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秀宫的暖阁里,灯火通明。苏清颜坐在紫檀木桌前,面前摊着一张巨大的宣纸,上面用墨笔写满了字,有“谣言散播时间线”“德妃旧部名单”“八阿哥外朝党羽”等标题,每一个标题下面都列着详细的条目,旁边还画着箭头,标注着各条线索之间的联系。
“主子,这是林太监刚送来的调查结果。”锦书端着一盏油灯走过来,将一张纸递给苏清颜,“林太监查到,宫里最先散播谣言的,是永和宫的几个宫女和太监,他们都是德妃的心腹。而且,这些宫女和太监在散播谣言之前,都去过静心庵附近的客栈,看样子,是去跟八阿哥的人接头了。”
苏清颜接过纸,仔细看了一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果然是德妃和八阿哥联手。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扳倒我,真是太天真了。”
她拿起笔,在“德妃旧部名单”下面添上了那几个宫女和太监的名字,然后在旁边画了一个圈,标注“已确认散播谣言”:“你去告诉林太监,让他把这几个宫女和太监盯紧了,不要打草惊蛇,等咱们找到更确凿的证据,再一起拿下他们。”
“是,奴才这就去。”锦书应声退下。
苏清颜继续看着宣纸上的内容,思考着应对之策。她知道,要想彻底戳穿德妃和八阿哥的阴谋,光有宫里散播谣言的证据还不够,还需要找到他们外朝勾结的证据——比如八阿哥安排李侍郎散播谣言的证据,以及德妃与八阿哥私下联系的证据。
“主子,您还没休息啊?”林太监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包裹,“奴才刚才去内务府,查到了一件事——德妃的亲信刘嬷嬷,前段时间去了城外的静心庵,还在附近的客栈住了几天。奴才托人去客栈查了,发现刘嬷嬷住的那几天,八阿哥的亲信魏东亭也在那家客栈住过,而且两人还见过面。”
“哦?”苏清颜眼前一亮,“这可是个重要的证据。你有没有找到他们见面的证据?比如客栈的伙计有没有看到他们在一起,或者有没有人听到他们的谈话?”
“奴才找到了客栈的掌柜。”林太监道,“掌柜说,他看到刘嬷嬷和魏东亭在客栈的后院见过面,两人聊了很久,看起来很亲密。而且,奴才还在刘嬷嬷住过的房间里,找到了一枚刻着‘八’字的玉佩,应该是魏东亭不小心掉在那里的。”
说着,林太监打开包裹,里面放着一枚雕刻精美的玉佩,上面确实刻着一个“八”字。
苏清颜拿起玉佩,仔细看了看,眼底满是笑意:“太好了!有了这枚玉佩,再加上客栈掌柜的证词,就能证明德妃和八阿哥确实有勾结。而且,只要咱们能找到李侍郎散播谣言是受八阿哥指使的证据,就能把他们的阴谋彻底戳穿。”
她顿了顿,继续道:“你现在就去安排,让客栈的掌柜和伙计做好准备,若是皇上派人去查,就让他们如实作证。另外,你再去联系我兄长,让他去查李侍郎,看看李侍郎散播谣言是不是受八阿哥指使,最好能找到他们之间的书信或者谈话记录。”
“是,奴才这就去安排。”林太监躬身道,“只是,皇上那边,咱们什么时候上奏呢?”
“再等等。”苏清颜道,“现在谣言还在扩散,若是咱们现在上奏,虽然能洗清我的冤屈,但德妃和八阿哥可能会狗急跳墙,做出更极端的事。咱们要等谣言传到最盛,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件事的时候,再拿出证据,一举戳穿他们的阴谋。到时候,不仅能让他们身败名裂,还能让皇上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彻底断绝八阿哥争夺储位的可能。”
林太监点了点头:“主子想得周到。奴才这就去办。”
林太监离开后,苏清颜拿起笔,在宣纸上写下“应对策略”几个字,然后列出三条:
1. 收集德妃与八阿哥勾结的证据(玉佩、客栈证词);
2. 收集八阿哥指使李侍郎散播谣言的证据(书信、谈话记录);
3. 等待谣言扩散到最盛,然后向皇上上奏,一举戳穿阴谋。
写完后,她放下笔,走到窗前。外面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她的脸上,显得格外平静。她知道,这场由谣言引发的较量,很快就要迎来结局了。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待着破局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