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仙镇大捷的消息,如同一声春雷,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震撼了整个大明帝国的北方。先是项城破罗汝才,再是朱仙镇败张献忠,阵前收降其麾下两员核心大将李定国、刘文秀!这一连串的胜利,对于久经败绩、被流寇蹂躏得千疮百孔的中原乃至京畿之地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捷报传至北京,紫禁城内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多日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得的、几乎可以说是狂喜的笑容。他拿着那份言辞恳切、详述战果的报捷文书,在乾清宫内来回踱步,连说了三个“好”字!

“张世杰!真乃朕之霍去病也!英国公一门忠烈,果不其然!”崇祯兴奋地对侍立在旁的王承恩说道,“快!拟旨!重赏振武营将士!擢升张世杰为都督同知,挂印将军,总制河南剿寇事宜!其麾下有功将士,兵部速议叙功封赏!”

一时间,京城内外,与勋贵集团交好的官员、将门,无不弹冠相庆,英国公府门前车水马龙,张维贤虽然依旧沉稳,但眉宇间的欣慰与自豪却难以掩饰。张世杰的名字,以前所未有的热度,传遍了京师的街头巷尾,成为了百姓口中力挽狂澜的少年英雄。

然而,在这看似一片欢腾的盛世凯歌之下,一股冰冷刺骨的暗流,正在某些深宅大院和庄严的衙署内悄然涌动、迅速汇聚。

文华殿侧殿,内阁值房。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陈旧纸张的气息,但更浓的,是一种压抑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兵部尚书杨嗣昌面色阴沉地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值房内显得格外刺耳。

下首坐着几位身着绯袍、气息凝重的官员,皆是东林一脉或在朝中与杨嗣昌走得近的言官、御史。其中一人,面色白皙,三缕长须,眼神锐利,正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东林干将李邦华。

“杨阁老,”李邦华率先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带着锋芒,“张世杰此子,虽有小胜,然其行事,僭越狂悖,已露跋扈之相!朱仙镇一役,阵前招降李定国、刘文秀二巨寇,此举……后患无穷啊!”

另一名御史立刻接口,语气激动:“李公所言极是!李定国、刘文秀何许人也?乃张献忠麾下头号悍匪,杀人如麻,恶贯满盈!此等凶顽之徒,不思尽数剿灭以儆效尤,反而招致麾下,待若上宾?张世杰意欲何为?莫非欲效安禄山故事,蓄养私兵,以为己用乎?”

“更可虑者,”又一人补充道,声音阴冷,“张世杰以勋贵之后,手握重兵,屡抗兵部明令(指之前催促进兵之事),自行其是。如今又招降纳叛,其势愈大。观其在河南,开仓放粮,笼络流民,俨然以‘张青天’自居,视朝廷法度于何地?视陛下天威于何地?长此以往,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你一言我一语,值房内的气氛愈发凝重。所有的矛头,都直指远在河南的张世杰,核心罪名便是“招降纳叛,养虎为患”、“拥兵自重,目无朝廷”。

杨嗣昌始终沉默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作为朝堂博弈的老手,他何尝不知这些东林党人如此积极,除了确实担忧武将坐大、威胁文官集团地位之外,更夹杂着对勋贵势力抬头的警惕,以及……或许还有对他杨嗣昌本人“攘外必先安内”方略受挫的不满(张世杰的胜利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他的保守)。

但无论如何,张世杰的迅速崛起和不受控制,确实触碰了他的底线,也带来了巨大的政治风险。此风绝不可长!

良久,杨嗣昌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惯有的、不容置疑的权威:“诸公之忧,亦为本阁之忧。张世杰年少气盛,虽有小功,然不识大体,不遵号令,确需敲打。然则,陛下如今正在兴头之上,贸然严参,恐适得其反。”

李邦华眼中精光一闪,躬身道:“阁老明鉴。正因陛下圣心喜悦,才更需防微杜渐!吾等身为言官,拾遗补阙,规劝君上,乃分内之责。岂能因圣心一时之喜,而坐视潜在之危殆?当联名上奏,陈明利害,请陛下明察!要求张世杰即刻将李定国、刘文秀及其部众押解进京,交由三法司会审明正典刑!同时,收回其‘总制’之权,仍归兵部统一调度!如此,方可防患于未然!”

