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开始迅速引导第一位选手上来,帮助选手将方案导入。
巨大的屏幕上同步显示出选手信息和他的方案名称。
会场彻底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选手略带颤音的自我介绍和随后响起的,清晰但难掩紧张的陈述声。
时间在答辩,提问,打分,离场和休息的循环中悄然流逝。
一个又一个选手走上台,展示着精心准备的方案,接受评委席上投来的目光。
林深三人坐在京北大学的区域,全神贯注的观看着。
台上选手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评委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让他们感到一阵紧张。
五位评委们的神情都异常的专注。
王教师提问时的习惯性蹙眉,李总的问题则直指技术细节的核心逻辑严密。
张力先生更注重理念的表达和创新性,陈立教授则偏好追问参数化逻辑和实践路径。
而沈星河大部分时间都安静的聆听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
只有当选手阐述到关键处或出现明显疏漏时,他才会提出一个看似温和,实则直指要害的问题。
“沈先生提问虽然不多,但感觉……好有分量。”
李薇忍不住小声对旁边的赵磊嘀咕,声音压的极低。
赵磊推了推眼镜,眼睛紧紧盯着评委席,同样低声回应:
“嗯,还有那几位老师都好严厉,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他下意识的握紧了放在膝上的拳头。
一想到自己就排在第八位,这个靠前的顺序带来的压力感更重了。
林深的目光从评委席收回,落在身边两位同伴身上。
“别紧张,严厉是专业的表现,只要我们把准备的东西思路清晰的讲出来,回答时紧扣方案核心就行。”
李薇二人都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台上的答辩者身上。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一分一秒的挪动。
时间在紧张的氛围中一分一秒地挪动。
当主持人清晰报出“请七号选手离场,八号选手,京北大学,赵磊准备”时,林深和李薇几乎是同时转头看向身边的赵磊。
赵磊的身体明显绷紧了一下,脸色有些发白。
他快速地做了几个深呼吸,试图平复过于急促的心跳。
“赵磊,别紧张!”李薇立刻小声打气,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关切和鼓励,“就跟我们昨天模拟一样,没问题的!”
林深伸手,轻轻拍了拍赵磊紧绷的手臂,眼神坚定:
“加油,赵磊!你的方案很扎实,按准备的来。”
感受到同伴的鼓励,赵磊用力的点了点头。
拿起自己的物品站起身,挺直背脊,一点一点的走向讲台。
赵磊站在讲台后,将U盘插入接口屏幕上显示出它方案的标题和效果图。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目光扫过台下的人群,最终落到评委席上。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八号选手,来自京北大学的赵磊。我的参赛方案是……”
在一开始他的声音还带着紧张的微颤,但随着他开始阐述方案,声音逐渐就稳定了下来,变得清晰而有力。
赵磊熟练的操作着ppt展示着精心绘制的图表,清晰的阐述着设计的出发点,技术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
评委提问环节很快就开始。
几位评委轮番提问,每个提问都直指核心。
几个回合下来,赵磊虽然额头微微见汗,但应对尚算自如。
就在林深二人和教授以为他能顺利过关时,张力先生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赵磊同学,你的方案理念强调‘归属感’,这很好。但你在整个陈述和之前的回答中,更多的是聚焦于技术实现和空间形态的本身。”
“你能否更具体的阐述一下你的设计是如何通过具体的细节,去主动‘引导’或者‘激发’使用者产生你所期待的那种情感连接的?”
赵磊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了一些。
他过于专注于技术实现和功能满足,对于如何通过设计语言主动营造情感氛围,虽有概念提及,却缺乏深入的 具象化的阐述支撑。
他张了张嘴,脑子却一片空白,预设的回答似乎都套不上这个问题。
巨大的压力感瞬间攫住了他,会场陷入寂静。
时间仿佛都凝固了,每一秒都被拉的无比的漫长,汗水顺着赵磊的鬓角滑落。
赵教授等人在台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李薇更是紧张得捂住了嘴。
就在几秒钟的空白之后,赵磊猛的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避开张力先生过于锐利的目光,视线重新会落回到自己方案的效果图上:
“关于情感引导……以这个共享中庭为例,”
赵磊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干涩,他努力组织着语言。
“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对称布局,采用了流线设计。”
“步道并非笔直通往目的地,而是有意设置了几个视线交汇点和可以短暂停留的‘口袋空间’。”
赵雷的语速并不快,但思路开始重新连接:“比如这里。”
他放大了一个区域的细节:
“步道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小的转折,旁边设置了一处绿植的休息平台,这个平台的位置……”
“我们相信这种细微的空间互动比宏大的宣言更能潜移默化的促进社区的归属感……”
虽然回答不如之前的流畅自然,但他还是稳住了阵脚。
结合空间设计进行了阐述,勉强回应了评委的问题。
张力听完后,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在面前的评分表上写着什么。
其他评委也各自记录着。
“好的,时间到。感谢八号选手的答辩。”
主持人适时宣布。
赵磊如释重负,脚步虚浮地走下讲台。
回到京北大学的座位区,他几乎是跌坐在椅子上。
脸色依旧苍白,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
他摘下眼镜,用袖子擦了擦额角,声音充满了失落和后怕:
“太紧张了……上台后脑子就有点发懵……最后那个问题,差点……差点就答不上来了……”
他懊恼地摇了摇头,显然对自己的临场表现很不满意。
“没有的事,赵磊。”
李薇立刻凑过来:“你前面讲得特别好!回答问题也都很到位。”
“最后那个问题确实有点刁钻,你能在那么紧张的情况下反应过来,还举了例子说明,真的超厉害!”
林深也用力拍了拍赵磊的肩膀,眼神肯定:“李薇说得对。整体完成度很高,核心内容都清晰表达了。”
“最后那个点,你能及时调整思路,抓住具体空间来解释,已经处理得很好了。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张教授和王老师也侧过身来。
张教授脸上带着宽慰的笑容,声音温和却充满力量:
“赵磊,表现很出色,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对技术问题的回答尤其到位。”
“最后那个问题属于理念阐释的深化,有点难度。”
“你能在压力下迅速调整,找到切入点回应,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非常棒!王老师,你说呢?”
王老师也笑着点头:“确实,整体完成度很高,答辩节奏控制得也不错。瑕不掩瑜,是个很好的开始。给咱们京北开了个好头。”
听到老师和同伴们一致的肯定和鼓励,赵磊紧绷的身体才慢慢放松下来,苍白的脸上也终于恢复了一点血色。
他推了推眼镜,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谢教授,谢谢老师……谢谢你们。”
这时主持人再次走上台,声音清晰传遍会场:“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同学,今天上午的比赛到此告一段落。”
“感谢所有选手的精彩呈现!请各位有序离场,午餐时间请自行安排。”
“下午的比赛将于一点三十分准时开始,请九号至十六号选手做好准备,按时到场。”
上午场结束了。
会场里响起一片椅子挪动的声音和放松下来的低语声。
紧绷了一上午的神经终于可以暂时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