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元正干笑一声,“其实只要做法得当,也能做出好吃的饭食。而且它耐旱、易种,适合岭南多山的地形。”
王妃看着他那副强撑镇定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行吧,既然你都安排好了,那就试试看。不过,你可得教教厨房的人怎么做,别真把粟米做得像猪食。”
“……我尽力。”应元正无奈地回答。
当天晚上,他拉着孙使亲自去厨房……指挥各位师傅,让他们做一桌土豆,红薯,玉米大餐。
他将所有人都请了过来。柳玉清、沈玉、何江、孙使,再加上小东儿和刘健。
原本还想请王妃一起,但她婉拒了,说自己要去伺候王爷用膳。
沈玉和何江许久未见,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自从何江放弃科举之路,便一直待在珠海城。而沈玉一心备考,也没离开过岭南。
但在沈玉考中童生后,何江还是给他写了封恭贺的信件。
“你是来问世子到底有什么计划的?”何江在刘健那得知,沈玉昨天便来过了。
沈玉点点头,神情复杂,“书院里的大家都在讨论八岁的钦差大臣,大家都不服气。说世子是靠平南王府的身份,才得到这个职位的。”
他顿了顿,“我也不服气,世子比他们强得多。所以我来,想问问世子的打算,没成想……”
这些话,他终究没有对应元正说出口。回头想想,这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世子不愿意管,一定是有他的苦衷。
他不相信那个说出要‘士绅纳税’的少年,能对岭南的现状漠不关心。
何江不知道沈玉没说完的话是什么,但至少他是将自身的愿望强加到了应元正身上。
明知应元正的真正目的,却因为考虑到自己的家人而退缩。无法助他一臂之力,却仍希望岭南能有所改变。
想到自己的行为,两人不约而同地叹了口气。
坐在一旁的柳玉清看了他们一眼。
“柳小姐,好久不见。”何江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
柳玉清淡淡一笑,“我们倒也不算久别,上个月不是刚见过吗?”
她说话总是直白却不失礼,老是让何江措手不及,虽然现在已经习惯多了。
见沈玉一脸疑惑地看着两人,何江笑着解释,“多亏了柳小姐,我的拉丁文和葡萄牙语才有了长进。”
沈玉点了点头,他走的是科举之路,对这些“洋文”自然不感兴趣。
“我之前看了那本书,还是有些不懂的地方,想向柳小姐请教。”何江又补充了一句。
“哪部分?”柳玉清问。
两人讨论起了书籍,不过用的是拉丁文。
沈玉听不懂,正考虑着是不是让他们翻译一下比较好,应元正和孙使已经带着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走进来了。
桌上除了土豆系列的菜,就是按照王海龙送回来的食谱做的玉米和红薯,那些没有的食材,厨师便用其他的调料巧妙替代了。
应元正兴致勃勃地介绍每一道菜,在场的人只有沈玉目瞪口呆,因为他一道都没见过。
但他看柳玉清都神色平静,也按捺下心中的好奇。直到亲自尝了一口,才震惊于眼前的美味。
“这些菜,我怎么从来没见过?”沈玉感叹道。
这正是应元正邀请他的原因之一,读书人往往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而他要将这些推广出去。
“等我们店开张了,我第一个通知你来吃。”应元正笑道。
这件事是他在厨房里和孙使商量的,连小东儿和刘健都不知道。
孙使也配合地站起身,“没错,大家等着吧,等着我们的酒楼开门迎客!”
“这店打算开在哪?”刘健好奇地问。
“就开在岭南。”应元正回答他。
开在珠海推广的速度太慢了。
沈玉眨眨眼睛,也就是说,这些好吃的菜以后都能吃到了?
“等你们开了,我一定带着同窗来捧场!”他立刻表示支持。
“好啊!那你可得告诉他们这是什么做的。”应元正笑得灿烂。
这顿饭吃了将近半个时辰,这期间他们没讨论国家政策,也没有讨论外部敌人。只是一群年轻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畅聊未来。
宴席将尽时,应元正缓缓端起茶杯,目光从左至右,一一扫过在座诸人,“我以茶代酒,感谢各位对我的信任。”
他语气平静,却透着郑重,“若没有孙大人运筹帷幄,没有小东儿细心照料,没有刘健忙前忙后……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做不成任何事。”
孙使第一个开口,“世子虽年少,但见识与决断早已超越常人。该感谢的……应该是我。”
要不是应元正,他们的武器怎么会领先别人,又怎么能占领马尼拉。粮食,教育……每一项都有应元正的功劳。
坐在孙使旁边的是何江,他真诚地说道:“世子,遇见您,是我人生一大幸事。”
如果不是当年应元正的那番话,他哪里能醒悟过来,看清自己的方向。
接着轮到沈玉。他沉默片刻,神情有些局促。他与在场的诸位都不同,他没有为应元正做过任何一件事。
他张了张嘴,只说了一句感谢,便一仰头,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
柳玉清紧随其后。
她是席间唯一的女子,举止从容,目光落在手中的茶杯上片刻,轻轻点头,向众人致意后,也将茶水一饮而尽。
刘健则豪爽地举起茶杯,咧嘴一笑,“世子,我就只服你一个。其他的人都没这个资格。”
说完,便一口喝掉,动作干脆利落。
最后是小东儿,他望着应元正,一句话没说,也默默地饮尽了杯中茶。
应元正只是想表达感谢,没想到成夸奖大会了。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接下来,我还会有许多事要麻烦大家,还请各位相助。”
他郑重行礼后,也将手里的茶喝下。
而他这句话,让何江和沈玉眼前一亮。
难道说……
宴席散去,众人各自告辞,陆续离开。
柳玉清总算是有时间,找到孙使单独谈谈了。
“孙叔叔,您什么时候启程回珠海?”她的眼中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孙使要尽快回去,试试应元正的玻璃厂。至于岭南这边的酒楼之事,自有大安的人接手操办。
“明早吧,越早出发越好。”
柳玉清点头,“那明早我也在四海珍藏等着,与您一同启程。”
“你也去?”孙使一怔,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世子将格致院交给我,我要和您一起去珠海。”
“世子怎么会……”话刚出口,孙使便意识到失言了。
柳玉清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因为世子心善,而我……利用了他的善意。”
夜色渐深,孙使望着她,一时看不清她的神情。
她却不急不缓地继续道:“若您不信,大可去问世子。”
孙使沉默片刻,“为什么要去学院?”
他不明白柳玉清为什么对格致院如此执着。
她缓缓开口,“因为我像各位大人一样,也有想要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