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晨晨滑动视频,天幕中出现了新的标题
【司马懿还有后人吗?】
三国时期,魏国朝堂之上,众人皆抬头望向这天幕。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索,这标题是何用意,难道是有人要对司马家后人不利?而那些曾与司马家有过嫌隙的大臣们,则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似乎在期待着能从这天幕中得到些对司马家不利的信息。
蜀汉之地,刘禅正啃着鸡腿,看到这标题,含糊不清地说道:“这司马懿还有后人?管他呢,本主公先吃饱再说。”姜维则一脸严肃,他深知司马家势力庞大,若其后人有所作为,对蜀汉仍是巨大的威胁。
东吴宫殿里,孙权摸着胡须,眼神深邃,“这司马懿后人若还存在,于我东吴也不可小觑啊。”一众大臣们也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天幕标题背后隐藏的玄机。
与此同时,远在塞外的少数民族部落中,几位首领也看到了这天幕标题。一位身形魁梧的首领咧嘴笑道:“这司马懿后人若有纷争,中原必定大乱,到时候咱们可就有机会南下了。”其他首领纷纷点头称是,眼中满是贪婪与野心。而在民间,百姓们围坐在一起,看着天幕标题议论纷纷。有老者摇头叹息道:“司马家权谋争斗不断,这后人之事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年轻后生们则充满好奇,猜测着司马懿后人的下落和能力。天幕之下,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人都因这标题产生了不同的反应,一场围绕着司马懿后人的猜测与暗流涌动,在三国大地悄然展开,而这天幕之后究竟会揭示怎样的真相,无人知晓。
天幕继续播放
【想什么呢哥们?我敢肯定的说,直系后代肯定死没有了。
当年晋朝的最后一位权臣,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刘裕,把司马家噶的是干干净净,一个不剩,甚至就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真是物理层面的斩草除根。
公元420年,刘裕篡夺东晋政权后,下了一道堪称华夏历史上,最狠的“灭族令”,将盘踞在江南的司马氏皇族,从襁褓里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人,杀的是干干净净,一个不剩。
纵观华夏历史,改朝换代如同家常便饭,但像司马家这样,整个皇族被灭族之后,不仅无人同情,甚至引来万民称快的,独此一家。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司马家,究竟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才为自己招来了这场,长达一百七十年,最终不死不休的“千年追杀令”?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一切罪恶的起点,公元249年的那场“高平陵之变”。
当时的曹魏政权,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傅司马懿共同辅政,曹爽出身宗室,年轻气盛,逐渐架空了司马懿。
而司马懿呢?他选择了隐忍,称病在家,每天装出一副老眼昏花,药都喝不进嘴里的样子,成功骗过了所有人。
直到那天,曹爽带着小皇帝曹芳,浩浩荡荡的出城,去高平陵祭拜先帝。
司马懿这个装了十年孙子的老戏骨,瞬间病愈,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关闭城门,控制了整个京城。
城外的曹爽彻底慌了,他手里还握着皇帝这张王牌,身边还有军队,完全可以号令天下兵马前来勤王。
但司马懿派出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比如四朝元老蒋济去当说客,这些人拍着胸脯向曹爽保证:只要你交出兵权,太傅绝不会为难你,你的荣华富贵一分都不会少。
司马懿自己,更是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洛水,立下了最毒的誓言,保证只追究曹爽的权利,绝不伤其性命。
曹爽这个政治上的天真派信了,他放弃了抵抗,爽快的交出了所有权利。
结果呢?
结果司马懿翻脸比翻书还快,曹爽前脚刚投降,后脚司马懿就罗织了一个谋反的罪名,将曹爽极其党羽,夷灭三族。
那些为他做担保的老臣,一个个被当众打脸,蒋济更是羞愤交加,活活气死。
这件事,是司马家原罪的开始,他开创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政治斗争,可以毫无底线;国家重臣的誓言,可以一文不值。
司马懿用最无耻的方式,告诉了全天下,什么叫做言而无信,他不仅骗了敌人,连自己人都一起骗,从此之后,朝堂之上,再无信任可言。
这是第一宗罪:背信弃义,坏了规矩
如果说司马懿还只是在幕后玩阴的,而他的儿子司马昭,则把这份无耻,直接搬到了光天化日之下。
公元260年,年仅二十岁的皇帝曹髦,再也无法忍受司马昭的专横跋扈,他悲愤的对身边的侍从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然后,他带着几百名宫廷侍卫,拿着刀剑,亲自冲出皇宫,要去讨伐国贼,当曹髦的军队在街上与司马昭的军队遭遇时。
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对着手下的武将成济大喊:“司马公养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还等什么?”,成济一咬牙,手起戈落,当着成千上万首都百姓的面,一戈刺穿了曹髦的胸膛,当街弑君!
这件事的性质,比高平陵之变恶劣一万倍,翻遍华夏二十四史,都找不出第二个如此丧心病狂的案例。
董卓够狠了吧?他也是先把皇帝废了,再悄悄地送到宫里毒死,司马昭倒好,直接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这件事彻底摧毁了,华夏自周朝以来建立的君臣伦理的最后一道底线。
皇帝哪怕只是个傀儡,他也是天子,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象征,当街杀死他,就等于公开宣布:从今以后,天下再无纲常可言,谁的拳头硬,谁就是道理。
就凭这一条,别说后人诛你九族,就是诛你十族,都占着理。
这是第二宗罪:当街弑君,毁了纲常
很多人会说,曹家不也是篡汉了吗?为什么后人对曹家的评价,远没有对司马家那么苛刻呢?这么说吧,这两家压根就没有可比性。
曹操的江山,是自己一刀一枪,在东汉末年那片尸山血海的废墟里,硬生生打下来的,他平定北方结束战乱,恢复生产,对百姓是有功的。
而司马懿的江山是怎么来的?
他是靠着曹家的信任和恩情,在安稳的朝堂上,靠着阴谋诡计,从恩人手里硬抢过来的。
当年,如果不是魏文帝曹丕力排众议,重用司马懿,他根本不可能成为朝中重臣。
曹叡临终前,更是拉着他的手,将幼子托付给他,这份托孤之重,在华夏古代是君臣之间最高的信任。
结果呢?司马家用最卑劣的方式,回报了这份信任。
在看人家曹家,虽然也是篡汉,但在面子上,做到了仁至义尽。
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禅让后,封他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内继续使用汉朝的礼仪,祭祀汉朝的祖先,汉献帝活到了五十四岁,寿终正寝,曹丕对他始终恭恭敬敬,尽足了人臣之礼。
反观司马家篡位之后,是怎么对待曹家后人的呢?一个字:杀
魏元帝曹奂被废后,仅仅几年就离奇死亡,终年二十五岁。
这就是第三宗罪:忘恩负义,窃国无道
一个靠着如此不堪的手段,建立起来的王朝,你指望他能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