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风带着暑气,吹拂着窗外的海棠树叶,沙沙作响。
先生搁下手中的红蓝铅笔,轻轻揉了揉眉心。
一份刚送来的外交简报搁在案头,其中一处关键的翻译歧义,让敏锐的他再次察觉到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靠的外交翻译人才,太匮乏了。
许多翻译人员外语虽好,却对对象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脉络缺乏深度理解,这在外交场合无异于“半盲”。
他需要的,是既精通语言,更能洞察世界风云的“自己”的战士。
“必须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可靠的外语人才摇篮才行啊。”
他正思索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先生,关于筹建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的报告,初步方案已经出来了。”
值班秘书拿着文件夹,快步走了进来。
先生立刻抬起头,眼中疲惫尽扫,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哦?快给我看看。”
他接过文件,看得非常仔细。
当目光扫过“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首批计划招收高一新生”这一行字时,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用手指轻轻点了点纸面:“好,很好!这件事办得及时。这是我们外交事业的‘预备队’,意义重大啊!”
但当他看到生源部分仍写着“按常规流程招录”的初步设想时,他微微摇了摇头,将文件轻轻放回桌上。
“生源,是这一切的基础,是苗子,决不能按部就班。”总理的语气温和却无比坚定,他看向眼前的同志,目光深邃,“你们要亲自下去,就在四九城,把最好的‘苗子’给我选出来。”
他站起身,边走边嘱咐,思路清晰而具体:
“第一,中考成绩,你们要和市教育局协调,提前调阅。各科成绩优异是基础,尤其是显示出外语天赋的,要重点关注。”
“第二,政治审查必须严格。家庭历史、社会关系要清清楚楚,我们要的是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第三,要面试。看看孩子的反应、悟性,有没有从事外交工作的潜质。不要只看分数,要看综合素质。”
在他的设想里,这一批高中生,一大部分是要作为未来的外交人员培养的,必须要足够优秀。
“这些孩子,将来是要走上国际舞台,为国家发声的。他们不仅要外语流利,更要懂得国外的政治、经济、社会,要有广阔的视野。我们办这个附中,就是为了这个战略目标。”
“还有,记一下,先办高中,积累经验,再向下延伸,开办初中和小学,尽量将有天赋的孩子从小就选拔出来,积累足够的后备人才。”
秘书将先生的指示一一记下。
……
负责筹建附中的李同志拿到批示后,立刻带人进驻市教育局,开始调阅全市的中考成绩档案。
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试卷和成绩册被一一翻开。
然而,随着翻阅,几位同志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
“情况不乐观啊。”
一位年轻同志放下手中的一叠成绩单,叹了口气,“外语成绩普遍不理想,及格已算不错,能达到良好的凤毛麟角。”
李同志接过成绩单,仔细看着。
情况确实如此。
许多学生其他科目成绩优良,唯独外语一栏分数偏低。
他指着一份语文、数学成绩都很出色,但外语刚及格的档案问道:“这样的学生多吗?”
“很普遍。”
旁边的市教育局干部解释道,语气带着些许无奈,“李同志,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在进中学前根本没接触过外语。师资也短缺,很多老师自身口语就不行,只能教点语法和单词。学生们缺少语言环境,光是死记硬背,很难真正学好,更别提什么‘语感’和‘天赋’了。说到底,咱们缺少学外语的‘土壤’啊。”
李同志沉默地点点头。
他理解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连续几天,他们都没能找到外语与其他科目同样拔尖的“理想苗子”,气氛不免有些沉闷。
这天下午,李同志继续埋首在档案中。
当翻到“何雨水”的材料时,他的目光停住了。这份成绩单非常醒目:数学满分,语文高分,政治优秀,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语(俄语)那一栏,也是一个鲜红的满分。
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又仔细核对了一遍。
确实是满分。
他立刻翻开后面的班主任评语,上面清晰地写着:“该生语言天赋突出,发音准确,语感好,能进行基础会话,远超同龄人水平。”
“不错,不错,终于看到个好苗子!”
李同志压抑着内心的激动,将档案递给身边的同事,“你们看,这何雨水!各科均衡,都十分优异,尤其是这个外语成绩和评语,太难得了!”
办公室里原本有些低迷的气氛为之一振,大家传阅着这份与众不同的档案,仿佛在沉闷的夏日里吹进了一丝清风。
然而,顺利的节奏很快被打断。
就在他们准备进行下一步政治审查时,一位工作人员拿着刚收到的文件走了进来,面色有些为难:“李主任,这是刚收到的协调函。空军招飞办公室的同志也注意到了何雨水同学,希望我们优先考虑。”
李同志的心微微一沉。他知道招飞工作的特殊性和优先级别。
按照后世的标准,招收初中毕业生成为飞行学员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建国初期,国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中等教育尚未普及,拥有初中毕业学历在当时已经算是具有一定文化的“知识分子”了。
最重要的是何雨水拥有超越常人的身体素质。
在市教育局的会议室里,空军来的王同志说话很直接,他穿着一身整洁的军装,坐姿笔挺:“李同志,我们仔细研究过何雨水同学的档案。她不仅各科成绩优异,体育成绩也非常突出。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她身体素质好,视力极佳,符合飞行员的基本身体条件。国家正在大力建设空军,急需文化素质高、身体过硬的好苗子。”
李同志深吸一口气,将何雨水的档案轻轻推到对方面前,重点指了指外语成绩和评语:“王同志,我完全理解空军建设的迫切性。但请您特别注意这一项。在目前的环境下,能取得外语满分,并且获得‘语感好、能会话’这样评价的学生,您应该清楚有多么罕见。”、“我们筹建附中,就是为了解决国家在外交领域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她所展现的语言天赋,同样是关乎国家战略的稀缺资源。”
王同志看了看那份成绩单,语气依然坚定:“我承认她的外语确实出色。但飞行员更是万里挑一,对身体和文化的综合要求极高。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全面发展的学生,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尽快建立起自己强大的空中力量。”
“正因为国家需要多方面的人才,我们才更不能浪费她在语言上的特殊才能。”李同志的态度也同样坚决,“我们认为,她在未来外交战场上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双方各执一词,都认为何雨水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只是方向不同。会议最终决定,将各自意见和详细材料同时上报,由上级部门统筹定夺。
而在这一切紧张磋商的同时,何雨水和其他同学一样,只是待在家里,心里有些没底地等待着中考成绩的正式放榜。
她并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两份截然不同却同样重要的报告里。
何雨柱呢,还在哈萨克斯坦吭哧吭哧的帮忙挖地道。
好消息是,地道快通了,已经无限接近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