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五所冷宫,位于紫禁城的西北角,常年不见阳光,墙壁斑驳,庭院里的杂草长得比人还高,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这里是后宫妃嫔的噩梦,一旦被打入冷宫,便意味着终身与荣华富贵绝缘,只能在孤寂和绝望中度过余生。
德妃被两名侍卫抬着,一路从乾清宫送到冷宫。她醒来时,已躺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身下是铺着稻草的硬板床,身上盖着一床散发着霉味的薄被。她睁开眼,看着屋顶破旧的瓦片,眼中满是绝望。
“醒了就起来吧,这里不是你享福的地方。”一个穿着灰布衣裳的老宫女走进来,语气冷淡,将一个粗瓷碗放在床边的矮桌上,“这是你的早饭,快吃吧,吃完了还要打扫院子。”
德妃看着那碗里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还有一块黑乎乎的窝头,胃里一阵翻腾,根本没有胃口。她想起在永和宫时,每日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穿的都是绫罗绸缎,身边有无数宫女太监伺候,可如今,却只能在这里吃粗茶淡饭,做粗活,巨大的落差让她忍不住哭了起来。
老宫女见她哭,也没安慰,只是冷冷地说:“哭也没用,既然被打入冷宫,就该认命。这里的规矩,每日要打扫院子,还要洗衣做饭,若是偷懒,就别想吃饭。”
说完,老宫女转身走出房间,关上了门。德妃坐在床上,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心里一片冰凉。她想起四阿哥,想起自己曾经的荣华富贵,想起康熙曾经的宠爱,泪水越流越多——若是当初没有嫉妒苏清颜,没有野心勃勃想为四阿哥铺路,或许现在还能在永和宫过着安稳的日子,陪伴在四阿哥身边。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她犯下的错,终究要自己承担。
与此同时,长春宫内,苏清颜正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盛开的海棠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容嬷嬷端着一碗燕窝粥走进来,笑着说:“主子,该喝燕窝粥了。皇上特意让人从江南送来的血燕,说是给主子补身体的。”
苏清颜接过燕窝粥,轻声道:“有劳嬷嬷了。对了,四阿哥那边怎么样了?荣妃姐姐有没有说他适应不适应?”
“主子放心,荣妃娘娘派人来说,四阿哥虽然一开始有些想念德妃,但在荣妃娘娘的照顾下,已经渐渐适应了。而且皇上也时常去看望四阿哥,陪他读书写字,四阿哥的情绪已经稳定多了。”容嬷嬷说道。
苏清颜点了点头,心中松了口气:“那就好。四阿哥是无辜的,不能让他因为德妃的过错而受到影响。希望荣妃姐姐能好好照顾他,让他健康成长。”
“主子心地善良,皇上就是看中了主子这一点,才让主子晋封为贵妃,统领后宫事宜。”容嬷嬷笑着说,“如今德妃已被打入冷宫,后宫也安稳了许多,主子终于可以安心了。”
苏清颜喝了一口燕窝粥,语气平静:“其实我从未想过要与谁争斗,只想在宫中安稳度日,为皇上分忧。只是有些人,偏偏要逼得人无路可退,才不得不反击。如今事情已经过去,只希望后宫能一直安稳下去,不要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了。”
容嬷嬷点头道:“主子说得是。如今主子是贵妃,统领后宫,只要主子秉持公正,善待各位姐妹,后宫定会安稳和睦。”
苏清颜微微一笑,看向窗外——阳光正好,海棠花开得正艳,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她知道,这场宫闱风波虽然让她受尽了委屈,但也让她看清了人心,更让她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从今往后,她会更加用心地管理后宫,辅佐皇上,让大清的后宫,成为一片安宁之地。
而在御书房内,康熙正看着傅恒递上来的奏折,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傅恒升为领侍卫内大臣后,工作更加勤勉,将皇宫的侍卫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提出了不少加强京城防卫的建议,深得康熙的信任。
“傅恒,你做得很好。”康熙放下奏折,语气欣慰,“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如今朝局稳定,后宫和睦,你和苏贵妃都功不可没。”
傅恒躬身道:“皇上过奖了。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能为皇上效力,是臣的荣幸。”
康熙点了点头,目光看向窗外,语气沉重却带着一丝希望:“希望从今往后,大清能一直安稳下去,不要再有内乱和纷争。朕会励精图治,让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清的江山,永远稳固。”
傅恒躬身道:“皇上圣明!臣定会同朝中百官一起,辅佐皇上,共创大清盛世!”
阳光透过御书房的窗户,洒在康熙和傅恒身上,温暖而明亮。一场宫闱风波已过,大清的朝堂和后宫,都迎来了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