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见·扬州城解放战役战后总结会议纪要
一>、见·搞笑的战后军事总结茶话会
时间:一九四九年一月下旬(扬州城解放后三日内,刚能闻到街对面包子铺香味的时辰)地点:扬州城内原商会礼堂(临时指挥部,桌子上还留着敌军没吃完的半盘盐水鸭,苍蝇绕着转了三圈没敢下嘴)主持人:陈毅(华东野战军司令员,进门先摸了摸礼堂柱子,笑称 “这木头够结实,比国民党的碉堡靠谱”)
参会人员:粟裕(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手里攥着张折叠的作战地图,边角还沾着点运河泥)、陆沉(特一军军长,军装扣子扣错一颗还没发现)、特一军各特战师师长(独立一旅师长揣着刚买的扬州酱菜,口袋都快撑破)、旅级干部(有的鞋上还沾着运河泥,有的帽檐挂着芦苇絮)、团级干部及作战参谋(有个参谋手里攥着半块芝麻糖,据说从敌军指挥部搜出来的)
二>、见·会议开场:陈老总 “先吃后谈”,
粟副司令 “地图配包子”
陈毅司令员刚迈进门,就被礼堂里飘着的包子香味勾住了脚步,顺着香味往角落一看,是后勤战士刚从街对面 “冶春茶社” 买回来的三丁包,还冒着热气。他也不客气,伸手捏起一个,咬了一大口,油汁顺着嘴角往下滴,边嚼边往粟裕身边凑:“粟子,你快尝尝!这三丁包比咱们上次在山东啃的冻包子强百倍!”
粟裕正对着墙上的作战图比对标记,闻言回头笑了笑,指尖还点在 “瓜洲渡口”的位置:“老总先吃,我把这处火力点标完——不过你可得留两个,上次邵伯战役结束,我还没吃上一口热包子就赶去部署,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他说着把地图往桌上一铺,正好压在那半盘盐水鸭旁边,“你看这敌军部署,跟这剩菜似的,看着唬人,实则漏洞百出。”
这话刚落地,独立二旅旅长徐震天赶紧摸了摸肚子,笑着说:“司令员、副司令员,你们早说啊!我早上就啃了半块干粮,这包子香味一飘,我肚子里的‘空城计’都唱三回了!”说着就往后勤战士那边跑,还不忘回头喊:“给我留两个!要豆沙馅的!”
陆沉站在旁边,看着这热闹景象,也忍不住笑了——打了这么多天仗,战士们难得有这么放松的时候。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军装,才发现刚才着急出门,把第二颗扣子扣到了第三颗扣眼上,赶紧偷偷调整,却被陈毅司令员逮了个正着:“陆沉同志,你这军装扣子是跟敌军学的‘新战术’?故意扣错迷惑敌人啊?”
粟裕也抬眼打趣:“陆军长这是忙得连穿衣都在想战术呢!不过下次可得注意,不然战士们该以为是新的着装规范了。”
会场里的干部们都笑了,原本因为复盘战役而有些沉重的气氛,瞬间被包子香和笑声冲淡,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打胜仗后的轻松——毕竟,能在刚解放的城里吃着热包子开会,这种“待遇”可不是天天有。
三>、见·战役复盘:从“六圩渡口”到
“瓜洲防线”,笑料与战功齐飞
独立二旅“抢渡口”:战士掉进运河,爬起来还惦记“浮桥够不够宽”,陈毅司令员吃够了包子,抹了抹嘴,终于进入正题,第一个点了独立二旅的名:“二旅的同志,说说你们拿下六圩渡口的事!我听说你们架浮桥的时候,有个战士掉进运河里,爬起来第一句话不是‘冷’,而是‘这浮桥够不够宽’,有这事没?”
独立二旅旅长一听,赶紧站起来,憋着笑说:“司令员、副司令员,确有其事!那战士叫顾云舟,是咱们旅的狙击手。那天早上架浮桥,他踩着木板往对岸跑,没注意木板滑了一下,‘扑通’就掉进运河里,腊月天的水,冻得他牙都打颤,爬起来第一句话还真就是问浮桥宽不宽。”
粟裕这时补充道:“这个顾云舟我有印象,战前勘察地形时,他就跟参谋提过‘浮桥得留余量,装甲车要能过’。”他拿起桌上的铅笔在地图上画了道弧线,“不过二旅这次架桥速度比预计快了四十分钟,就是细节上差点——下次可以学高邮战役的法子,给木板底下加道横撑,稳当得多。”
陈毅跟着点头:“粟子说得对!下次架浮桥,先把木板钉牢点,别让战士们再‘洗冷水澡’了,回头冻感冒了,还得让卫生员给你们煮姜汤,多费事儿!”
独立二旅旅长赶紧点头:“司令员、副司令员放心!下次肯定钉牢!实在不行,咱们让战士们先在岸上练几遍‘走平衡木’,保证不掉下去!”
独立三旅“攻瓜洲”:沈砚舟炸铁丝网,炸药包飞了还想“捡回来再用”聊完二旅,陈毅司令员又把目光投向独立三旅:“三旅的同志,你们攻瓜洲那仗打得硬!特别是那个叫沈砚舟的战士,三次冲上去炸铁丝网,第一次炸药包被打飞还想捡,有这事没?”
