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的本意是直奔汝南寻找刘备,因此在合肥时就派出了阿彪。
然,就在进入寿春的前一天深夜,阿彪风尘仆仆地赶回,带回了令人失望的消息:
汝南境内,各路兵马混杂,流寇如毛,但关于刘备及其部属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杳无踪迹。
希望落空,陆渊眼中却并未显出多少沮丧。
他沉默片刻,脑海中电光火石般闪过前世记忆里一个模糊的片段——演义中,张飞似乎曾在谯县附近劫走过夏侯渊的侄女?
一丝新的火花在心底燃起。
谯县,这个原本只是备选的地名,瞬间跃升为下一个必须抵达的目标!
这近小半个月的颠沛流离,陆渊彻底放下了“公子”的身份。
他与护卫同啃硬邦邦的干粮,与车夫一起在泥泞中推车,在寒夜里裹着同一块破毡守夜。
汗水、尘土、甚至是危险降临时的并肩搏杀,都成了无声的熔炉。
效果,正在悄然显现。
那些原本带着审视和距离的目光,渐渐染上了一丝认同与暖意。
这乱世中艰难滋长的信任,或许比黄金更珍贵。
陆渊那层出不穷、仿佛天授的“奇思妙想”厨艺,不仅彻底征服了孙峦、小茹和圆圆三个女孩挑剔的味蕾;
连素来沉稳的护卫统领孙敬和大管事朱富,都常常在饭后摸着肚皮,咂摸着嘴,忍不住由衷赞叹:
“公子真乃庖厨神人也!这滋味,便是江东大酒楼也做不出!”
然而,真正让这群刀头舔血的护卫们以及三个机灵小厮心悦诚服;
甚至生出死士般忠诚的,却是陆渊看似随意传授的那套“太极拳”。
起初,众人只当是公子雅兴,用来活动筋骨的消遣把式,动作慢吞吞、软绵绵,全无半分沙场杀伐之气。
平时公子应对流寇和山匪可能也有用到拳法中的技巧,速度太快,大家并不能领会。
直到那天,孙敬有意让众人看看这拳法的深浅,邀请公子陪自己对练一二;
一招势大力沉、足以开碑裂石的直拳猛然捣向陆渊面门!
众人惊呼未起,却见陆渊身形微侧,手臂如灵蛇般轻巧一搭、一引,孙敬那刚猛无俦的力道竟如泥牛入海;
整个人被带得一个趔趄,轰然砸向旁边的草垛!
而陆渊本人,衣袂轻扬,脚下生根,纹丝不动。
那一刻,所有护卫的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
死寂之后,是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哪里是消遣?分明是化腐朽为神奇的上乘武学!
自此,无需催促,每日清晨或扎营后,护卫们和三个小厮便自发聚拢;
跟随陆渊,孙峦等高层,一招一式,沉心静气地演练这圆融缓慢的拳法。
随着日复一日的浸淫,他们渐渐咂摸出其中滋味:那看似绵软的动作里,竟藏着流转不息的奇妙劲力;
一套拳打下来,浑身筋骨舒畅,疲惫尽消,仿佛有股温润的气息在滋养身体。
这不仅是克敌制胜的法门,更是延年益寿的宝诀!
感动与敬畏交织之下,一个傍晚,在孙敬肃穆的主持下,所有护卫小厮自发聚集到营地边缘;
对着篝火与星空郑重其事地对天起誓,立下铁律:“公子秘传,恩同再造!
此拳法精要,若有人私下外传,泄露一字半式,天厌之!地厌之!兄弟共戮之!”
连孙峦好奇地靠近,都被孙敬板着脸客气而坚决地“请”了出去,足见其庄重与决绝。
除了这安身立命的武艺,陆渊对队伍伙食近乎“点石成金”般的改善,更是功不可没。
他仿佛生就一双识遍百草的慧眼,总能从荒野中辨识出鲜嫩可口的野菜;
甘甜多汁的野果,更懂得如何组织人手巧妙设伏,猎取野味。
半月下来,原本面有菜色的护卫们,脸颊肉眼可见地丰润起来,眼神锐利,步伐沉稳,整个队伍的精气神如同脱胎换骨!
