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砚与故宫文创敲定初步合作框架的那个清晨,北京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体验店的木质展架上,将“清节·竹影”挂毯的竹纹刺绣映得愈发鲜活。苏晚星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用户评价页面,最新一条来自赵老先生的留言格外醒目:“升级后的挂毯摆在书房,不仅客人夸精致,更有人问起‘星砚’这个牌子——你们该让更多人知道这样用心的国风品牌。”
身后传来脚步声,顾砚深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行业数据报告走近:“品质升级让我们守住了用户信任,但这份《国风家居品牌认知调研》显示,咱们的品牌知名度仅35%,远低于头部品牌的60%。现在市场上跟风做‘传统纹样+家居’的品牌太多,用户记不住我们,就容易被替代。”他指着报告里的“品牌差异化”一栏,“品质是根,品牌建设就是让这根长出枝叶,让更多人看到星砚的‘不一样’——不只是‘做国风’,更是‘做当代人喜欢的时尚国风’。”
苏晚星合上平板,目光落在体验店门口驻足的年轻人身上——他们对着“墨韵·眠”四件套拍照,却在被问及“知道星砚吗”时摇头。“你说得对,”她语气坚定,“我们得主动走出去:一边借行业赛事打响专业口碑,一边用用户能参与的文化活动传递品牌温度,同时把‘时尚、创新’的定位刻进品牌形象里,让星砚从‘品质好的国风品牌’,变成‘年轻人爱选的时尚国风品牌’。”
当天下午,品牌建设专项会议在星砚会议室召开。运营部的陈宇率先打开ppt,屏幕上“金榫奖全国家居设计大赛”的logo格外醒目:“这是国内最权威的家居赛事,去年曝光量超5000万,覆盖设计师、经销商、家居博主全群体。如果我们拿下‘国风品类独家赞助权’,不仅能在赛事官网、决赛现场获得品牌露出,还能设立‘星砚特别奖’,挖掘新锐设计师合作——他们最懂年轻人审美,能帮我们打破‘国风=老气’的刻板印象。”
“但赞助费不低吧?”财务部张姐立刻翻出预算表,“去年头部品牌‘木语’花了200万,我们今年的营销预算还要留一部分给故宫系列推广。”
陈宇早有准备,调出RoI分析表:“我们谈的赞助费是180万,权益里包含3个联名合作名额——往届获奖设计师的作品在小红书、抖音的传播量平均超百万,联名款的销售额能覆盖60%的赞助成本。更重要的是,赛事能帮我们触达200+经销商资源,之前上海有家经销商就说‘没听过星砚’,这次决赛他们都会到场。”
设计部的林溪突然眼前一亮:“我关注过一位叫周屿的新锐设计师,他把敦煌藻井纹做成几何拼接抱枕,用莫兰迪色弱化传统纹样的厚重感,在年轻人里很火。如果能和他合作,正好能体现我们‘时尚国风’的定位。”她点开手机里的设计图,屏幕上抽象的水墨线条搭配浅灰底色,既保留国风意境,又透着简约时尚,“之前品质升级时我们优化了刺绣密度,正好能支撑这种轻盈的纹样设计。”
顾砚深点头,指尖在周屿的名字上轻点:“运营部先对接他,看看合作意向。‘星砚特别奖’的评选标准要改,不只要看传统元素运用,更要考核‘是否适配现代生活场景’——比如小户型能不能摆、能不能机洗,这些才是年轻人关心的。”
市场部的李萌接着补充:“光靠行业赛事不够,得让c端用户‘摸到’我们的品牌。我提议办‘星砚国风生活节’,线上线下联动。线下在体验店设三个区:‘纹样工坊’让用户亲手绣小竹片,感受我们的刺绣工艺;‘搭配课堂’请软装设计师教大家‘国风挂毯怎么搭北欧沙发’;‘品质对比区’摆上升级前后的产品样本,比如起球的旧款‘墨韵·眠’和新款对比,旁边附上检测报告。线上发起‘我的国风角落’挑战赛,用户晒家里的星砚产品布置,优胜者给故宫系列优先购买权,既能促活老用户,又能吸引新用户围观。”
“这个思路好,但要避免做成‘卖货活动’。”苏晚星补充,“重点是传递‘国风融入生活’的理念。比如搭配课堂,别只讲产品,要教用户‘用一件挂毯提升客厅层次感’,让他们觉得星砚不是‘摆在橱窗里的艺术品’,而是‘能让家变好看的日常用品’。”林溪立刻拿出纸笔:“设计部可以做本《搭配指南》,标注每款产品适配的装修风格,比如‘清节·竹影’挂毯,浅灰竹纹既能搭原木风,也能和工业风黑沙发撞出质感,把这些细节写进去,用户更有代入感。”
