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的烛火燃到三更,康熙放下朱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李德全连忙上前,递上一杯参茶:皇上,夜深了,该歇息了。
康熙接过参茶,目光落在桌案上的奏折上。上面是皇后关于彻查谣言一事的请示,字里行间透着维护苏清颜的意思。他嘴角微微勾起,这个敏嫔,倒是越来越让他刮目相看了。
李德全,康熙道,今日景阳宫的事,你都看在眼里了?
李德全躬身道:回皇上,奴才都看到了。敏嫔主子坦荡磊落,请孙院判当众诊脉,谣言不攻自破。皇后娘娘和各位主子都很赞赏。
康熙点了点头,你觉得敏嫔如何?
李德全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奴才觉得,敏嫔主子聪慧过人,行事稳重,而且顾全大局。这次的事,换做别的主子,怕是早就哭闹不休,或者想方设法报复了,可敏嫔主子却能冷静应对,还主动提出让孙院判诊脉,以正视听,实在难得。
康熙笑了笑:你说得有道理。这宫里最不缺的是美貌和才情,缺的是这份沉稳和坦荡。敏嫔能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他想起初见苏清颜时的情景,那时她还只是个不起眼的贵人,在永和宫小心翼翼地生活。可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她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还在几次风波中化险为夷。
她不仅聪慧,还懂得感恩。康熙道,今日孙院判诊脉后,她还特意送了安神香,虽是小事,却能看出她的心思细腻。
李德全附和道:皇上圣明。敏嫔主子确实是个难得的通透人。
康熙点了点头,心中已有了主意。他拿起朱笔,在皇后的奏折上批了几个字:准奏。着内务府协同慎刑司彻查此事,务必严惩元凶。
放下朱笔,他对李德全道:明日你去景阳宫一趟,传朕的口谕,嘉奖敏嫔几句。就说她心思澄明,顾全大局,朕很满意。
李德全连忙应诺:奴才遵旨。
第二天一早,李德全就来到了景阳宫。苏清颜正在核查处查看份例账目,听说李德全来了,连忙迎了出去。
敏嫔主子,皇上有口谕。李德全道。
苏清颜连忙跪下接旨。李德全宣读完康熙的口谕,笑着扶起她:主子,皇上可是很少这么夸人呢。您这可是大大的面子。
苏清颜谢过李德全,让人奉上赏赐。她知道,皇上的嘉奖不仅仅是因为她破了谣言,更是因为她处理事情的方式让皇上满意。这对她来说,比任何金银珠宝都重要。
李总管,劳烦你回去禀报皇上,臣妾定当不负皇上厚望,尽心尽力协理六宫份例事务,绝不容许任何人徇私舞弊,扰乱宫闱。苏清颜道。
李德全笑道:主子放心,奴才一定带到。
李德全离开后,晚翠兴奋地说:主子,皇上这么看重您,往后看谁还敢欺负咱们!
苏清颜却冷静地说: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小心谨慎。皇上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资本,但也可能成为别人攻击我们的靶子。
她转身回到核查处,继续查看账目。晚翠看着她专注的神情,心中暗暗佩服。自家主子不仅有勇有谋,还能在顺境中保持清醒,难怪能得到皇上的赏识。
接下来的几天,内务府和慎刑司果然开始彻查谣言一事。虽然最终没能抓到德妃的把柄,但也惩处了几个散播谣言的小太监和宫女,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宫里的人见苏清颜深得皇上信任,又有皇后支持,再也不敢乱嚼舌根,景阳宫终于恢复了平静。
苏清颜趁机全身心投入到协理六宫份例的事务中。她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设立了核查处,对各宫的份例进行严格的审核和管理。她的认真负责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连一些原本对她颇有微词的高位嫔妃,也渐渐改变了看法。
康熙对苏清颜的表现十分满意,几次在朝堂上提到她,称赞她办事得力。这让苏清颜在后宫的地位更加稳固,也让她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但苏清颜知道,这只是开始。她与德妃的较量还远远没有结束,后宫的争斗也永远不会停止。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深宫中立足,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