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季知棠和何氏刚回到天翔客栈,陈牙人便喜气洋洋地找来了。
“季娘子!好消息!”陈牙人一进门就笑道。
“您可真是福星!我好说歹说,把您的情况和难处都跟原东家说了。那家主人是个厚道人,家里也确实急着用钱搬去临安府。听说您家是孤儿寡母开食铺不易,又诚心要租,最后咬牙同意了!
三十五两一年,木器家什他们负责在五日内全部清理搬走,铺子打扫干净交给您!不过,租金需得一次付清,契书也要尽快签。”
一次付清三十五两?季知棠心中掠过一丝谨慎的担忧。
陈牙人察言观色,立刻拍着胸脯保证:“季娘子放心!我陈三在县城牙行做了十几年,这点信誉还是有的!那家姓赵,在七里街住了两代人了,街坊邻居都认得,绝不是骗子!
就是家里出了事,急着去临安,这才忍痛贱价出租祖产。契书咱们按规矩办,我给您作保,绝无问题!”
话说到这份上,季知棠心中疑虑尽消。机会难得,当断则断!
“好!有劳陈牙人了!这铺子,我们租了!”
翌日一早,在陈牙人的见证下,季知棠与赵家派来的管事正式签订了租契,白纸黑字,手续齐全。
季知棠当场点清三十五两纹银交付。又额外拿出三两银子,其中二两是给陈牙人的中介酬劳,另一两则是感谢他从中斡旋的辛苦费。
看着那张盖着红印的契书,季知棠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县城,季家铺子,我们来了!
签完契书,付清租金,心头大事落定,季知棠只觉得浑身轻松。昨夜因兴奋和思虑而有些失眠的疲惫一扫而空。送走陈牙人和赵家管事,她站在天翔客栈二楼的房间窗前,看着楼下渐渐苏醒的县城街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干劲。
“娘,您先在客栈歇会儿,我出去买点东西,顺便……给周大人家做点小食。”季知棠对何氏说道。她可没忘记周彦辰提及的杨梅酱快见底了,还有周母苦夏的旧疾。
“哎,你去吧,小心些。”何氏应道,脸上也带着轻松的笑意。
季知棠脚步轻快地下了楼,熟门熟路地找到附近的集市。
清晨的集市充满了活力,蔬菜瓜果水灵新鲜。她挑了些嫩绿的豇豆,买了一大包颗粒饱满的绿豆,又在一个专卖乳制品的摊子上,咬牙买了两罐价格不菲的新鲜水牛奶,这在宋代可是稀罕物。最后称了些上好的糯米粉。
回到客栈,季知棠向掌柜借用了后厨一角。客栈的厨子们对这个能做出程府宴席的小娘子好奇又客气,爽快地应允了。
她先抓了几大把绿豆,用清水反复淘洗干净,然后倒入一个大陶盆中,加入足量的清水浸泡起来。
趁着泡绿豆的功夫,她开始处理豇豆。鲜嫩的豇豆洗净,切成寸许长的小段。锅里烧开水,将豇豆段倒入沸水中焯烫了一两分钟,见其颜色变得更加翠绿,立刻捞出投入备好的冷水中过凉,然后沥干水分,用力挤掉多余的水分。
接着调制腌料。碗中放入捣好的蒜末、适量的茱萸粉、盐,再倒入米醋,用筷子搅拌均匀。
将处理好的豇豆段放入一个干净的阔口陶罐中,倒入调好的腌料汁,用手压实,确保豇豆都被汁液浸没,最后盖上盖子密封好。一罐开胃爽脆的“红油豇豆”就初步完成了,只需静置几日入味。
这时,绿豆也泡得差不多了,颗颗吸饱了水分。她将绿豆连水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小火慢慢熬煮。咕嘟咕嘟的声音中,绿豆渐渐变得酥烂。
趁着煮绿豆的空档,季知棠开始搓小丸子。糯米粉加入温热的清水,揉成一个光滑柔软的面团。揪下一小块,放在掌心搓成直径约一厘米的珍珠般的小圆子。
不一会儿,案板上就整整齐齐地码放了许多洁白圆润的糯米小丸子。