会议后半段,话题聚焦到“品牌形象统一”上。陈宇调出线上店铺和线下体验店的照片对比:“线上首页满是朱红、烫金,像传统工艺品店;线下体验店却用了大量浅灰、玻璃,偏现代简约,用户看了容易‘认不出’这是同一个品牌。我们得升级VI(视觉识别系统),把‘时尚+国风’的定位落到每一个视觉细节里。”
他展示了几家标杆品牌的案例:“‘造作’用高饱和撞色体现年轻,‘木语’用原木色传递自然,我们可以在传统元素里加现代设计——比如把Logo里的‘砚’字线条简化,去掉繁琐的雕花;色彩保留墨黑、朱红,但多加米白、浅灰做调和;宣传海报别堆满脸纹样,试试‘左产品细节+右留白标语’,比如左边拍‘墨韵·眠’的刺绣针脚,右边写‘一针一线,绣进日常’,既突出品质,又显时尚。”
林溪深表赞同:“设计部可以牵头,结合故宫系列的缠枝莲纹,让VI有延续性。比如海报边框用简化的缠枝莲线条,颜色用朱红描边,既呼应故宫合作,又不厚重。”顾砚深看着屏幕上的Logo初稿,突然开口:“Slogan也得改。之前的‘星砚,匠心国风’太笼统,要把‘品质’和‘时尚’都加进去。不如改成‘星砚,以匠心铸品质,以时尚焕国风’,用户一看就知道我们的核心是什么。”
会议结束后,各部门迅速行动。市场部的李萌当天就拨通“金榫奖”组委会电话,对方听闻星砚想赞助国风品类,立刻给出积极回应:“今年我们正想做强国风赛道,你们刚做了品质升级,又要和故宫合作,调性很契合。”两天后,双方敲定权益:星砚获“国风品类独家赞助”称号,官网首页banner展示1个月,决赛现场设20平米“星砚国风生活空间”展区,额外赠送10分钟品牌宣讲时间。“宣讲要讲好我们的故事,”苏晚星特意叮嘱,“别念数据,就从赵老先生反馈毛边的小事说起,让经销商和设计师知道,星砚的品质和时尚,都是从用户需求里长出来的。”
运营部的陈宇带着“墨韵·眠”样本拜访周屿时,这位年轻设计师正在工作室里摆弄牛仔布拼接的京剧脸谱装饰画。“我早关注你们了,”周屿摸着样本面料,眼神发亮,“之前看用户说挂毯毛边,你们居然专门升级了刺绣密度,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比单纯找我做设计更打动我。”他拿出草图,“我想做‘墨屿·留白’系列,用抽象水墨线条代替写实竹纹,底色用米白,刺绣用浅灰,既像水墨画的留白,又适合年轻人的卧室。”陈宇立刻点头:“生产上没问题,我们新调整的刺绣密度,能刚好撑起这种轻盈的线条,不会毛边,也不会厚重。”
设计部的林溪很快和周屿对接细节。拿着周屿画的水墨线条稿,她带着面料样本蹲在生产车间和工人沟通:“线条拐角处得用每厘米2.5针,直线部分2针,这样既牢固又不破坏飘逸感。”工人师傅现场试绣了一小段,浅灰的线迹在米白面料上晕开,真像宣纸上晕染的墨痕,周屿忍不住赞叹:“你们把设计落地的细节想得比我还透。”
与此同时,VI升级也在推进。中标的设计公司拿出优化后的海报方案:左侧是升级后的“清节·竹影”挂毯,镜头聚焦边缘整齐的锁边刺绣,右侧大面积米白留白,墨黑字体写着新Slogan,下方用细朱红线条勾勒出简化的竹纹——既突出了品质升级的成果,又透着简约时尚。苏晚星看着海报,想起第一次在体验店见到赵老先生的场景,突然觉得:品牌建设就像给挂毯锁边,既要守住品质的“里子”,也要织好形象的“面子”,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记住星砚的温度与质感。
10月初,“星砚国风生活节”在线下体验店启动。北京店的“纹样工坊”前排起长队,苏绣师傅手把手教用户绣竹纹小挂件,一位年轻女孩绣完后兴奋地拍照:“原来刺绣这么有意思,以后买挂毯,也能看懂这些针脚里的用心了。”“搭配课堂”里,软装设计师指着铺着“墨韵·眠”四件套的床说:“浅灰底色配墨色竹纹,哪怕旁边摆着乐高积木,也不会觉得违和——国风不是非要‘一板一眼’,融入日常才好看。”台下有人立刻举手:“我家就是北欧风,能帮我看看怎么搭挂毯吗?”