独立三旅团长站起来,又想笑又感动:“司令员说得对!沈砚舟那小子,真是个‘愣头青’!第一次冲上去,刚把炸药包贴到铁丝网上,敌军一颗子弹就打过来,把炸药包打飞了。他眼都红了,就要冲过去捡,幸好班长把他拉住!”
“这小子倒是会过日子。”粟裕嘴角弯了弯,眼神却很认真,“不过得跟战士们讲清楚,炸药包能再做,人不能再生。上次涟水战役,就有战士为了捡手榴弹负伤,太不值当。”他顿了顿又说,“下次可以给爆破手配个备用炸药包,藏在腰侧,省得来回跑。”
陈毅跟着笑:“粟子这主意好!咱们还等着他下次炸碉堡,不是让他跟炸药包‘同归于尽’!”会场里的干部们都笑出了声,独立三旅团长赶紧应声:“我们一定传达到位!”
独立一旅“牵城东”:手电筒晃炮楼,敌军以为“解放军有‘新武器’”轮到独立一旅汇报时,一旅师长刚开口就忍不住笑了:“司令员、副司令员,我们旅在城东牵制敌军,出了个小笑话——战士们用手电筒对着炮楼晃,敌军以为是‘新武器’,连夜发报说‘解放军有会发光的枪’,吓得一晚上没敢睡觉!”这话一落地,会场里的笑声差点把屋顶掀翻。陈毅笑得直拍桌子:“好啊!这手电筒用得比真枪还管用!”
粟裕也忍俊不禁:“这招比我上次让侦察兵举马灯佯攻管用多了。”他转向一旅师长,“不过下次可以多找几个手电筒,间隔着晃,敌军更摸不清咱们有多少人。”他想起什么,又补充道,“对了,俘虏说敌军师长半夜还发电报要‘防发光武器’,这情报可得记下来,以后说不定还用得上。”一旅师长连连点头:“多亏了这‘手电筒战术’,敌军真没敢抽调城东兵力支援瓜洲,为二、三旅减轻了不少压力!”
三>、见·问题反思:“重型火炮不够”?
陈粟搭档“巧劲破难题”
复盘完战功,陈毅司令员话锋一转,开始聊战役中的问题。独立三旅团长率先开口,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司令员、副司令员,我们攻瓜洲的时候,因为没有重型火炮,全靠战士们冲锋,牺牲了不少同志。要是有榴弹炮,就能减少很多伤亡了。”
这话刚说完,陈毅就接了话:“你这问题提得好!重型火炮咱们确实缺,但也不是没办法——下次再打仗,我给你们配几挂‘大鞭炮’,声音比火炮还响,保管把敌军吓得魂飞魄散!”
会场里的干部们都笑了,粟裕这时推了推眼镜,认真说道:“老总这话是玩笑,但理不糙。咱们确实得学会用巧劲,就像高邮战役时,战士们用湿棉被裹方桌做‘土坦克’,照样能逼近敌阵。”他指着地图,“而且我已经给总部发了电报,详细说了火炮缺口的事,就像当年坚持要打高邮战役那样,总得把装备问题解决了。”
陈毅拍了拍粟裕的肩膀:“还是粟子想得周全!不过在火炮到之前,咱们得记住 —— 能把‘手电筒’用成‘新武器’,把‘木板’用成‘浮桥’,这才是最厉害的‘火炮’!”
干部们都点点头,虽然嘴上开玩笑,但心里都清楚,两位首长一唱一和,把问题和办法都说透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得坚定,毕竟,能在笑谈中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胜仗后的复盘”该有的样子。
四>、见·会议结束:“下次开会,
争取在南京吃鸭血粉丝汤!”
会议快结束时,陈毅司令员看了看窗外,夕阳正照着扬州城的城墙,街上已经有百姓开始摆摊卖菜,烟火气渐渐升腾。他站起身,拍了拍桌子,笑着说:“同志们,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儿!咱们打了胜仗,吃了包子,聊了笑话,也找了问题,这就够了!接下来,咱们的目标是解放江南,解放南京!下次再开会,咱们争取在南京的‘莲湖糕团店’开,到时候我请大家吃鸭血粉丝汤!”
“我补充一句,”粟裕也站起来,手里还攥着那张作战图,“到时候我请大家吃烤红薯,比人参还补人呢!”这话引得众人又笑起来——谁都知道粟副司令最爱这口。
独立二旅旅长赶紧喊:“司令员、副司令员说话算话!到时候我鸭血粉丝汤要吃两碗,烤红薯也得要两个!”
陈毅笑着点头:“没问题!不过前提是,你们得好好训练,下次打仗别再把军装扣子扣错,也别让战士们掉进运河里——不然,好吃的全给陆沉同志!”
陆沉赶紧摆手:“司令员您别坑我!我可吃不了那么多!”粟裕也跟着打趣:“陆军长要是吃不完,我帮你分担烤红薯。”会场里又是一阵大笑。
干部们笑着站起来,有的讨论 “南京鸭血粉丝汤加不加辣”,有的调侃 “下次攻南京得先找好糕团店位置”,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打胜仗后的轻松与对未来的期待。最后,大家在笑声中走出礼堂,街上的夕阳正好,百姓们的笑声飘进耳朵里,每个人都知道:这场仗没白打,这包子没白吃,下次在南京吃鸭血粉丝汤、烤红薯的日子,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