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纱窗,在她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苗苗,下个月我要去云南回访云岭村项目。何世清从电脑前抬头,这次,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
苏苗苗修剪花枝的手微微一顿,嘴角扬起明媚的弧度:当然。我也想去看看,你笔下的那片山水。窗外,梧桐新绿,春光正好。她们相视一笑,继续各自手中的工作。一个在规划着远方的山河,一个在书写着身边的故事,而她们的未来,正如同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刚刚开始绽放。
初夏的南京,梧桐絮已渐渐少了,阳光透过新绿的叶子在柏油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何世清和苏苗苗把孙婷婷送到火车站,月台上人来人往,喧嚣中带着离别的愁绪。阿姨,这次真的谢谢您。苏苗苗紧紧抱着孙婷婷,声音有些哽咽。这半个多月的朝夕相处,让她在这个慈爱的妇人身上感受到了久违的母爱温暖。
孙婷婷轻轻拍着她的背,又转身替何世清整理了下衣领:清清,出门在外要照顾好苗苗,也别累着自己。说着从随身布包里取出两个绣着平安符的香囊,这是昨天特地去庙里求的,你们带着。
火车缓缓启动,孙婷婷从车窗探出身不断挥手,直到身影消失在远方。何世清握紧手中还带着体温的平安符,转头对苏苗苗柔声说:我们后天的飞机,今晚记得把行李收拾好。 机场候机厅里,苏苗苗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这是她第一次坐飞机,手指不自觉地绞着背包带。何世清看出她的紧张,轻轻握住她的手:记得我说过吗?一定要带你坐一次飞机。当飞机冲上云霄,苏苗苗望着窗外越来越小的城市轮廓,眼睛亮了起来。云海在脚下铺展,阳光透过舷窗在她脸上跳跃。空乘送来餐食时,她小心地收起了印有航空公司标志的纸巾,像个得到心爱礼物的孩子。
以前总觉得飞机是很遥远的东西,她轻声说,现在才知道,云海真的像你描述的那样壮美。何世清看着她兴奋的侧脸,想起自己第一次去北京领奖时也是这般模样。但这次有苏苗苗在身边,连窗外的云朵都变得格外温柔。
飞机降落在昆明长水机场,湿热的风扑面而来。何世清熟门熟路地带着苏苗苗转乘大巴,五个小时的山路颠簸后,终于到了云岭村。村口的彝族老祭司一眼就认出了何世清,笑着用生涩的普通话打招呼:何姑娘回来了!这次还带了朋友?苏苗苗好奇地打量着这个藏在深山里的村落,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松木和野花的清香。何世清之前描述过的每一个细节,此刻都鲜活地呈现在眼前,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
第二天清晨,鸡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山村。何世清要去实地考察项目进展,特意给苏苗苗准备了一个牛皮封面的笔记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说不定能给你的写作找到灵感。沿着青石板路往上走,苏苗苗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云雾在山间流动,梯田像绿色的阶梯伸向远方。
何世清指着远处的一块巨石:那就是村民说的山神石。当初设计观景台时,我们特意绕开了它。在村小学,孩子们正在上语文课。老师听说苏苗苗是中文系的学生,热情地邀请她给孩子们讲故事。她选了《诗经》里关于采蕨的一首,孩子们睁着大眼睛听得入神。
姐姐,一个小女孩拉拉她的衣角,你会把我们这里写进书里吗?苏苗苗摸摸她的头:会的,我一定会把你们和这片美丽的山水都写进去。
夜晚,她们住在村民家的阁楼上。木窗敞开着,山风轻轻吹动窗帘。何世清在煤油灯下整理调研数据,苏苗苗则在写旅行笔记。
其实,何世清突然开口,上次来这里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会想你现在在做什么。苏苗苗放下笔,看向窗外璀璨的星河:那时候我总是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窗边,看到有趣的段落就想,要是你在就好了。
她们聊到很晚,从童年的趣事到未来的梦想。何世清说起想成立一个专注于乡村规划的工作室,苏苗苗则希望写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书。
等我的书出版了,苏苗苗笑着说,你一定要给我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 一周后,她们踏上归程。
飞机上,苏苗苗翻看着满满的笔记本,里面不仅有文字,还有她画的速写:村口的古树、梯田的曲线、孩子们的笑脸。这次旅行让我明白了一件事,她轻声说,最好的文字不是写出来的,是走出来的。
何世清握住她的手:以后我的每一个项目,都带你一起去。飞机穿过云层,脚下的山川河流渐渐变成微缩的景观。苏苗苗想起《诗经》里的句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但此刻的她,心中充满的不是离愁,而是对未来的期待。 回到南京的家中,夕阳正好透过阳台的绿植洒进客厅。何世清打开行李箱,取出一个彝族的彩绘陶罐:送给你的,可以放笔。苏苗苗则从背包里小心地拿出一本压花标本:这是村里孩子们帮我采的野花,每一朵都代表着我们的回忆。
她们相视一笑,都知道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考察,更是一次心灵的契合。夜幕降临,南京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宛如地上的星河。
何世清指着远方:苗苗,你看,每一盏灯后面,可能都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的故事。苏苗苗微笑点头,在心底悄悄许下一个愿望:愿天下所有相爱的人,都能像她们一样,携手走过千山万水,共同点亮彼此生命中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