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的晨光刚漫过吊脚楼的飞檐,吴梦琪已经攥着订单合同站在了环球金融中心的旋转门前。玻璃幕墙反射着初升的朝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帆布包里周叔塞的麻花还带着余温,隔着布料都能闻到芝麻的焦香。手里的报表被指尖摩挲得发皱,上面 “共享冷链降本 40%”“抖音引流转化率 23%” 的红色批注,是她熬了三个通宵算出的成果。
电梯上升时的失重感让她微微发晕,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帆布包的带子。想起上周提交方案时王强那句 “别在边缘业务上浪费时间”,她的心跳还是忍不住加速。但摸到包里那叠厚厚的订单 —— 周叔的酸辣粉、陈婆婆的凉糕、刘叔的麻花加起来足足 20 万的合同额,心里又踏实了许多。这些带着磁器口烟火气的订单,比任何华丽的 ppt 都更有说服力。
“叮” 的一声,电梯门滑开。销售三部的办公室静悄悄的,只有李伟在茶水间冲咖啡,看到吴梦琪进来,夸张地吹了声口哨:“哟,我们的‘老街专家’回来了?捡到宝了吗?” 他的目光在她手里的报表上溜了一圈,嘴角挂着惯有的嘲讽。
吴梦琪没接话,径直走向王强的办公室。路过自己工位时,她瞥见桌角那个 “边缘业务组” 的便利贴不知何时被换成了 “本地特色食品渠道” 的蓝色标签,字迹虽然潦草,却让她心里一动。张莉从格子间探出头,假笑着打招呼:“梦琪回来啦?王经理刚还在问你呢。” 眼神里的探究藏都藏不住。
她深吸一口气,敲响了经理办公室的门。王强正对着电脑皱眉,看到她进来,指了指桌前的椅子:“报表放这吧,我等会儿看。” 语气里听不出情绪,手指却在键盘上停了下来。吴梦琪把报表和订单合同一并放下,特意把数据最亮眼的一页朝上:“王经理,这是老字号业务的最新数据和订单合同,共享冷链降本效果显着,线上转化率也达标了。”
王强的目光落在报表上,眉头慢慢舒展。他拿起合同翻了翻,手指在 “20 万” 的数字上顿了顿,又对比了报表里的冷链成本核算表。办公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吴梦琪的手心渗出细汗,盯着他紧绷的侧脸,心里默默数着秒。
“共享冷链降本 40%?” 王强终于开口,语气里带着怀疑,“怎么做到的?之前找的几家冷链公司报价都很高。” 吴梦琪连忙解释:“我联合了四家老字号拼单,量大了自然能压价,而且选的是本地物流公司,短途配送成本更低。” 她拿出冷链对比表,“这是和之前报价的对比,每单能省 12 块。”
王强看着表格上清晰的成本对比,又翻到抖音引流的数据页:“转化率 23%?这数据倒还行。” 他想起上周李伟提交的快消品报告,转化率还不到 15%,语气不自觉地缓和了些,“那个‘山城老味道’的抖音号是你弄的?”
“是的,主要拍周叔他们的制作过程,用重庆话解说,游客很喜欢。” 吴梦琪说起这个眼睛发亮,“上周有个游客因为包装问题给了差评,我们连夜上门道歉,她后来发了个视频,点赞量破万,带了不少新订单。” 她把手机里的视频找出来给王强看,画面里姑娘举着酸辣粉赞不绝口。
王强看着视频里热闹的评论区,又看了看报表上持续增长的曲线,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良久,他把合同和报表推回给吴梦琪,难得没有嘲讽:“老字号业务…… 继续做吧。下周部门会议,你准备个 ppt,给大家讲讲经验。”
吴梦琪愣了一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预想过各种可能 —— 被质疑数据、被要求压缩成本,甚至被收回业务权限,却唯独没料到会是这样的认可。“谢谢王经理!” 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起身时差点带倒椅子。
“别骄傲,数据好看不代表能长久。” 王强板着脸补充了一句,但嘴角的线条明显柔和了,“注意控制风险,尤其是食品安全这块,出了事你担不起。” 吴梦琪连连点头,抱着报表和合同退出办公室时,感觉脚步都有些飘。
回到工位坐下,她还没从惊喜中回过神来,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杨崇德发来的消息:“老幺茶馆等你,聊聊‘山城老味道’的下一步。” 后面加了个喝茶的表情。看到消息的瞬间,磁器口的烟火气仿佛顺着网线飘了过来 —— 老茶馆的老鹰茶香、竹椅的吱呀声、杨老洪亮的笑声,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吴梦琪看着消息,心里暖烘烘的。从最初在老茶馆留下纸条的忐忑,到杨老点拨 “养池子” 的顿悟,再到现在收到主动邀约,这段时间的成长像电影快放般在脑海里闪过。她摸了摸帆布包里周叔塞的麻花,硬邦邦的触感带着踏实的暖意,这是市井的馈赠,也是她前行的底气。
