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廿八,子时,开封城万籁俱寂。
经略府后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三长两短,正是夜枭的紧急暗号。赵铁柱瞬间惊醒,披衣起身,只见一个血人踉跄跌入院中。
“统领...沈阳急报...”探子从怀中掏出一封染血密信,气若游丝,“皇太极...称帝了...”
赵铁柱脸色骤变,接过密信,触手黏腻尽是鲜血。探子说完便昏死过去,背上插着三支雕翎箭,箭尾的白羽在月光下格外刺眼。
“来人!速请大夫!”赵铁柱厉声喝道,同时快步走向张世杰寝处,“备甲!急召各位将军!”
片刻后,经略府议事堂灯火通明。张世杰身着便服端坐主位,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匆匆赶来,人人面带忧色。
“大人,夜枭付出十二条性命换来的情报。”赵铁柱呈上密信,声音沉重,“皇太极在沈阳登基,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
堂内一片死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张世杰展开密信,目光扫过一行行触目惊心的文字:“...八旗扩编至十二万,孔有德携红衣大炮归降...蒙古十六部称臣...朝鲜被迫改奉大清正朔...”
他缓缓抬头,眼中寒光乍现:“皇太极定都沈阳,改沈阳为盛京。设六部,立朝仪,这是要与我大明分庭抗礼了。”
刘文秀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辽东...”
“辽东已非大明疆土。”张世杰声音冰冷,“皇太极在密信中特意提及,待秋高马肥,便要‘问鼎中原’。”
李定国一拳砸在案上:“好大的口气!”
“他有这个底气。”张世杰将密信传阅众人,“八旗精锐十二万,蒙古仆从军五万,汉军旗三万,总计二十万大军。更可怕的是...”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孔有德带去的三百门红衣大炮,足够轰开任何城池。”
堂内温度骤降,所有人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
翌日清晨,经略府正堂气氛凝重。
张世杰正在部署防务,曹化淳不请自来,身后还跟着几个东林党官员。
“张大人,”曹化淳皮笑肉不笑,“咱家听说,昨夜府上很是热闹啊?”
张世杰面色不变:“曹公公消息灵通。”
“不是咱家消息灵通,”曹化淳拖长了语调,“是有人弹劾张大人私募细作,擅启边衅。这不,钱大人特意从京城赶来,要问个明白。”
他身后一个清瘦官员上前一步,正是东林党干将钱谦益:“张大人,下官奉旨查问,辽东近来屡有冲突,不知是何缘故?”
张世杰冷笑一声,将夜枭密信掷在案上:“钱大人自己看吧。”
钱谦益接过密信,才看几行就脸色发白:“这...这不可能!皇太极怎敢...”
“怎么?”张世杰逼视着他,“钱大人是要说夜枭谎报军情,还是要说本官伪造密信?”
曹化淳抢过密信细看,越看脸色越是难看:“张大人,这等军国大事,为何不立即上奏朝廷?”
“本官正要上奏。”张世杰淡淡道,“不过在那之前,要先做好一件事。”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陡然提高:“即日起,中原五省进入战时状态!所有赋税优先充作军资,所有壮丁登记造册,所有粮仓统一调配!”
钱谦益大惊:“张大人!你这是要擅权啊!”
“擅权?”张世杰冷笑,“等建奴铁骑踏破山海关,钱大人可以去跟他们讲道理!”
他转身对刘文秀道:“传令各府县:暂停一切非必要工程,全力备战!”
“得令!”
曹化淳阴恻恻地道:“张大人,如此重大的决策,是不是该请示朝廷...”
“来不及了。”张世杰断然道,“从开封到京城,往返至少要半月。而建奴的马队,十天就能从锦州冲到北京城下!”
他走到钱谦益面前,目光如炬:“钱大人若是觉得本官处置不当,大可上本弹劾。但在这之前,请钱大人先去边关看看,看看将士们是用什么在抵挡建奴的铁骑!”
