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封大典结束后的第三日,苏清颜正式接管德妃原有的职权。一大早,容嬷嬷就带着几名得力的宫女太监,将德妃之前掌管的各宫账册、人事档案等全部搬至景阳宫的偏殿。偏殿被临时改造成了办公处,案几上堆满了厚厚的账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苏清颜穿着一身素雅的宫装,坐在案几前,开始逐一核对账册。容嬷嬷站在一旁,为她研墨,时不时地递上一杯热茶。
“娘娘,这是各宫上个月的份例账册,您先看看。”容嬷嬷将一本账册递给苏清颜。
苏清颜接过账册,仔细翻看起来。看着看着,她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账册上记录的各宫份例明显不均,张婕妤和陈贵人的份例比其他同等级别的嫔妃多了不少,而几位与德妃不和的嫔妃,份例却少得可怜。
“这就是德妃时期的‘亲疏分例’吧?”苏清颜放下账册,语气冰冷。
容嬷嬷点了点头:“是的,娘娘。德妃娘娘掌权时,向来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分配份例,与她交好的嫔妃,份例就多;与她不和的,份例就少。不少嫔妃敢怒不敢言,却也无可奈何。”
“荒唐!”苏清颜怒声道,“后宫份例本应按照位份高低来分配,岂能凭个人喜好随意更改?这样下去,后宫岂不是要乱了套?”
她拿起御笔,在账册上写下“废除亲疏分例,按位份定份例”几个大字,然后对容嬷嬷道:“你去通知各宫的管事太监和宫女,今日午时在景阳宫偏殿开会,朕有要事宣布。”
容嬷嬷领旨而去。苏清颜继续翻看其他账册,发现除了份例不均之外,宫人调度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德妃将不少亲信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而一些有能力却不依附她的宫人,却被派到了偏远的地方。
午时一到,各宫的管事太监和宫女陆续赶到景阳宫偏殿。苏清颜坐在上首,看着下面整齐站立的宫人,语气严肃:“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几件关于后宫制度改革的事情要宣布。”
她首先拿起份例账册:“之前德妃娘娘掌权时,实行的‘亲疏分例’,导致各宫份例不均,引发了不少矛盾。从今日起,废除‘亲疏分例’,所有嫔妃的份例,一律按照位份高低来分配,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若是发现有人徇私舞弊,严惩不贷!”
下面的宫人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随即又变成了欣喜。不少宫人之前都因为“亲疏分例”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如今苏清颜废除了这个制度,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苏清颜顿了顿,继续说道:“除了份例分配,宫人调度也需要改革。以后宫人调度,一律按照能力和业绩来定,有能力者上,无能力者下,绝不允许凭个人喜好随意调度。”
她又拿起一本小册子:“另外,朕决定重申‘双签制’与‘申诉制’。所谓‘双签制’,就是宫人领取任何物品,都需要本宫管事和景阳宫的人共同签字,方可领取,防止有人私吞公物。所谓‘申诉制’,就是宫人若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以直接向景阳宫申诉,朕定会公正处理,绝不允许任何人打压报复。”
“还有,朕决定增设‘宫规宣讲日’,每月初一,各宫管事需组织宫人学习宫规,朕会派人抽查学习情况。若是有人违反宫规,一律按照宫规严惩,绝不姑息!”
苏清颜的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到了宫人的耳中。下面的宫人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奴才(奴婢)遵旨!定当严格遵守宫规,全力配合娘娘的工作!”
苏清颜点了点头:“都起来吧。朕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将后宫打理好,让皇上能安心处理朝政,不必为后宫之事烦心。”
宫人散去后,容嬷嬷笑着对苏清颜说道:“娘娘,您这几项制度改革,真是太及时了!之前德妃娘娘掌权时,后宫因为份例和调度的事情,矛盾重重,如今您废除了‘亲疏分例’,又重申了‘双签制’和‘申诉制’,还增设了‘宫规宣讲日’,定能让后宫秩序变得井然有序。”
苏清颜笑了笑:“这只是第一步。以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过只要我们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恩威并施,相信后宫一定会越来越好。”
接下来的几日,苏清颜开始按照新的制度整顿后宫。她亲自核对各宫的份例,确保每份份例都能按时、足额发放;她重新调度宫人,将有能力的宫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她还亲自抽查宫规学习情况,对违反宫规的宫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在苏清颜的铁腕与怀柔并济下,后宫的秩序很快就变得井然有序。各宫份例按时发放,宫人之间的矛盾明显减少,嫔妃们也都安分守己,再也没有出现过之前的混乱局面。
苏清颜站在景阳宫的窗前,看着窗外平静的后宫,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终于用自己的能力,在后宫站稳了脚跟,也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