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烧得正稳,火苗在铁皮管里轻轻跳动,屋子里暖和得能晒棉被。李秀芬早上五点就起了,把锅坐在炉上烧水,一边听着外面天刚亮的动静。她知道今天不能懒,腊月二十九,扫尘的日子到了。
水烧开后,她提了一壶热的出门,往公用水池边走。路上碰见赵大妈,正缩着脖子搓手,嘴里念叨:“这水冻得跟铁片子似的,怎么洗被子?”
“我带了热水。”李秀芬把壶放下,“先化冰,再轮流用。”
赵大妈眼睛一亮:“还是你想得周到。”她立刻喊起来:“都听见没!秀芬烧了热水,咱们排个队,一家一家来!”
孙桂香抱着小强站在旁边,孩子穿得厚实,脸蛋红扑扑的。她低声说:“秀芬,谢谢你啊。”
“别客气。”李秀芬给她倒了一盆温水,“你先洗,孩子不能冻着。”
钱婶也来了,手里拎着一条旧床单。她平时不爱凑热闹,今儿却主动站进队伍里。吴婶在后面嘀咕:“谁家不是要洗?偏你们先动手。”话虽这么说,她也没抢位置,到底还是排上了。
扫尘开始了。各家搬出柜子、箱子,拍打被褥,灰尘在阳光下飞舞。李秀芬回家拿了扫帚和抹布,先把自家屋子上下擦了一遍。窗台、炕沿、灶台,连炉管接缝处都用布条塞紧,防风又干净。
林建华下了夜班回来,没歇着,直接扛起梯子爬上房顶,把烟囱又检查了一遍。下来时眉毛上结了霜,李秀芬赶紧递上一碗姜汤。
“今年这炉子顺当多了。”他说。
“可不是。”她笑,“还得谢吴老蔫。”
林建华点头:“他昨儿还问我厂里有没有废铁皮,说想做个挡风罩。”
两人正说着,王霞抱着刚满月的婴儿过来了。妞妞跟在后面,蹦蹦跳跳地喊:“秀芬阿姨,我们家肉票买到了!半斤呢!”
“那好啊。”李秀芬接过孩子抱了抱,“小家伙睡得香。”
“我想着,年夜饭总得有点肉味。”王霞轻声说,“可鸡蛋没了,白糖也没剩,麻花都炸不成。”
李秀芬想了想:“我家还有点糖精,省着用够做一锅甜麻花。油我也匀你一点。”
“那你自个儿不够用了。”
“没事。”她说,“咱们几家一起炸,省火又省料。”
这话传开了。中午时候,公用厨房里搭起了两个灶台。钱婶拿出了自家存的面粉,王霞带了豆油,赵大妈负责看火,吴婶迟疑半天,最后送来一把葱花,放在案板边上就走了。
李秀芬掌勺调面糊。她把糖精溶在温水里,一点点加进面里,揉得光滑有劲。切条、拧花,下锅一炸,金黄酥脆的香味立刻飘出来。
“哎哟,这味儿真勾人!”赵大妈直吸鼻子。
孩子们围在锅边转,小强踮脚看着,眼里发亮。李秀芬捞起一根吹了吹,塞进他手里:“小心烫。”
郑老爷子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院门口,拄着拐杖,看着一群人忙活。李秀芬看见他,赶紧过去:“郑伯,您也来瞧热闹了?”
老人点点头:“我那儿还有几张红纸,是早年留下的。”
“您要写春联?”她眼睛一亮。
“嗯。”他说,“闲着也是闲着。”
他回屋拿出砚台和毛笔,在石桌上铺开红纸,蘸墨写下“万象更新”四个字。笔力沉稳,一笔一划都透着功夫。
李秀芬第一个贴上了门框。接着,孩子们争着去送。小强拿着一副“风调雨顺”跑向周建国家,妞妞抱着“平安喜乐”去了钱婶门口。
轮到吴老蔫家时,没人敢去。最后是李秀芬亲自送去的。门关着,她把对联贴好,横批写着“勤能补拙”。
她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转身要走,听见门内有响动。回头一看,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手伸出来,把对联角按了按,整了整。
下午,厨房更忙了。李秀芬定了个时间表:每户三十分钟主灶,错开用火。她自己排在最后。
前面几家做了炒白菜、炖粉条、蒸窝头。轮到她时,锅已经烫了。她先炒了点葱花,加水,放进白菜、豆腐、粉条,最后撕了几片昨儿攒下的肉渣进去,盖上锅盖慢炖。
香味一出来,人都聚过来了。
“这就是全家福吧?”赵大妈笑着说。
“是啊。”李秀芬掀开锅盖搅了搅,“没啥讲究,就是热乎。”
天黑前,各家都吃上了热饭。孙桂香母子坐在炕上,面前是一碗蛋炒饭,米饭泛着油光,蛋液裹得均匀。小强吃了两口,抬头看妈妈:“妈,过年真好。”
孙桂香眼圈红了,低头扒饭没说话。
零点快到了。周建国从厂里带回一小挂鞭炮,说是工友攒的。大家商量好,集中放,图个响动。
院子里腾出一块空地。老少都出来了。李秀芬抱着王霞的孩子站在中间,林建华站在她身边。郑老爷子拿着火柴,蹲下身点引线。
火光一闪,噼啪声炸开。火星四溅,映在每个人脸上。赵大妈扯着嗓子喊:“新年到了——”
“过年好!”众人齐声应。
吴老蔫站在自家门口,屋里灯亮着。他没说话,只是把手插进衣兜,盯着那串鞭炮烧到最后。
烟散了些,人群还没散。李秀芬低头看怀里的婴儿,还在睡,小嘴微微动了一下。
林建华伸手接过孩子,轻声说:“回屋吧,火不能断。”
他们转身往家走。赵大妈在后面喊:“初一早上,我包韭菜馅的!”
钱婶破例走出屋门,站在台阶上说:“我那儿有本菜谱,改天给你。”
孙桂香拉着小强的手,慢慢往回走。孩子忽然说:“妈,明年我还想吃秀芬阿姨做的麻花。”
李秀芬听见了,回头笑了笑。
厨房里锅碗还没收,案板上留着半块面团。窗外雪不知什么时候又下了起来,轻轻落在窗台上。
林建华把孩子放进摇篮,顺手往炉里添了块煤。火光跳了一下,照亮了墙上的日历。
腊月三十,除夕。
李秀芬脱了外衣坐下,手撑着炕沿喘了口气。这一天总算过去了。
外面传来脚步声,有人敲了三下门,又迅速走远。
她起身开门,门口放着一个小布袋,摸上去是米,还带着体温。袋子上什么都没写。
她把布袋拿进来,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