“对!联名上奏!”

“必须遏制此燎原之势!”

众人纷纷附和。

杨嗣昌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知道,这是一次打压张世杰、重新确立兵部和文官权威的好机会,也能借此向东林党示好,巩固自己的地位。

“既然如此……”杨嗣昌终于点了点头,“便由李总宪(李邦华)牵头,联络志同道合之臣,具本上奏吧。奏疏措辞,需有理有据,既要点明隐患,又不可过于激烈,徒惹圣怒。重点在于‘规劝’与‘防微杜渐’。”

“下官明白!”李邦华等人精神一振,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一场针对张世杰的弹劾风暴,在看似平静的京城官场下迅速酝酿。一道道措辞或激烈、或“恳切”的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向通政司,递入紫禁城。内容大同小异,核心皆是抨击张世杰“招降纳叛,恐贻虎兕出柙之祸”、“擅专兵权,有藩镇割据之嫌”,强烈要求崇祯皇帝收回成命,严加约束,并将李定国、刘文秀等“降匪”明正典刑,以绝后患。

这些奏疏,很快便摆在了崇祯的御案之上。

初时的狂喜过后,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看着那一份份引经据典、言之凿凿的弹章,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经再次被拨动了。他本就对武将拥兵心存忌惮,尤其是张世杰这种并非纯粹由朝廷体制培养、而是凭借军功迅速崛起的勋贵子弟。杨嗣昌和东林党人的话,像是一盆冷水,浇在了他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上。

“王伴伴,”崇祯拿起一份言辞尤为激烈的奏疏,眉头紧锁,问侍立在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这些奏章……你以为如何?张世杰招降李定国等人,是否真的……有所不妥?”

王承恩心中暗暗叫苦,他深知此事牵扯甚大,一边是战功赫赫、圣眷正隆的年轻将领,一边是势大的文官集团和猜忌心重的皇帝。他小心翼翼地躬身答道:“皇爷,老奴愚见,张将军新立大功,锐意进取,招降悍匪或也是为了尽快平定贼乱,节省兵力。至于是否养虎为患……老奴不敢妄断。只是,这满朝文武皆有此议,恐怕……也非空穴来风。还需皇爷圣心独断。”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不得罪张世杰,也点出了文官压力的存在,将皮球踢回给了崇祯。

崇祯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既需要张世杰这样的猛将为他剿贼安民,又害怕其势力膨胀难以控制。这种矛盾的心理,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犹豫和烦躁之中。

而这一切的风暴核心,远在河南朱仙镇,刚刚取得一场辉煌胜利、正忙于安抚地方、整编降军、救治伤员的张世杰,还尚未完全知晓。但他派往京师的坐探,已经将朝中风向突变的紧急情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出了京城。

一场来自后方、比张献忠的大军更加凶险的政治风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这位年轻的统帅袭来。他能否化解这场危机?刚刚归降的李定国、刘文秀,又将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杀身之祸?所有的矛盾,都聚焦在了崇祯皇帝那摇摆不定的决断之上。紫禁城内的暗流,即将演变成席卷朝堂的惊涛骇浪。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龙血战神临高启明帝临鸿蒙大魏宫廷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重生我无敌虎狼之师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穿成了豪格,提前共和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狂妃错爱:冷魅王爷下堂妃我真不是暴君步步生莲公子饶命寒门败家子食物链顶端的佣兵穿成废柴皇子的我藏不住了南宋异闻录大乾逍遥纨绔最强医仙混都市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穿越大唐重整山河重装军火商大明伪君子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重生房遗爱,却被李世民当成了宝不当堂主好不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逍遥的王爷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钢轨上的家族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