线上的“我的国风角落”挑战赛同样热闹。家居KoL“家居小筑”发布了一条“30平米小户型国风布置”视频:她把“清节·竹影”挂毯挂在沙发背景墙,搭配浅灰沙发和原木茶几,再用“墨韵·眠”的抱枕做点缀,视频结尾特意拉近镜头展示挂毯边缘:“之前担心毛边问题,现在升级后特别整齐,品质肉眼可见。”视频播放量一天突破100万,话题#星砚国风家居角落#阅读量飙升至500万,不少用户留言:“原来国风也能这么清新,想给我的小窝也安排上。”
11月中旬,“金榫奖”决赛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星砚的展区被打造成一个“会呼吸的国风空间”:左侧品质区,工作人员现场用起球仪测试“墨韵·眠”面料,升级后的面料经过500次摩擦仍保持平整,旁边的检测报告引得经销商频频驻足;中间联名区,“墨屿·留白”系列的床品铺展在原木床上,抽象水墨线条在灯光下若隐若现,电子屏里周屿的声音缓缓传出:“星砚的品质,让我的设计有了落地的底气。”
顾砚深的品牌宣讲排在下午。他没有站在讲台后,而是拿着一块有毛边的旧挂毯样本走到观众席:“一个多月前,一位老先生拿着这样一块挂毯找到我们,说‘你们的竹纹好看,但这毛边让我觉得差了点意思’。就是这句话,让我们启动了全链条品质升级——设计部加了锁边刺绣,生产部换了新设备,品控部建了三检制度……”他举起升级后的挂毯,“现在,它不仅没有毛边,更能融入年轻人的家。星砚相信,好的国风品牌,既要守得住匠心,也要跟得上生活。”台下掌声雷动,不少经销商当场留下联系方式:“我们想把这样的国风产品带回当地。”
最终,周屿凭借“墨屿·留白”系列拿下“星砚·时尚国风设计奖”。颁奖台上,他握着奖杯说:“谢谢星砚给新锐设计师机会,更谢谢你们让我知道,国风不是躺在博物馆里的符号,而是能绣进床品、挂进客厅的日常。”
“金榫奖”落幕一周后,市场部的调研数据传来:星砚的行业知名度从35%跃升至52%,线上店铺搜索量增长80%,“墨屿·留白”联名款预约量突破5000件。12月初联名款正式上线,当天销量就达1200件,不少用户留言:“水墨线条太戳我了,洗了两次没起球,品质和颜值都在线。”
线下生活节同样收获满满,北京体验店客流量增长120%,销售额同比提升95%。一位带着朋友来打卡的老用户说:“之前我只是觉得星砚品质好,现在参加了活动,才发现原来国风可以这么搭,已经推荐给三个朋友了。”
品牌建设的热度,也让故宫文创的合作推进得更加顺畅。12月下旬,故宫文创项目负责人来到星砚生产车间,看到工人师傅在苏绣大师指导下练习“虚实针”,品控小组拿着放大镜检查龙纹刺绣,忍不住感慨:“之前我们考察了很多品牌,有的缺匠心,有的缺新意,只有星砚把品质和时尚捏得刚刚好。”当天,双方敲定首款“九龙·瑞启”挂毯的细节:以九龙壁龙纹为灵感,简化线条后用真丝刺绣,鳞片部分用“虚实针”呈现立体感,同时沿用星砚的锁边工艺和抗菌技术,确保“好看又好用”。
离春节越来越近,星砚的车间里,苏绣师傅正手把手教工人绣龙鳞;设计部的灯亮到深夜,林溪和团队反复调整龙纹的比例;运营部的陈宇在策划故宫系列的预热活动,想把“九龙·瑞启”的设计故事讲给用户听。顾砚深和苏晚星站在车间门口,看着忙碌的身影,突然想起赵老先生的那句话——“你们该让更多人知道这样用心的国风品牌”。
现在,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知道:星砚的国风,既有一针一线的匠心品质,也有融入日常的时尚温度。而这,只是星砚品牌之路的开始——未来,他们要让“星砚”这两个字,成为“当代国风生活”的代名词,让更多人在日常里,触摸到国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