旅途并非坦途。
几股流窜的溃兵或饿红了眼的流寇,也曾试图扑上来撕咬这块看似肥美的“肉”。
但在陆渊冷静的指挥调度和众人同仇敌忾的奋勇搏杀下,竟奇迹般地无一人折损!
只有孙山和刘二两个莽撞些的,受了点皮肉伤。
陆渊拿出他那套令人头皮发麻却又效果奇佳的“伤口缝合术”,辅以特制的金疮药。
当孙山龇牙咧嘴地看着陆渊用弯针像缝衣服一样缝合自己胳膊上的大口子,几天后竟能活动自如时;
“活人陆”的绰号便在队伍里流传开来,成了紧张旅途中的一抹轻松笑谈。
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圆圆。
小半月精心调养,充足的营养和众人的呵护,如同春雨滋润幼苗。
她脸上那层令人揪心的蜡黄菜色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健康的红晕,瘦弱的身躯也丰润了些许。
更可喜的是,笑容重新回到了她脸上,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带着点羞涩的甜笑。
她与孙峦、小茹相处得亲密无间,宛如真正的姐妹。
而孙峦,也彻底放下了江东大小姐的架子;
对小茹姐姐尊重有加,对圆圆妹妹更是怜惜备至,仿佛要把她过去缺失的温暖都补回来。
在陆渊近乎严苛的“铁律”,(诸如必须喝煮沸过的水、衣物定期换洗、还得定期洗澡);
孙敬的鼎力支持和朱富这位老江湖滴水不漏的操持调教下;
这支原本由护卫、侍女、小厮临时拼凑的队伍,正以惊人的速度蜕变。
他们行进时队列井然,扎营时分工明确,警戒时目光如鹰。
在大城镇,他们精明地倒换货物,朱富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遇到稍大的集镇,豪强坞堡和村落,便摇身一变,朱富领头,护卫小厮扯开嗓子吆喝;
侍女小茹带着圆圆也学着招呼客人,挨家挨户推销货物。
陆渊和孙峦兴趣来了也会上前尝试推销一二。
这种亲身投入、共同吆喝叫卖的经历,赚取的不仅是叮当作响的铜钱和沉甸甸的稀少银两;
更在无形中锻造出一种奇妙的、同舟共济的凝聚力。
陆渊深谙人心。
他特意吩咐朱富,从每次交易的盈余中拿出一小部分,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美其名曰“辛苦钱”。
起初,众人惶恐不安,连连推辞。
孙敬更是代表大家直言:“公子!能跟着您,有饱饭吃,有暖衣穿;
兄弟们已是感激涕零,如何还敢奢望酬劳?这不合规矩!”
陆渊只是温和却坚定地摇头:“这是你们应得的。
出力了,就该有回报,这是新的规矩。”
当那些带着体温的铜钱真正落入每个人掌心时,那份沉甸甸的触感;
带来的不仅是惊喜,更是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真正成为“自己人”的强烈归属感。
这份感激,深植心底。
习惯在悄然重塑:喝煮沸后冷却的热水成了理所当然的习惯;
每逢山清水秀、相对安全的水源,轮流洗澡成了固定的“福利”项目;
每当夜幕低垂,篝火燃起,众人围坐,屏息凝神等待陆渊开讲那光怪陆离;
闻所未闻的《西游记》故事,更成了这一天中最令人期待的享受。
孙峦、小茹、圆圆听得如痴如醉,美眸中映着跳跃的火光;
护卫们更是听得抓耳挠腮,恨不能化身那齐天大圣,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在这个娱乐极度匮乏的时代,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足以让他们在枯燥的行旅路上回味咀嚼许久。
陆渊还不时“恐吓”大家,煞有介事地说生水里藏着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小虫魔”;
喝了它们就会在肚子里作乱,让人疼得打滚,甚至长出可怕的“长虫”(寄生虫)。
这番“危言耸听”,配合着孙峦绘声绘色(可能还添油加醋)地讲述“哥哥”如何“妙手回春;
连山中蓝色大老虎的箭伤都能缝好救活”的神奇事迹,效果立竿见影。
那些原本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汉子们,如今喝水前都要反复确认水是否滚开,饭前洗手也成了有条件时下意识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