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英见状,连忙将手里拎着的两条黑鱼递了过去,语气诚恳地说道:“侯大爷,这是家里弄到的,一点心意,给您带回家添个菜。”
侯大爷也没多客气,笑着接过来,顺手放进门边的一个空水盆里:“哎呦,那谢谢你了小张同志。” 他放好鱼,便在裤子上擦了擦手,对张英英和薛大爷道:“走,我带你们转转,顺便说说这仓库里的活儿。”
三人便在这三号库里慢慢走着,侯大爷一边指着各处,一边详细地介绍起来:“咱们这仓库,主要就是管着厂里这片的钢材和部分零配件。每天的工作,头一件就是收货……”
他把收货时要核对单据、清点数量、检查品相,以及如何分类码放的要点都讲了一遍。
接着又说发货:“车间或者别的部门来领料,得有正式的单据,咱们照着单子发,一样样清点清楚,让领料人签字画押,这可马虎不得,少了差了都是仓库的责任。”
走到一堆码放整齐的钢材前,他停下脚步:“再一个就是盘点了。每天小盘,每周中盘,月底还要大清点,做到账实相符。要是对不上数,那就得找出原因来。”
他还特意指了指办公室方向,“最后就是做报表,每天的进出库都要记账,月底汇总,报到上面去。”
他讲得细致,条理清晰,显然是对这套流程烂熟于心。
薛大爷在一旁听着,不时点头,等侯大爷说完,他赞许地开口道:“老侯啊,听你这么一说,你这套工作做得是真细致,井井有条。看来这小张同志要跟你学的东西还不少。”
侯大爷被老主任一夸,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干了这么多年,就熟能生巧呗。都是为了厂里物资安全。”
他看向张英英,“小张同志,这活儿说起来不难,就是琐碎,要细心,更要有责任心。你能做到不?”
张英英认真听完侯大爷的介绍,心里却有些可惜。
这仓库管理员的活儿,听着确实不轻松,收货、发货、盘点、报表,样样都需要清晰有条理,还得跟各种单据数字打交道。
她原本还想着若是宋和平回来,或许能转给他,现在看来怕是难了。
宋和平只在村里的扫盲班学过一阵子,认得的字有限,算数还行,这么细致的工作,他怕是应付不来。
看来,这岗位只能她自己先顶上了。
心里转着念头,她面上却不露分毫,依旧认真应着侯大爷的话。
接下来的流程顺利得超乎张英英的想象。
薛大爷显然是真心要帮人帮到底,他并没有只带她到仓库就离开,而是亲自领着她去劳资科,又去了厂办盖章,一路全程陪同。
张英英原本以为要费些周折的事,有薛大爷在旁边,变得异常顺畅。
路上遇到的,无论是车间的小组长,还是科室的干部,见到薛大爷都停下脚步,恭敬地喊一声薛老主任,言语间透着尊敬。
劳资科负责办理手续的干事,见到薛大爷亲自带来的人,态度更是格外客气,表格递得快,章盖得利索,需要说明的地方也解释得异常耐心。
张英英跟在后面,看着薛大爷挺直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激。
她知道自己这是遇上了贵人,若非薛大爷热心肠,又有这份威望,她想这么快地拿下这个岗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办完所有明面上的手续,离开仓库区域前,张英英寻了个旁人没注意的空隙,迅速将装着一千二百块钱的信封塞到了侯大爷手里。
侯大爷心领神会,捏了捏厚度便揣进了兜里,低声道:“放心,这边的手续我都交接清楚,你一周后准时来就行,我退休前还能带你一段时间。”
了结了这最关键的一环,张英英这才跟着薛大爷真正走出了钢铁厂的大门。
站在厂门外,张英英停下脚步,转向薛大爷,言辞恳切,充满了感激:“薛主任,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才好。我们素不相识,您却这样尽心尽力地帮我,给我们家解决了天大的难题。这份恩情,我张英英一定铭记在心。”
她诚恳地说道:“我没别的能报答您和大娘的,就是家里还有些关系,能时常弄到些新鲜的猪肉、牛肉。往后您和大娘就别操心肉票了,每隔十天,我保准给您二位送最新鲜的肉过来,保证分量足、品质好。您千万要收下,不然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薛大爷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助张英英,除了她为人处事爽快、懂得人情往来之外,更主要的是在方才仓库内外的交谈中,他隐约得知张英英家里几个孩子都是女儿,而且她正为了能让这些女儿在沪市落户上学而奔波。
他注意到,提及女儿时,张英英脸上没有丝毫因为这个年头常见的重男轻女而带来的愁苦或自卑,反而眼神明亮,言语间充满了对女儿们未来的期盼,甚至不惜自己一个女同志独自出来闯荡,寻找工作机会。
这份不同于寻常女同志的见识、坚韧和对女孩子的重视,让薛大爷心里颇为欣赏和触动,也让他更愿意伸出援手。
此刻,听到张英英提出以后定期给他们老两口送肉作为报答,薛大爷心里受用,觉得这女同志知恩图报。
他露出和蔼的笑容,摆了摆手,语气亲切地说道:“什么主任不主任的,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就叫薛大爷就好。”
他接着张英英的话头,坦然笑道:“那成,我和你大娘以后可就沾你的光,等着吃新鲜肉了。”
眼见着已经走到了家属院门口,薛大爷停下脚步,对张英英道:“行了,就送到这儿吧。你也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老人孩子,让他们也高兴高兴。以后有空了,就来家里坐坐,陪你大娘说说话儿。”
“哎!肯定的,薛大爷,您慢走。” 张英英连忙应下,站在原地看着薛大爷背着手,步履稳健地走进了家属院大门,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里充满了对这位热心长辈的感激。
解决了工作这个心头大患,张英英只觉得浑身松快。
她盘算了一下,懒得再费时费力绕半个沪市去找七爷那边了,打算拿着刚到手的工作证明,把粮油关系等手续补齐,再给远在京市的宋和平发封电报报个信。
心情舒畅,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路过和平饭店时,她脚步一转走了进去,特意点了几个硬菜打包。
提着沉甸甸饭盒回到家,爹娘和弟弟都还没下班。
张英英系上围裙,手脚利落地开始淘米煮饭,又炒了两个清爽的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