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拍了拍胸口,脸上是庆幸和后怕交织的表情:“总算结束了……看得我手心都出汗了。”
“看来我是明天,还有一天缓冲的时间……虽然明天是第一个上场。”
她说着,又有点愁眉苦脸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揪着衣角,反复揉搓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
林深收拾着自己的东西,闻言安慰道:“至少还有一天准备时间,可以再针对性强化一下。”
赵磊的情绪已经完全平复,他一边收拾笔记本一边说:
“嗯,下午可以安心看别人答辩,也是学习。”
人群开始向出口涌动。
林深站起身,目光扫过申城理工的区域。
陈浩正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自己的物品,察觉到林深的目光,侧头瞥了一眼,嘴角勾起一个极淡却充满挑衅意味的弧度。
指尖故意重重地合上黑色笔记本,发出“啪”的声响,像是对林深无声的宣战。
随后抬眼直视林深,眼神中满是轻蔑与不屑,似乎这场竞争他志在必得。
林深平静地收回目光,随着人流,和同伴们一起离开了竞赛会场。
午间的阳光带着暖意倾泻而下,驱散了会场内空调带来的些许凉意,也稍稍缓解了紧绷了一上午的神经。
下午,又将是一场紧张的角逐。
而属于他的赛场,在明天。
和教授分别后,林深三人的午餐在酒店附近一家安静的简餐店解决。
几人刻意避开了讨论上午的答辩细节,也默契地没有再提陈浩。
话题围绕着下午即将登场的选手,以及各自方案中可能被评委深挖的点展开,气氛轻松。
赵磊的情绪已经完全恢复,甚至能客观地分析自己上午最后卡壳的原因,为李薇和林深提供一些避免类似情况的建议。
下午一点二十分,林深和教授集合之后,重新回到了会场。
下午的选手们显然也经过了午休的调整,状态各异,但紧张感依旧存在。
灯光亮起,比赛的流程照旧,主持人宣布开始后,九号选手很快登台。
提问环节时,评委们的风格依旧犀利严谨。
林深三人专注地观看着,偶尔低声交流几句评委提问的倾向性。
偶尔也在自己的笔记上记录下值得借鉴的答辩技巧或需要警惕的失误。
时间在选手轮番上台中悄然流逝。
当第十六号选手结束答辩,带着凝重的表情走下讲台时,窗外的天色已染上了淡淡的暮色。
主持人再次走上台:“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带队老师们,今天比赛就到此结束,感谢所有选手的精彩呈现。”
“请各位有序离场,明天的比赛将于上午八点半准时开始,请十七号至三十三号选手务必做好准备,按时到场。”
“祝各位晚餐愉快,养精蓄锐。”
一天的赛事尘埃落定。
会场内响起更为明显的放松的呼气声和椅子挪动的声响。
人群开始有序地涌向出口。
晚餐在酒店餐厅进行。
气氛比午餐时更为活跃一些,经历了下午的观摩,选手们互相之间也有了更多的话题。
张教授和王老师特意坐到了林深,李薇和赵磊这一桌。
“赵磊,下午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从别人的答辩里学到点什么?”
张教授笑着问,语气轻松。
赵磊认真地点点头:“有,教授。看到好几位选手在应对张力老师那种理念性追问时,用了不同的切入角度,很有启发。”
“我也看到了一些技术细节没讲清楚被李总追问到哑口无言的,提醒了我自己材料部分还得再捋一遍。”
“嗯,能总结就好。”
张教授赞许道,随即目光转向李薇和林深。
“李薇,明天你是咱们的头炮了,十七号,第一个。紧张归紧张,但记住,第一个也有第一个的优势,评委精神头足,印象容易深刻。”
“把你方案里那个‘互动生长’的核心亮点,给我打出来!讲清楚,讲生动!”
李薇用力点头,握了握拳给自己打气:“明白,教授!我会把状态调整到最好的!”
张教授的目光最后落在林深身上,带着期许和信任:
“林深,你是三十一号,排号靠后。今天好好休息,养足精神。”
“你的方案深度和完成度都很高,我对你有信心。稳扎稳打,把《栖光·承忆》的温度和力量,完完整整地传递出来!”
“我会的,教授。”林深迎上教授的目光,眼神坚定,“您放心。”
他的目光炯炯,气势明显高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