂膀支撑着她,一只手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如同一位沉默的守护者,陪伴她度过这最悲伤的时刻。
薪火相传,精神不朽。
一代巨匠陨落,但他的光芒,必将照亮更多后来者的路,激励着像秦璐这样的年轻一代,为了那句“国家需要”,继续无畏前行,铸就新的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