另起一锅烧开水,水沸后将小丸子下入锅中。
小丸子沉入锅底,随着水温升高,渐渐变得晶莹剔透,一个个浮上水面,像一颗颗白玉珠在沸水中翻滚。煮到丸子全部浮起,变得胖乎乎、软糯糯的,便用漏勺捞出,放入凉开水中过一下,防止粘连。
此时,锅里的绿豆也已煮得彻底软烂开花。季知棠舀起一勺尝了尝,豆香浓郁。她加入适量的蔗糖,用勺子一边搅拌一边将一部分绿豆压成细腻的豆沙,但特意留了一部分完整的豆粒,以增加口感层次。
待糖完全融化,豆沙变得浓稠顺滑,她端起那罐珍贵的水牛奶,缓缓倒入锅中。洁白的牛奶与淡绿的豆沙交融,瞬间变成一种柔和的浅豆绿色,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混合着豆香与奶香的清甜气息。
最后,将过凉的小丸子倒入牛奶绿豆沙中,轻轻搅匀,再稍煮片刻,让丸子吸饱甜汤的滋味。关火,将这一大锅散发着诱人甜香的“牛奶绿豆沙”端到一旁放凉。
清甜的豆香混合着浓郁的奶香,在客栈后厨弥漫开来,引得正在忙碌的厨子伙计们纷纷侧目,抽着鼻子。
“好香甜的味道!”
“这是什么新奇吃食?闻着就解暑!”
“季娘子这又是什么巧思?”
季知棠心情甚好,用了人家的地方和调料,自然不能小气。她笑着对几位厨子道:“各位师傅辛苦,这是我自己琢磨的一点小甜汤,消暑解腻的。若是不嫌弃,都来尝尝?”
她拿出几个干净碗,给每位厨子和帮忙烧火的伙计都盛了一小碗。碧绿的豆沙汤中沉浮着洁白的糯米丸子,看着就清凉宜人。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
“多谢季娘子!”
“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
厨子们喜笑颜开地接过碗,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
冰镇后的牛奶绿豆沙,入口清甜细腻,豆沙绵密,豆粒软糯,牛奶的醇香完美地中和了豆腥,更添一份顺滑丰腴。小丸子软糯弹牙,带着米香,裹着清甜的汤汁,口感绝妙。
微酸微甜,豆香奶香交织,在这初夏的早晨,一碗下肚,只觉得从喉咙到肠胃都舒坦极了,暑气顿消。
“好吃!真好吃!”
“又香又甜又解腻!季娘子这手艺,绝了!”
“这绿豆沙加了牛奶,味道就是不一样!又滑又香!”
厨子们赞不绝口。季知棠自己也盛了两碗,端回楼上房间给何氏。
见女儿端来两碗碧绿晶莹、点缀着白玉般丸子的甜汤,惊讶道:“这是?”
“娘,尝尝,我新做的牛奶绿豆沙,消暑的。”季知棠笑着递过一碗。
何氏接过碗,小心地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那清甜细腻、带着奶香和豆香的味道,正是她最喜欢的口味!
她连喝了几口,才满足地叹道:“棠姐儿,你这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绿豆汤娘也喝过,可加了这牛奶和糯米丸子,怎么就变得这么好喝?又香又甜又滑溜,一点也不腻!真好喝!比杨梅酱还解暑气!”
看着母亲脸上满足的笑容,听着楼下隐约传来的厨子们的夸赞,季知棠心中充满了小小的成就感。她端起自己那碗,慢慢地喝着。清凉甜美的滋味滑入喉中,也仿佛浸润了她的心田。
县城的新铺子租下了,弟弟的学业有了新的希望,手中还有能安身立命的手艺……季知棠望着窗外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阳光明媚地洒在青石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