钱谦益被他的气势所慑,讪讪不敢再言。
---
三日后,开封城西校场。
五万新军列阵以待,刀枪如林,旌旗蔽日。张世杰站在点将台上,身后站着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
“将士们!”张世杰声音如雷,“建奴皇太极已经称帝,建国号大清!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不再满足于劫掠,他们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城池,我们的妻儿老小!”
校场上鸦雀无声,只有北风呼啸。
“我知道,你们中有很多人刚从田里走出来,很多人刚刚分到土地,很多人刚刚娶妻生子。”张世杰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你们一定在想,为什么不能过安生日子?为什么总要打仗?”
他提高音量:“因为我告诉你们,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安生日子!你不想打仗,敌人就会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你想要和平,就得用手中的刀枪去争取!”
士兵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中燃起火焰。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农民,不再是流民,你们是大明的军人!”张世杰拔出佩剑,直指苍穹,“我们的身后,是千万百姓!是我们的父母妻儿!这一战,我们无路可退!”
“死战!死战!死战!”五万人齐声高呼,声震九霄。
李定国悄悄对刘文秀道:“大人的练兵之法果然厉害,这些新兵已经有模有样了。”
刘文秀点头:“但时间还是太紧。若是建奴真在秋后大举南下...”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忧虑。
---
当晚,张世杰召集心腹密议。
“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他指着地图,“最迟八月,建奴必定南下。满打满算,只有五个月时间。”
李定国沉声道:“末将建议,立即增兵山海关。如今守关的只有吴三桂的五千残兵,根本挡不住八旗主力。”
刘文秀摇头:“难。朝廷不会同意我们派兵出关的。曹化淳第一个就会反对。”
“那就换个法子。”张世杰目光一闪,“以剿匪为名,派兵控制永平、蓟州一线。一旦山海关有变,我们可以立即增援。”
苏明玉插话道:“军饷方面,票号可以发行三百万两战争债券,年息八分,应该能吸引民间资金。”
“八分?”刘文秀吃惊,“这么高的利息,我们还得起吗?”
“还得起。”苏明玉成竹在胸,“只要打赢这一仗,缴获的战利品就值这个数。就算打不赢...”
她没有说下去,但众人都明白后半句:若是打不赢,一切休提。
张世杰沉吟片刻,毅然道:“就按明玉说的办。另外,我要亲自去一趟山海关。”
众人大惊。李定国急道:“大人不可!如今朝中多少人想要您的性命,这一去...”
“正因为如此,我才更要去。”张世杰目光坚定,“吴三桂态度暧昧,我必须亲自去会会他。若是他肯死守山海关,我们就能多三个月时间备战。”
刘文秀还要再劝,张世杰摆手制止:“我意已决。明日就出发。”
就在这时,赵铁柱匆匆进来,面色古怪:“大人,曹化淳求见,说是...有圣旨到。”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时候来圣旨?
张世杰整了整衣冠:“请。”
曹化淳满面春风地走进来,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闻辽东有变,特擢张世杰为蓟辽总督,总揽抗虏事宜...”
这道圣旨来得突然,给的权力更是前所未有。但张世杰接过圣旨时,心中却升起一股寒意。
崇祯在这个时候给他加官进爵,只有一个解释:朝廷已经确认了辽东剧变,而且情况比夜枭报告的还要糟糕。
果然,曹化淳凑近低声道:“张大人,皇爷还有道密旨。”
他取出一封火漆密信:“宣府总兵王朴...降清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连张世杰都愣住了。
宣府是京师西北门户,王朴投降意味着大清的铁骑随时可以直扑北京!
曹化淳意味深长地道:“张大人,如今整个大明的安危,可都系于你一人身上了。”
压力如山,但张世杰别无选择。
送走曹化淳后,他立即下令:“行程提前,今夜就出发。李定国随行,刘文秀留守。”
又对苏明玉道:“战争债券立即发行,有多少发多少。”
最后,他取出一枚令牌交给赵铁柱:“若我一个月内没有消息,你就持此令牌去找英国公,他知道该怎么做。”
众人心中凛然,这是在做最坏的打算了。
夜色中,张世杰带着百名亲兵悄然出城。此去山海关,不仅要面对外敌,更要提防来自背后的暗箭。
而大清的铁骑,已经在磨刀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