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红星厂员工的心头。
军用A级标准,极限压力测试。这些冰冷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在场的许多老技术员,甚至一辈子都未曾接触过如此严苛的考验。
“怎么样?李总工,”高工的目光,如同手术刀般锐利,直视着李晓宇,“敢不敢接下这场考试?我需要提醒你们,一旦测试开始,中途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暂停。如果样机出现任何不可逆的损坏,测试将立即终止,并且,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和一丝淡淡的……轻视。这并非傲慢,而是一种长期身处顶尖技术领域,对普通工业产品质量的普遍不信任。在他看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市级小厂,能造出堪用的电主轴已是极限,想要挑战军用标准,无异于痴人说梦。
钱秉义教授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他拉了拉李晓宇的衣袖,低声说道:“晓宇,这太冒险了。我们的样机,虽然实验室数据很完美,但从未进行过如此长时间的连续满负荷测试。万一……”
“是啊,总工!”张建华也凑了过来,脸上满是忧虑,“军用标准和我们民用标准,完全是两个概念。要不,我们先跟高工申请一段时间,做足了准备再……”
然而,李晓宇却只是平静地笑了笑。他知道,此刻,任何的犹豫和退缩,都会被对方视为缺乏自信和技术底蕴的表现。对于军方项目而言,信心,和技术本身一样重要。
他迎着高工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躲闪,朗声说道:“高工,我们红星厂,接受这次测试。”
他的声音不大,但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我们不仅要参加,而且,现在就可以开始。”
此言一出,满场皆惊。不仅是钱秉义和张建华,就连高工身后那两位始终面无表情的军官,眼中都闪过一丝讶异。
高工深深地看了李晓宇一眼,似乎想从他那年轻得有些过分的脸上,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逞强。但他失望了,他只看到了如深潭般的平静和自信。
“好。”高工的嘴角,终于有了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有胆识。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说的办。”
他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现在是上午九点整。测试即刻开始,计时七十二小时。刘上尉,带人清场,测试区周围二十米设立警戒线,除了你们的核心技术人员,任何人不得靠近。”
“是!”刘上尉干脆利落地应道,随即带着另一名军官,开始执行命令。
红星厂的员工们,被迅速地请出了测试区。偌大的精密装配车间里,只剩下了李晓宇、钱秉义、林涛等几位核心人员,以及高工和他的团队。
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一台经过特殊改装的测试平台上,“红星一号”样机,已经被牢牢固定。各种传感器和数据线,如同密密麻麻的蛛网,连接着主轴的每一个关键部位,另一端,则汇总到一台军用级的工业计算机上。
高工亲自坐镇在计算机前,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测试程序。
“测试项目:满负荷连续运行。”
“主轴转速:额定最高转速,每分钟两万四千转。”
“负载:百分之百额定负载。”
“持续时间:七十二小时。”
“关键监控指标:主轴温升、振动值、轴心偏摆……”
一连串冰冷的参数,显示在屏幕上。林涛站在李晓宇身后,手心已经开始微微出汗。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参数组合在一起,意味着何等的严酷。这已经不是在测试,而是在“蹂躏”这根主轴。
“准备好了吗?”高工的目光,最后一次扫过李晓宇。
李晓宇给了林涛一个安心的眼神,然后对高工点了点头:“随时可以开始。”
“好。”
高工不再多言,按下了启动按钮。
“嗡——”
一声轻微的电流声后,测试平台上的“红星一号”,开始缓缓转动。随即,转速越来越快,声音也从低沉的嗡鸣,逐渐变得尖锐、高亢。
一千转……五千转……一万转……
最终,转速稳定在了两万四千转的峰值!主轴发出的声音,已经超出了人耳能够清晰分辨的范围,只留下一阵阵高频的啸叫,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了监控屏幕。
屏幕上,代表着各项性能指标的曲线,平稳得如同一条直线。
温升:25摄氏度。
振动值:0.1微米。
轴心偏摆:0.5微米。
“开局数据很漂亮。”高工的语气,依旧毫无波澜,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认真,“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二十四小时之后。”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一个小时……五个小时……十个小时……
屏幕上的数据,始终稳如泰山。钱秉义教授和张建华等人,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下了一些。他们轮流去休息,只留下李晓宇和林涛,带着几个年轻的技术员,寸步不离地守在现场。
夜幕降临,又缓缓褪去。
当测试进行到第三十个小时的时候,所有人都已经熬得双眼通红。
然而,就在此刻,异变陡生!
“滴!滴!滴!”
刺耳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从监控计算机上传来!
所有人的心脏,都猛地一缩!
高工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严肃,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操作,立刻将报警的参数项,放大到了整个屏幕。
“主轴温升超限!”
屏幕上,那条代表着温度的绿色曲线,在此刻,突然像一条受惊的蛇,猛地向上抬头,突破了预设的40摄氏度的安全阈值,并且,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攀升!
41度……42度……43度!