“哟,王经理没批评你?” 张莉不知何时凑了过来,香水味呛得人有些发晕,“我就说你这业务有潜力吧,当初我就想……” 吴梦琪没等她说完,笑着扬了扬手机:“杨老约我去老幺茶馆,我先出去一趟。”
看着张莉错愕的表情,吴梦琪心里忍不住有点得意。她收拾好东西,抓起帆布包快步走出办公室。电梯下降时,她翻看手机里的订单记录,从最初那笔磕磕绊绊的首单,到现在 20 万的累计业绩,每笔订单都记着她蹲过的摊位、改的方案、熬的夜。那些曾经让她委屈落泪的嘲讽和质疑,此刻都变成了勋章。
走出写字楼,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吴梦琪沿着街道快步走向地铁站,帆布包里的麻花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路过便利店时,她买了瓶冰镇老鹰茶,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清凉的茶汤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
地铁上,她点开和杨崇德的聊天记录,翻到老人上次说的 “长线养鱼” 理论,突然有了新的感悟。这 5 万块的包装材料订单,确实像块试金石 —— 不仅试出了她的能力,试出了老字号的潜力,更试出了职场的另一种可能。它敲开的不只是订单合同,更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是属于她的职场微光。
这种微光,是周叔蹲在老坛前舀辣椒时的专注,是陈婆婆银镯子叮当作响的温暖,是刘叔炸麻花时扬起的面粉,是老幺茶馆里老鹰茶的苦涩回甘。这些散落在市井里的微光,因为她的串联和坚持,渐渐汇聚成了火炬,照亮了她的逆袭之路。
到磁器口站下车时,阳光已经变得炽烈。吴梦琪沿着青石板路往老幺茶馆走,路过周记酸辣粉摊时,周叔正在捶粉团,木槌落下的 “砰砰” 声格外有力。看到她路过,老人笑着扬了扬手里的木槌:“杨老在茶馆等你呢!” 王芳从摊位后探出头,给她塞了袋刚做好的酸辣粉:“热乎的,路上吃。”
吴梦琪接过酸辣粉,热气模糊了视线。她挥挥手继续往前走,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笃定。职场的迷雾虽然尚未完全散去,李伟的嘲讽、张莉的嫉妒、王强的摇摆都还存在,但她已经不再害怕。因为她知道,自己身后站着的不只是冰冷的订单数据,还有这些鲜活的市井烟火,这些温暖的人心。
老幺茶馆的竹帘在风中轻轻晃动,老鹰茶的焦香远远就能闻到。吴梦琪掀帘而入,看到杨崇德正坐在靠窗的老位置,面前摆着两杯冒着热气的茶。阳光透过木窗棂落在老人身上,给他花白的头发镀上了一层金边。
“小姑娘来得挺早。” 杨老笑着招手,指了指对面的竹椅,“刚周叔来说你把订单做起来了,后生可畏啊。” 吴梦琪在竹椅上坐下,把帆布包放在脚边,里面的麻花和酸辣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都是您指点得好,还有周叔他们信任我。”
杨老端起茶杯呷了口茶,目光落在她身上:“别谦虚,能把老街的生意做出响动,靠的不只是运气。说说看,‘山城老味道’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吴梦琪挺直脊背,眼神明亮,开始讲述她的规划 —— 建立老字号联盟、开发联名伴手礼、拓展企业福利渠道……
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吴梦琪看着杨老认真倾听的表情,又望了望窗外蜿蜒向上的山城步道,突然觉得这 5 万块的试金石,不仅敲开了订单和认可,更敲开了她对销售的全新理解 —— 销售不只是卖产品,更是连接人与人间的信任,是守护那些值得被看见的美好。
市井里的微光已经成炬,照亮了她脚下的路。吴梦琪端起茶杯,与杨老的茶杯轻轻一碰,清脆的声响在茶香弥漫的老茶馆里回荡,像在宣告一个属于 “山城老味道” 的新时代,正式开启。而她的麻辣逆袭之路,也在这烟火气与茶香的交织中,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