“怎么回事?”钱秉义教授一个箭步冲了上来,死死地盯着屏幕,额头上青筋暴起,“散热系统出问题了?还是轴承的润滑……”
“都不是!”林涛的脸色,一片煞白,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另一组数据上,“是算法!是算法的累积误差!”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条辅助曲线,声音都有些颤抖:“你们看,自适应补偿曲线,开始出现高频震荡了!这说明,我们的数学模型,在长时间不间断的运算后,因为浮点数精度问题,产生了微小的、但正在被不断放大的累积误差!这个误差,导致补偿算法的输出,不再平滑,从而引起了执行器的微小抖动。正是这些抖动,产生了额外的摩擦,导致了温度的异常升高!”
高工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无比。他没想到,问题居然出在了最核心的软件算法上。他更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居然能在短短十几秒内,就精准地定位到了问题的根源!
“能解决吗?”高工的声音,冷得像冰。
“我……”林涛张了张嘴,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解决?当然能!只要给他时间,让他回到实验室,重新优化模型,修改代码,编译,再下载……但这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而现在,测试是不可能中断的!
眼看着温度,已经飙升到了45度,距离60度的极限报警值,已经不远了。一旦触及,测试将立刻失败!
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李晓宇的声音,却如同定海神针一般,清晰地在每个人的耳边响起。
“高工,我需要修改一下软件的控制参数,可以吗?”
高工猛地回头,看着李晓宇:“在线修改?你疯了?你知道这有多大风险吗?稍有不慎,整个控制系统都会崩溃,主轴会立刻失控!”
“我没疯。”李晓宇的表情,平静得可怕,“给我一台电脑,再给我五分钟。”
他的目光,直视着高工,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高工与他对视了整整十秒钟。他从这个年轻人的眼中,看到了一种他只在那些最顶尖的,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的总工程师身上,才看到过的东西——绝对的自信,和对技术的绝对掌控力。
“好。”高公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这个字,“我给你五分钟。我倒要看看,你们红星厂,到底有什么样的底气!”
他立刻让人搬来一台备用电脑,接上了测试系统的调试端口。
“林涛,别慌。”李晓宇拍了拍已经有些手足无措的林涛的肩膀,“打开实时调试界面,进入协方差矩阵的参数设定模块。听我的指令,我让你改什么,你就改什么。”
“是!总工!”林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在键盘上,重新变得稳定。
“第一步,将q矩阵的对角线第三个元素,数值从0.01,下调到0.005。”
“第二步,将R矩阵的观测噪声参数,增加一个维度,引入角速度作为新的观测变量。”
“第三步,在卡尔曼滤波的增益计算公式里,加入一个衰减因子,初始值设定为0.99……”
李晓宇的语速极快,一条条指令,清晰无比地从他口中发出。他没有去修改核心的算法模型,那需要大量时间。他做的,是在现有的框架内,通过对关键控制参数的“在线微调”,如同一个经验最丰富的老中医,用几位药的剂量调整,来改变整个药方的药性!
林涛的大脑,已经完全放弃了思考,只是本能地,将李晓宇的指令,转化为一行行代码和参数,输入电脑。
高工站在一旁,看着屏幕上那些飞快闪过的数据和参数,他的表情,从最初的审视,慢慢变成了震惊,最后,甚至带上了一丝骇然!
他虽然不是算法专家,但作为项目总负责人,他看得懂这些参数的意义!对方的每一步操作,都精准地,打在了现有算法模型的“七寸”上!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调试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在悬崖边上,进行的,堪称艺术的,外科手术!
“……最后一步,参数写入,立即生效!”
随着林涛敲下回车键。
奇迹,发生了!
屏幕上,那条疯狂上扬的温度曲线,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摁住了!它在46度的位置,停顿了数秒,然后,开始缓缓地,但却坚定地,向下滑落!
45度……43度……41度……
最终,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它重新回到了40度的安全线以下,并稳定了下来!
那条代表着补偿算法的曲线,也不再震荡,重新恢复了平滑。
危机,解除了!
整个控制室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如同看怪物一般,看着那个依旧云淡风轻的年轻人。
高工的嘴巴,微微张着,许久,才缓缓地吐出了一口气。他看着李晓宇,眼神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轻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深深的震撼。
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测试,仍在继续。但所有人心态,已经完全不同。
四十八小时……六十小时……七十二小时!
当计时器上的数字,最终定格在“72:00:00”时,高亢的啸叫声,戛然而止。
“红星一号”,平稳地停了下来。
屏幕上,所有的性能曲线,从开始到结束,除了中途那一次小小的波澜,几乎完美得像一条直线。
“第一项测试,通过。”
高工站起身,走到李晓宇面前,第一次,郑重地,向他伸出了手。
“李总工,我为我之前的态度,向你道歉。你们的软件实力,特别是你个人的能力,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但说出的话,却让刚刚松了一口气的众人,心又提了起来。
“不过,你也别高兴得太早。软件的优势,可以通过现场调试来弥补。但硬件的极限,却是无法取巧的。”
“好好准备一下吧,”高工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明天的测试,是‘高低温冲击’和‘强振动测试’。那,才是对你们材料学、结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真正的……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